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文言文,唱好三支曲

2011-09-26罗彬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1年23期
关键词:文意鸿门宴项羽

罗彬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们能够自觉、主动、合作、探究地去学习,而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教师来讲,要教给他们方法,要在训练中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我的做法是,分三步走,唱好三支曲,即:一读二译三悟。

一、诵读

有老师总结说,教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了。这话不假。我在教学中用此法,可以说屡试不爽。我教每一篇文言课文,步骤都一样,第一节课一定是诵读了。诵读又要分三步走:首先,学生初读课文一遍,圈出生字,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扫除生字障碍。然后,抽同学起来朗读课文,最好是一人一段,全班同学来听,听完后互相纠正错误的读音。此一读是也。二读就是要读清楚句读。学生可以按照音节,或者意思,或者感情划分节奏,然后,全班齐声朗读。三读,可以放在理解文意后进行,也可以在讲解文意的时候边讲边读。但是,到了这一步,一定是美读了。

二、翻译

一篇文言文,读过几遍后,一般来说,已经达到口熟的程度。这个时候,就应该翻译课文,理解内容了。首先,要求学生直译课文。所谓直译,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其次,要掌握具体的翻译的方法。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留、调、删、补、译。最后,要告诉学生,译文好不好的标准是严复所说的“信、达、雅”。

教师除了要把翻译的原则、方法、译文标准讲清楚外,还要带领学生翻译课文,不断纠正,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他们明白古人说话的习惯跟现代人的不同,注意找出其差别,并用专门的卡片,积累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语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知识点,以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三、理解

理解是现代人学习文言文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理解的字典义,就是懂得,了解。我们要懂得和了解文言文,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文章内容,一是表达方式。内容就是文章写了什么,表达方式就是文章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的技巧、形式、方法、结构等。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言之有物的美文。古人把生产和生活斗争的经验记载下来,就是要让后人掌握真理,让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我们当然要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消化,发展,创新。

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是理解;懂得文章为什么写这些思想和感情,也是理解。了解文章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是理解;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用,也是理解。只是后者是更深一层的理解,它带有辨析,鉴赏和评价的意味了。

我们学习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名篇《鸿门宴》,不仅要了解它的中心思想,即本文通过记叙鸿门宴上刘、项双方斗争的过程,展示双方斗争策略和内部关系,描写了刘邦从被动转为主动的经过,着重刻画了刘邦和项羽的不同性格,形象地说明了沽名钓誉、自大轻敌必然失败的道理,给后人在斗争策略和内部关系等问题上留下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而且,还要懂得它在写作上的特点,即:第一,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例如对樊哙的刻画,他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账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礼有节的。第二,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第三,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出人物个性。《鸿门宴》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有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总之,一篇文章,理解到这种程度,也就差不多了。

学海无涯,理解无边。我们只要带领学生把最主要的东西了解和懂得就行了。

猜你喜欢

文意鸿门宴项羽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参考答案
项羽虞姬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鸿门宴”
书面表达练与析
预测情节推信息,巧解完形填空题
周恩来妙语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