纺织工业发展的区域竞争力研究
——以绍兴为例
2011-09-28于斌斌鲍熹懿
于斌斌,鲍熹懿
(1.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纺织工业发展的区域竞争力研究
——以绍兴为例
于斌斌1,鲍熹懿2
(1.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纺织工业作为绍兴第一大产业,是绍兴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基于对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发展阶段的判断,以资产负债表的形式从生产要素、市场因素、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绍兴纺织工业的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绍兴纺织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应注重整个产业“质”的提升。
绍兴;纺织工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这说明,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社会地位,是保增长、益民生、促稳定的重要支撑。对绍兴而言,纺织工业贡献的GDP占全市GDP总额的50%以上,面料和PTA占全国总产量的1/10①。可以说,纺织工业的发展是绍兴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也是绍兴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关键,对于研究我国纺织工业的未来发展也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的发展
从目前绍兴工业发展的情况看,纺织工业的优势是绍兴其他任何一个产业所无法具备也是难以取代的;绍兴纺织工业的集群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也是其他区域所不可比拟的。产业基础与集群优势以及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效应,是绍兴纺织工业化解危机、转型升级的基础。绍兴纺织工业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和优势:
1.生产规模最大、市场销量最大、产业链最完整、设备最先进
目前,绍兴已经形成由化纤—织造—印染—服装链接而成的纺织产业链,并伴随出现了印染助剂、纺机、纺织软件等配套辅助性产业,由此构成链条完整、配套协作的纺织产业体系。典型的有绍兴县的纺织产业集群、诸暨市的袜业产业集群和嵊州市的领带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百家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还有绍兴县的杨汛桥精编、夏屡的无纺布、枫桥的衬衫服装以及诸暨的贡缎和上虞的劳保用品等。截至2009年底,绍兴市共有大中小纺织类企业6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从业人员42.7万人,取得销售收入2 263.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01.5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72.1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22.4%、31.2%、32.4%、28.7%,占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5.1%、5.2%、5.0%、6.5%①;印染布、化学纤维和纱等主要纺织品的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9.4%、30.4%和15.7%,占全国的34.2%、11.1%和1.9%(见表1);并且创造了织布、印染布、袜子、领带、化纤原料生产量和袜子、纺织品成交量7个全国第一。另外,绍兴市还拥有5.5万台无梭机,使无梭化率达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无梭化率高达90%以上,居全国首位。值得注意的是,仅绍兴县就有无梭机3.5万台,无梭化率已高达92%,占全国的1/6①。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分工精细的产业集群是绍兴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
表1 2009年绍兴市主要纺织品产量占全国、全省的比重①
2.与产业集群互动的是专业市场大发展
专业市场构成了绍兴市各类纺织产品销售的总窗口,同样也是相关产业、企业采购原材料的平台。它们是链接产业集群与国内外的供需市场的桥梁,形成了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对国内外市场的大进大出。专业市场包括钱清化纤原料市场、中国轻纺城市场、大唐袜业市场、越城区轻纺原料市场、上虞伞布市场、嵊州领带城、绍兴(中国)染料城、新昌兔毛羊毛衫市场等。其中钱清化纤原料市场、中国轻纺城市场是亚洲最大的纺织专业市场,2009年交易额分别达到391.5亿元人民币和3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和12.3%[2]。全球1/4的化纤面料在绍兴的纺织类专业市场成交,我国1/2的纺织企业与之建立了产销关系,产品远销中东、日本、拉美及非洲,涉及18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轻纺城市场的国(境)外常驻代表机构有532家,而且有常驻境外专业采购商3500余人[3]。专业市场为绍兴、浙江乃至全国广大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了一个共享型低成本销售平台,使本身缺乏自建销售网络能力的中小纺织企业拥有了集体渠道优势。绍兴还拥有一支连接海内外的庞大购销大军,由于地缘、亲缘、血缘因素,他们与本地、浙江乃至全国纺织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成为纺织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依托。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成为绍兴纺织工业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化纤、毛、棉、丝、麻、纺织机械为主,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针织—精编—成衣(领带、袜子)相互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见表2)。
表2 绍兴纺织工业体系
二、发展阶段:整合阶段向高附加值阶段的跨越
目前,绍兴纺织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分析国内外纺织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准确判断绍兴纺织工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对于其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过第一、二两个阶段②,总体处于第三阶段,即多样化/整合阶段,目前仍以OEM为主的生产加工为主,伴随少量的OBM、ODM。绍兴纺织工业的纺织品门类齐全,而且以代工方式加工化纤纱、布、成衣等产品正由低档向中高档过渡。浙江省纺织工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水平:1978—2009年,浙江纺织工业销售收入在全国的比重由4.2%上升到17.7%,在全国的排位由第8位上升至第2位(第1位为江苏省,占全国的比重为21.1%)③。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2 573家,职工总数195.9万人,销售收入6 592.4亿元人民币,出口交货值1 820.6亿美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20.8%、22.0%、17.1%、18.5%③。而绍兴在化纤、纺织、印染方面走在浙江乃至全国前列,其表现越来越接近于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纺织工业特点,开始从注重“量”的扩张向注重“质”的提升跨越。因此,绍兴纺织工业正处在多样化/整合阶段向大规模高附加值阶段的转型期,只有实现这一转变,才能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绍兴纺织工业所处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绍兴纺织工业所处发展阶段
从发展环境看,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绍兴纺织产业进入转型期。2007—2008年,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石油价格上涨、宏观紧缩、人民币汇率升值、纺织品出口退税降低、出口下降、美国次贷危机扩散等各种外来、内在的不利因素不断叠加,使绍兴纺织工业依靠低成本、拼价格的竞争方式走到了尽头。一方面,行业中的困难企业压力增大,资金紧张,一些企业面临亏损和破产,急需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先进企业采用了先进技术装备,加大研发投入,注重自主品牌,扩大海外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截至2008年底,绍兴市出现亏损的规模以上企业已达843家,企业的亏损面达到15.8%,同时126家企业出现危机,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4%[4]。即便如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绍兴纺织工业中也出现了很多从容应对并化解危机的企业,如浙江省诸暨市浙江美邦纺织有限公司在2009年3月中旬就借助金融危机并购了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两家在行业内全球排名前三的无缝内衣企业,一跃成为无缝内衣行业全球最大的跨国集团。可见,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绍兴纺织产业进入转型期。
三、发展方向:生产加工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更不是强国[5]。目前,绍兴纺织工业的发展也正在从生产加工中心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生产加工中心的主要标志是“量”的扩张,而先进制造业基地则更注重整个产业“质”的提升,如设计、咨询、物流、会展、国际贸易等相关和支撑产业较为发达。绍兴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可主要从生产要素、市场因素、产业结构三方面来分析。
1.生产要素竞争力
生产要素如人工、天然资源、资本与基础设施是任何一个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但在产业发展中,具有竞争力的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得来而非天成的,如技术就是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纺织工业先进制造中心的首要因素。借鉴顾庆良[6]竞争力资产负债表的形式来表示绍兴纺织工业已有的生产要素竞争力(见表3)。
2.市场因素竞争力
市场因素是纺织产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推动产业发展、刺激纺织企业创新。如中国轻纺城等专业市场的发展为绍兴及周边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本地纺织企业在市场的压力下努力创新技术和管理,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其市场因素竞争力负债表见表4。
表3 绍兴纺织工业生产要素竞争力负债表
表4 绍兴纺织工业市场因素竞争力负债表
3.产业结构竞争力
基于现有文献的研究[7-10],纺织工业产业结构竞争力提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2)建设竞争合作氛围浓、资源配置合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纺织产业体系。(3)打造完整、高效的纺织产业链,以柔性化、多样化、时尚化为产业内涵,从成本导向型向价值创造型及低成本竞争型的方向发展。绍兴纺织工业产业结构竞争力也可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阐述(见表5)。
表5 绍兴纺织工业产业结构竞争力负债表
[注 释]
① 数据引自《2010年绍兴市统计年鉴》,绍兴市统计局;绍兴市统计局网,http://www.sxstats.gov.cn/index.htm。
② 第一阶段是维生阶段,即纺织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极少涉足国际市场;第二阶段是起步/快速增长阶段,即纺织工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凭借成本优势(土地、劳动力等)开始承接发达国家纺织工业的转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③ 数据引自《2010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局;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http://data.ctei.gov.cn。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EB/OL].(2009-04-24)[2010-10-05].http://news.qq.com/a/20090424/001470.htm.
[2]于斌斌,鲍熹懿.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机理与对策研究——以绍兴纺织工业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0(9):25-30.
[3]陆立军,于斌斌.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的动力机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与中国轻纺城市场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66-72.
[4]于斌斌,鲍熹懿.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76-81.
[5]于斌斌.我国纺织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J].纺织科技进展,2010(5):91-94.
[6]顾庆良,林欣,沈漪.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产业集聚[J].产业经济评论,2005(2):127-133.
[7]杜钰洲.构筑创新平台 提高纺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J].纺织信息周刊,2004(46):8.
[8]孙琪.我国纺织服装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以浙江宁波为例[J].经济问题,2007(4):75-76.
[9]王超.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纺织业的竞争战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4):57-58.
[10]朱海就.整合与创新:论如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J].江淮论坛,2006(2):21-25.
[责任编辑:夏晓军]
Research on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extile Industry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Shaoxing
YU Binbin1, BAO Xiyi2
(1. Shaoxing Party School of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 Shaoxing, 312000,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The upgrading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a large degree, depends on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local industry. Being the first largest industry in Shaoxing, the textile industry is the essence of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Shaoxing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s well. Based on the general trend and development step, this paper, in the form of balance sheet,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haoxing textile industry from the views of production element, market ele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shows that Shaoxing textile industry is at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should be stressed.
Shaoxing; Textil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F427
A
1671-4326(2011)01-0040-05
2010-10-11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CGYD001Z)
于斌斌(1986—),男,山东临沂人,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助教;
鲍熹懿(1985—),女,浙江台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