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概念研究综述
2011-09-28陈方玺
陈方玺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240)
社会排斥概念研究综述
陈方玺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240)
社会排斥不仅是对以往结构与文化视角的超越,作为一种中观理论,它代替“贫困”概念,成为社会不平等研究的新概念,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贫困、弱势群体等问题提供了无限逼近事实的角度。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者们对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角度呈多元化趋势。因此,笔者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回顾社会排斥概念的发展历程,并对社会排斥的概念进行比较、归纳,进而力求准确、清晰地阐述社会排斥与贫困、被剥夺、边缘化的不同。
社会排斥;贫困;剥夺;不平等;歧视
社会排斥概念的提出及演变
“社会排斥”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其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圣经》所记载的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而从“社会排斥”的字面意思来看,自从人类开始在共同体内生活并希望对共同体有所影响以来,也就存在了社会排斥现象和被排斥的群体,比如希腊的陶片放逐制度,罗马的剥夺公权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直到20世纪60、70年代,伴随欧洲社会模式的提出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排斥”概念才出现在法国。法国学者从1960年开始用lesexclus一词描述后工业化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比如大规模失业、家庭和宗教等的削弱,与全球经济文化重构之间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这个概念的含义被再次拓宽,指某些群体部分地或全部出局,享受不到人类权利。至此,学者对社会排斥概念的理解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五种:
1.社会排斥:中心与边缘
1991年,托瑞纳指出,社会排斥概念用于贫穷问题研究时,和以前提到的概念和理论不一样的地方是:过去激烈的理论家和政治家们认为富人(资产阶级)削弱了大多数的人(工人阶级);在后现代社会中,一些人被社会排斥成为相对于主流的、中心社会的边缘。托瑞纳还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从一个垂直社会向水平社会转型的时代中,过去我们知道的社会是一个有些人位于社会的顶层,有些人生活在底层的阶级社会,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你在社会的中心还是在社会的边缘。今天人们不再说他们在上层还是下层,而是关心他们在主流社会里面还是在外面。这个论述极具代表意义,提出了社会排斥概念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中心与边缘,他用水平社会的转型来标识被排斥的客体和排斥的主体,识别社会排斥和下层阶级概念内涵的区别。图1和图2表现了托瑞纳垂直社会和水平社会的观点。但是托瑞纳的社会排斥概念内涵的分析是建立在欧洲以及其他具有较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国家的背景中的,其重要意义在于他不是将社会问题的罗列等同于社会排斥,虽然社会排斥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的集合。他的水平社会中心和边缘的划分为在世纪研究过程中分析社会排斥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明晰的思路。在社会中可能存在若干中心,因此,有不同的边缘。在社会边缘生活的社会成员,他们被社会所排斥。
2.社会排斥:社会整合与社会分化
1999年,Gough和Olofsson认为社会排斥的部分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研究,他们从社会排斥是社会分化过程研究的延伸这一角度来诠释“社会排斥”。2000年,卡斯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社会成员被社会孤立的假设,认为非社会聚合是社会结合中社会联系失散的特殊形式。在社会整合和非社会整合的轴线上,工作是达到社会整合的手段,个人在经济水平上标识着他们的生存状态。他还认为,上述的研究要在工作组织(例如企业)问题中来讨论社会整合到社会排斥的连续谱,在社会关系中讨论社会整合到社会孤立的连续谱。在整合的情况下,意味着一个人有稳定的工作保障,可以从社会关系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在脆弱的情况下,个人工作没有保障,社会关系也是脆弱的,因而个人不容易得到社会资源,陷入了社会孤立的状态。卡斯托提出有援的观点,即个人有保障的工作和能得到社会福利方面的援助。卡斯托的分析是基于法国的社会历史完成的,并非社会福利中严格意义上的量性或者质性分析。卡斯托认为:整合、脆弱、有援和孤立四种状态是可以转换的,他们可以重新划定自己的边界。不同的群体在社会中间的位置,包括那些边缘的群体或者称为被排斥的群体,依照在社会中心的动力学原理可以重新分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与社会排斥有关的被救济者、贫穷认识、边缘人等等,都要求研究者回溯过去,分析社会成员在工作中的规则与非规则过程。社会排斥不仅是一种极端的状态,它是工资社会运行中,剥夺(孤立)积累的逻辑结果。讨论工作、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援助与个人状态的这四个概念成为分析社会排斥概念内涵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分析社会排斥程度的子概念。(详见图3)
3.社会排斥:参与与参与不足
1997年,罗姆认为,“社会排斥基本上聚焦于一些相关问题上。换句话说,是社会参与不足,缺乏社会整合和缺乏权力。社会排斥是一个脱离作为一个社会构成的组织和社区的过程,也是一个脱离被赋予的权力和义务的过程。”Saraceno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他更强调对社会排斥中的不参与和参与不足是基于公民权利的分析。个人被社会排斥,是个人作为公民参与国家、社区、市民社会活动权利没有实现或者没有完全实现的问题。与反社会排斥有关的公民权利,是一个比单一的社会成员、单一种族和单一社区的公民权利更具广泛意义的概念,它指向整个社会的整合。如果研究者在研究中仅仅把社会排斥作为非社会整合的一种表达,作为从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现象,没有意识到公民权利在社会排斥分析中的意义,那么,讨论社会排斥的意义也就被降低了。但Saraceno所指的公民权利是难以界定的,是模糊的,1999年,Burchardt,LeGrand和Piachaud为衡量公民权利有无实现及有无完全实现作出了贡献,他们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社会成员在消费、生产、政治、社会互动方面的参与不足、不参与都有可能被认为是社会排斥的存在。这种解释强调了社会排斥的参与性、相对性、地域性和被社会排斥者主体的重要性。例如,LeGrand认为,如果一个人是被社会排斥的,他必须在地域上居住在那个排斥他的社会里;他没有参加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公民可以参加的正常活动;他愿意参加这些活动,但是被他不能控制的因素阻止了。
4.从社会排斥的类型理解社会排斥
1995年,思尔威在对西欧和美国有关社会排斥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以社会排斥的三个核心内容——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参与和参与不足、中心与边缘为分析视角,概括出了关于社会排斥的著名的三个范式:团结范式、专业化范式和垄断范式。每一种范式表示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不同的社会排斥,他们产生于不同的政治哲学,呈现出不同的理论视角、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进程。团结范式强调社会排斥是一种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社会纽带的中断,该范式受法国共和主义与已有的国家集体主义意识的影响,它将个体与更大的社会捆绑在一起。在这种范式下,社会排斥威胁着社会凝聚力,因此,需要通过“道德凝聚力”来消除社会排斥。法国的经验属于这种范式,而卢梭、杜尔凯姆等是这类范式下的重要思想家。专业化范式强调社会排斥是社会分化、劳动分工以及领域的分割等专门化的结果,受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这种范式下,个体或群体由于社会领域的分离不充分,没有实现权利,被市场“取消资格”,从而成为被社会排斥者。因此,国家必须加以干预,以确保社会的整合,美国的经验属于这种范式,而洛克、麦迪逊和效用主义者是这类范式下的重要思想家。垄断范式则强调社会排斥是社会上形成了垄断群体的结果,受社会民主思想的影响。在这种范式下,由于垄断产生共同利益者之间的纽带,形成了对外部者的不公平,因此,被排斥者既是外部者,也是大多数人,需要通过履行公民权,需要向外部者扩大平等成员资格的供给,使外部者充分参与社区共同体。西欧的经验属于这种范式,而马克思、韦伯、马歇尔等均属于这个范式下的重要思想家。三种范式中每一种都提供了多种社会劣势形式的解释,为进入社会弱势世界提供了极具扩张力的解释框架。在社会排斥的研究领域,思尔威的三个范式被公认为是对社会排斥理论化的重要贡献。他不仅归纳出了社会排斥的基本类型,而且理论内容极为丰富。思尔威的社会排斥理论庞大而广泛,他的研究从概念到理论,从意识形态到现实的政治经济模式,因此,他的理论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内容更为丰富,使人们对于社会排斥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反社会排斥的政策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针对社会排斥的不同范式或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反社会排斥的政策。
与思尔威同年,欧盟将社会排斥界定为基于对社会公民资格的否定,主要指公民权的否定或未充分实现。该定义认为社会排斥是一个比单一群体、单一种族和单一社区的社会权利更广泛的概念含义,它指向社会整合。剥夺可能引起社会排斥,这一剥夺既指社会权利的剥夺,也特别强调物质剥夺。认为物质剥夺可能引起社会排斥,但社会排斥也会造成物质剥夺。
1998年,莱维塔斯提出了社会排斥研究的三种话语。话语是指思想和传播的交互过程与最终结果。在研究了英国的政治和社会政策后,莱维塔斯对社会排斥和英国新工党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排斥概念及其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话语,分别是“再分配话语”、“道德底层阶级话语”、“社会整合主义话语”。莱维塔斯把这三种话语当作一个分析工具或“模型”,用来表示“社会排斥”一类的词汇是如何策略性地在政治过程中被使用的。不同的话语对英国政治和社会政策具有不同的深刻意义。(1) 再分配话语强调贫困和缺乏充分的公民权是被社会排斥的主要原因。这种话语嵌入在社会民主传统之中。(2)道德底层阶级话语主要关注被排斥者自身的道德和行为。这种话语根源于新保守主义。而且这种话语把社会排斥等同于底层阶级的发展。(3) 社会整合主义话语强调有薪工作和就业对社会融合的重要性。这三种话语部分反映了思尔威的三种范式,其强调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三无”,即“无收入”、“无道德”、“无就业”。
2005年,马克库和特诺提出了社会排斥研究的三种视角。他们认为,按照希拉里·思尔威等人的研究,对社会排斥的运用存在三种不同的视角或研究方法,分别是古典自由主义视角、团结视角和马克思主义视角。(1)古典自由主义视角的重点是强调个体行动。换句话说,在这种视角下,社会排斥被看作是被排斥者自愿的选择,比如,某人不情愿接受低报酬工作,可能是因为能够获得福利收入并且收入水平更高,从而造成自愿性排斥。这时的被排斥者被看作“底层阶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府项目最重要的目的是为被排斥者创造激励机制,使他们摆脱对福利的依赖,选择工作。(2)团结视角是对不同社会观念,比如受到卢梭思想影响的共和主义,天主教社会思想以及杜尔凯姆的社会学观念等的综合。在这种视角下,社会排斥发生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纽带断裂,即人们共知的社会团结出现问题时,被排斥人口,比如长期失业者,被看作外部人以及“其他人”。虽然造成排斥的原因多种多样,被排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策强调最多的还是通过有报酬的工作,尤其通过培训和教育,使被排斥者被整合进社会。结果,排斥往往被等同于失业,被排斥者,比如长期失业者被看作“外部人”或“其他人”。(3)马克思主义视角主要强调后工业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在产生当代社会排斥上所起的作用。在这种视角下,由于灵活劳动市场的需要而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以及空间分割,还有政策往往取悦一些商业利益集团,从而造成一定群体和个体被社会排斥。从这个视角出发,被排斥者被看作外部人和附属者。
5.从社会排斥的成因理解社会排斥
1998年,阿玛蒂亚·森则从能力贫困来理解社会排斥,将社会排斥视为遭受参与社会生活的剥夺或个人长期无法实现某种功能的状态(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活动或所处的状态)。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与吉登斯不同,吉登斯的理论更关注社会的力量。
2001年,吉登斯在两个意义上使用社会排斥,一个是广义的,另一个是狭义的。广义的社会排斥将社会视为一个大的系统,而狭义的社会排斥将社会视为和政治、经济并行的子系统。他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成员中断或可能中断参与社会的表现。社会排斥理论不单单注意由于社会成员自身原因而产生的排斥,它更关注社会力量的作用。社会排斥研究组织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拥有开放性机会的种种因素。使用社会排斥概念的长处在于社会排斥研究注重对排斥过程的研究,它研究社会排斥的机制,即社会成员如何和怎样在社会排斥过程中被排斥。同时,吉登斯认为:社会地位高的人和社会地位低的人可能位于社会排斥的不同向度上。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有可能被社会排斥。
最早在中国使用社会排斥理论的是2000年“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将社会排斥的概念用于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估上。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排斥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归纳为三种视角:
第一种,从社会排斥形成的原因来理解,代表人物有石彤、杨团、唐钧、周林刚。唐钧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而社会政策研究的目标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地汇集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杨团与石彤都认为社会排斥是由于公民的劣势地位造成的,而这种劣势地位的形成除了自身原因,还有政策使然,使得这部分人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被排除出社会。杨团认为,社会排斥是由于劣势地位导致的某些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并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的一个动态过程,它导致社会纽带的断裂。偏重于社会排斥的解决,认为社会排斥是由于制度、规则的制定造成的。石彤则认为,社会排斥指某些个人、家庭或者社会群体因为缺乏机会参与被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而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但二者也有区别,杨团的定义偏重于社会排斥产生的后果,而石彤更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周林刚与唐钧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脆弱群体因为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和过程。社会排斥是造成脆弱人群社会支持丧失的根源。
第二种,从社会排斥的类型来理解社会排斥。代表人物为曾群。曾群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集团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
第三种,从社会排斥形成的过程来理解社会排斥,代表人物为李斌。他认为,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日益成为孤立无援的群体。李斌的定义仅局限于劳动力市场及社会保障体系,这是该定义的不足之处。
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的研究者们、政策制定者就从贫困、剥夺、歧视和不平等,以及边缘化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社会排斥概念与这些已有概念和研究主题不仅在内容上有交叉,而且在时间上也有先后延展关系。其中,尤其需要对贫困、剥夺、不平等、歧视等等与社会排斥概念最为紧密的概念进行区分。
首先,“贫困”不同于“社会排斥”。由于人们对社会排斥的定义不统一,所以有时候也用贫困来近似等同社会排斥。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并不相同。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委员会就对贫困概念和社会排斥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贫困通常指收入不足,如果个体或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满足其在食品、交通、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则说这些个体或家庭是贫困的;而社会排斥的定义会更宽一些,除了收入以外,社会排斥还包括因为肤色、性别、职业类型、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文化、制度和政治要素等而限制了(代际内和代际之间的)社会流动,以及来自住房、教育、医疗和服务获取方面的行为。皮特·亚伯拉罕曾经从状态、原因、前景、分层、政策和学科等角度对贫困和社会排斥的主要区别做过较好的阐述,相对于贫困而言,社会排斥是一个扩散性概念,它始终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如表1)。他认为,从状态来看,贫困是指资源不足,而社会排斥则是指缺乏运用权利的能力,超越了单向度阐释贫困的视角;而从原因来看,贫困是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后果,社会排斥则是由于个体或群体在参与社会整合机制时受到了歧视或者被拒绝;从分层来看,贫困往往是从高到低的垂直分层,而社会排斥则是从内到外的水平分层。如果我们用贫困等同于社会排斥,那就将掩盖排斥的多重特性,尤其是对社会和文化关系的强调。正如威廉姆斯与匹林戈所指出的,贫困研究专注于物质资源获得的路径短缺,而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恰恰提供了一个更有张力的分析框架,即考察权力与控制的社会关系、边缘化与排斥的过程及其多面向的复杂运作方式。
表1 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区别
第二,“剥夺”不同于“社会排斥”。在理论上,剥夺与社会排斥有所不同。两者都具有多重特性,特别关注个体能(不能)完全参与社群或社会。但是在实践中,剥夺更狭义地指生活水平上的弱势,并且金融或物质资源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相比之下,社会排斥的范围更宽一些,它强调生活的关系特性的重要性——社会、文化或政治,以及分配或物质的特性[12]。此外,剥夺能够对一定时间点上的状况进行测量,能够对不同时点上的不同个体、家庭和地区进行比较,而对社会排斥的测量则更宽泛一些,包括了对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关系性过程的测量。形象地说,剥夺提供了“是什么”的指标,测量状况的水平和范围,而社会排斥则能理解“为什么”,了解原因和效果。也就是说,剥夺是个静态的概念,而社会排斥则是个动态的概念。不过,因为社会排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导致剥夺,所以,人们通常也把社会排斥简单地理解为能力剥夺,把剥夺当作社会排斥的一个指标,认为社会排斥是剥夺长期存在的过程。
第三,“歧视”不同于“社会排斥”。歧视是指政府或私人组织基于人的某些先天性的与能力不相关因素做出的任何区别、排除、限制或优惠。这种区别、排除、限制或优惠对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其他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基本权利具有消除或减损的危害。社会排斥和歧视是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过程。如果说,歧视使得对资源和机会的获取更加困难,那么,社会排斥则阻碍了对资源和机会的获取,剥夺了相关权利。另外,歧视还可能是导致社会排斥的原因。最穷的人或者那些遭受较大社会排斥的人在日常生活与获取公共、私人服务时更可能被歧视。因为种族或者民族类别,宗教或者信仰,残疾、年龄或者性取向而受到歧视的人,更可能受到社会排斥。
第四,“不平等”不同于“社会排斥”。不平等包括结果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其中,结果不平等是指从状况来看,个体或群体之间存在差距;而机会不平等指由于种族、年龄、性别、民族和宗教等原因而受到不同的待遇或获得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不平等概念与社会排斥概念紧密相联。在不平等社会里,一些受歧视的群体可能受到社会排斥。同样,社会排斥也会加剧不平等。此外,我们可以把不平等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种。垂直型不平等主要关注个体的不平等,而水平型不平等则关注群体间的不平等,后者与社会排斥的关注点一样。虽然,水平型的不平等和社会排斥都是多维度的,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形式,然而水平型的不平等并不一定就会导致社会排斥的产生。一定意义上,减少水平型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的政策措施比较类似,两者都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通常的政策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1]曾群.社会排斥:文献评述[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3.
[2]彭华民.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彭华民.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5]Room Graham.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M].The policy Press,University of Bristol,1995.
[6]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
[7]Burchardt,Le Grand,P iachaud.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J].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1999:33(3).
[8]Rodgers G.,Gore C.&Figueiredo J.B.“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Z].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1995.
[9]Walker A.&Walker C.Britain divided:the growth of social exclusion in 1980s and 1990s[Z].London:CPAG,1997.
[10]Atkinson,R.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The New Urban policy challenge[J].Urban Studies,2000,Vol.37.
[11]Burchardt T,J.Le Grand and D.piachaud.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J].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1999,33(3).
[12]Williams,C.C.&Windebank J.The “Excluded Consumer”:A Neglected Aspect of Social Exclusion [Z].Policy and Politics,2002.30.
Review The ConceptofSocial Exclusion
CHEN Fang-xi
(The School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Socialexclusion is notonly the surpas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the past,as a concept in theory,itsubstituted the"poverty"conceptas a new conceptofsocial inequality for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or,vulnera blegroups and other issueswith amethod of infinitely approaching the truth.Existing Literature from home and abroad have shown that the researchers’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have a diversifying trend.Therefore,Iwill review the process of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of social exclusion based on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ompare and summarize the conceptof social exclusion,and furthermore,try to accurately and clearly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exclusion,poverty,deprivation,andmarginalization.
sociale xclusion;poverty;deprivation;inequality;discrimination
C913.7
A
1009-6566(2011)02-0092-06
2011-02-09
陈方玺(1985—),女,浙江嘉兴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原理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