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2011-09-28彭建林
彭建林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福州 350108)
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彭建林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福州 350108)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事关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问题。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在第三产业偏多,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偏少,并且与八大重点产业比重不一致,造成了全省技能型人才短缺。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应以理工类为主,均衡地区专业设置,强调专业特色以及向重点产业倾斜。
福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主导产业
近几年,特别是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以下简称《意见》)以来,随着海西(海峡西岸的简称)经济区的深入开发,福建省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瓶颈现象日益突出。人才的紧缺,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还体现在结构上,技能型人才尤为短缺,而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1]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培养了大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但随着海西经济区的经济不断发展提升,福建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失衡。如何调整高职专业设置以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一、福建省经济产业分析
1.三次产业结构
由表1可以看出,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比重保持稳定,其中,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略微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态势。2009年福建省实现地区GDP 11 94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182.8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 812.42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 954.24亿元,增长12.5%。人均地区GDP 33 051元,比上年增长11.3%。[2]
表1 2006-2009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
2.三大主导产业
为贯彻《意见》,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福建省对钢铁及有色金属、汽车、船舶、石油化工、纺织、轻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八大重点产业发布了调整与振兴实施方案[3]。八大重点产业中,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和船舶)、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是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
2009年福建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 791.84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5.9%[4]。福建省已形成以厦门ABB开关、太古飞机维修、南平电线电缆、龙岩环保机械等为龙头的区域产业生产基地;以厦门大小金龙、福州东南汽车为主的汽车制造基地;以厦门造船厂、马尾造船厂等为主体的湄洲湾、厦门湾、闽江口、三都澳和东山湾5个船舶集中区。但福建省机械装备制造业缺乏制造重大成套设备和高精尖产品的能力,机械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机械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机械装备制造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都占从业人员的30%以上,而福建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工程技术人员只占8.14%[5]。
2009年福建省石油化工产业完成总产值1 103.69亿元[6]。福建省石油化工产业集中在漳州古雷、厦门海沧、泉州泉港、莆田湄洲湾等地。石油化工产业正处在由传统化工向现代石油化工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期。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在石油化工的10个分行业中,石油加工、合成材料、橡胶加工、基础化学原料、专用化学品等5个分行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85%。福建省石油化工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目前以短流程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对石油化工中下游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大,难以形成上中下游项目配套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约发展格局。传统化工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原材料、能源消耗大,产品品种单一,缺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产品竞争力不强。
2009年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 610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增加值700亿元,同比增长11%[7]。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集聚发展,形成了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移动通信产品三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要培育LED和太阳能光伏新兴产业,建设全省软件服务外包协同开发平台。围绕制造业设计创意、数字服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和休闲消费创意,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研发设计,开发动漫游戏、软件设计、信息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技术。
二、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适应性的关系
1.专业设置与三次产业
自2006年以来,福建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海西经济区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评选一批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示范作用的省级精品专业,进一步推进专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和教材建设等,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把省级精品专业建设成为培养培训福建省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基地。截至2009年,共有35所高职院校102门专业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这里仅以精品专业数量作为代表与三次产业经济进行适应性分析。
高职教育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有园林技术、水产养殖、畜牧兽医、木材加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有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数控机床、汽车、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筑工程等;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有经济贸易、金融财会、以营销管理为主的经济管理专业以及医疗、卫生、文化和物流、旅游等相关专业。2009年福建省三次产业与高职专业设置匹配见表2。
表2 2009年福建省三次产业与高职专业设置匹配 %
由表2可以看出,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匹配中,以农、林、渔、牧等专业设置数量对应的第一产业和以理工专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数量明显落后于其占GDP的比重。可用产业对应专业数量比例与其GDP比例的比值进行衡量,比值接近1的,说明专业设置数量合理;比值大于1的,说明专业设置数量偏多;比值小于1的,则说明专业数量设置不足。第一产业相应比值为0.79,第二产业相应比值只有0.73,它们的专业设置数量都偏少,特别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大,对其专业设置数量进行分析更具有代表性。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的专业数量偏多,其专业数量比例与其产业GDP比例相比高达1.37。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人才,以理工类为主的专业比以经济类、文化、卫生类等专业更强调操作技能,以理工类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也是福建省目前着重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之所在。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偏多,而第二产业专业设置偏少,造成了福建省技能型人才短缺,这是供需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专业设置与八大重点产业
福建省高职专业在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中分布极不均衡(见表3)。电子信息产业的专业设置数量最多,而一些重点产业对应的专业非常少。八大产业中,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和船舶)、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是三大支柱产业,但石油化工专业只有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轻工、汽车和船舶等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数也偏少。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数为0。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正在大力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汽车和船舶等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升级换代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来支撑。今后,福建省需要加强钢铁及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轻工、汽车和船舶等专业设置力度,使八大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达到较均衡的比例。
表3 2009年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八大重点产业适应性 %
三、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是决定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8]。为更好促进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海西经济发展的布局,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宜作如下调整:
1.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以理工类为主
福建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以第三产业对应的经济管理、营销等相关专业为主导,而相应的第二产业对应的数控机械、应用电子等相应专业设置偏少。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几年招生较多,人才供应较充足,而随着海西制造业的升级换代、高铁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数控机械、交通工程等相应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应加快理工类专业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产业服务的专业,相应减少第三产业中的经济管理、营销等相关专业。
2.均衡专业在地区间的设置,培养专业特色
据分析,泉州、漳州、龙岩和南平地区高职专业设置较为合理;而莆田和宁德地区的高职专业设置数量明显偏少;作为福建经济发展质量最好的厦门市高职专业设置数量比例与其产业GDP比例的比值较低,应重点加强厦门市高职专业设置数量。在增加专业数量的同时培养专业特色。高职专业设置应针对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调整变化。具体在地区上,要结合本地的经济特色设置相应专业,如湄洲湾是福建省的石油化工基地,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可重点设置石油化工;而德化以陶瓷产业为主,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可重点发展产品造型设计、雕塑艺术设计、彩绘等专业。
3.加大重点产业对应专业设置力度
福建省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船舶产业则以福州、厦门湾和莆田湄洲湾为中心,石油化工产业以福州江阴、莆田湄洲湾和泉州泉港为基地;机械装备制造业则分布于厦门、三明、泉州等地;轻工业主要集中在泉州;钢铁及有色金属则集中在以紫金矿业为代表的龙岩、三钢为代表的三明地区。通过对各地区专业设置的分析,结合福建省八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应重点加强钢铁及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汽车和船舶、交通等产业的专业设置。特别是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可以联合三钢在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应专业,紫金矿业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应专业,厦门钨业在厦门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应专业;加强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船舶制造相关专业基础能力建设,新增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船舶相关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为福建省船舶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石油化工产业布局在湄洲湾、厦门海沧、福州江阴,相应专业除了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外,还可以在厦门及福州相应高职院校开设相应专业;汽车专业继续加强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应专业的建设力量,支持泉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泉州中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建设,扶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设置;支持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建设。
[1]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5-11-13)[2010-07-01].http://www.gov.cn/ldhd/2005-11/13/content_96814.htm.
[2]福建省统计局.2009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25)[2010-07-01].http://www.fujian.gov.cn/zwgk/tjxx/tjgb/201003/t20100306_197570.htm.
[3]段金柱.我省出台八大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N].福建日报,2009-10-10(1).
[4] 胡苏,李慧颖.福建初步形成机械制造业四大产业集群[EB/OL].(2010-05-19)[2010-07-01].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05/19/content_19824378.htm.
[5]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2009年福建省机械工业分析报告[EB/OL].(2010-06-23)[2010-07-01].http://www.docin.com/p-95335523.html.
[6]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我省石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2010-04-23)[2010-07-01].http://www.fjedu.gov.cn/html/2010/04/379_76288.htm.
[7]王永珍.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如何做大做强?[N].福建日报,2010-02-10(2).
[8]赖英腾,倪学新,陈盛.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7-12.
[责任编辑:丁金昌]
An Analysis on Joint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conomic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PENG Jianlin
(Management Department, 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
The adaption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cerns the important problem of cultivating the personnel needed by the society. The special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Fujian Province mostly involves the third industry with fewer specialties concerning the second industry;besides, they are not in proper proportion to the eight key industries, which leads to the shortage of skilled personnel in Fujian Province. Therefore,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Fujian Province should focus 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eping a balance in regional profession, emphasizing the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and inclining to key industries.
Fuj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eading industry
G719.21
A
1671-4326(2011)01-0028-03
2010-07-10
彭建林(1980—),男,广西桂林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房地产经济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