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分层次推进无机化学理论教学*

2011-09-26苟如虎王亚玲卢新生刘伯渠丁志忠丁耀光闫兰杨汝栋

大学化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热力学学时化学

苟如虎 王亚玲 卢新生 刘伯渠 丁志忠 丁耀光 闫兰 杨汝栋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甘肃合作 747000; 2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既要在纵向上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又要在横向上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无机化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一门承前启后的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无机化学内容庞杂,要在短时间内讲授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优化无机化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势在必行。

数十年来,本课题组结合本校无机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们教改工作的几点体会。

1 目前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时数少,教师工作量大。无机化学课程授课时间最初为144学时,后来修改为120学时,现在各高校基本为90学时左右,但课程信息量却基本没变。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进度要快,即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2) 与其他课程不匹配(热力学和动力学与高等数学的微积分不配套)。

(3) 内容结构欠合理。根据现行教学大纲安排,原理化学与元素化学在整个课程中并重,且两大板块间缺乏有机联系。元素化学内容基本是描述性的,是一些记实内容的简单堆砌和罗列,缺乏系统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在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4) 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多,重点不突出,层次混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内容部分重叠,如元素化学与定性分析、四大平衡与定量分析等;无机化学中的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与物理化学的相关内容部分重复;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内容在无机化学与结构化学两门课程中部分重复等,在教学时数、教学资源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影响了教学时效性。

(5) 学生学习兴趣淡,自学时间少。本校的无机化学教学仍然采取中学阶段“填鸭式”的讲解,这样讲课进度快,信息量大,却没有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时间,特别是对于大一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出现“教师忙于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需要逐步提高自学内容的比例,加大自学要求和难度,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由“不想学、不会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终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钻研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结合。无机化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准确定位为“导学式的无机化学”,即无机化学的学习必须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是:理清知识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压缩教学时数,实行模块化分层次推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无机化学教学的模块化分解和教学时数分配的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无机化学模块化分解和教学时数分配框架

无机化学教学整合原则如下:

(1) 删掉部分内容(稀有气体、镧系、锕系、核化学、金属晶体和无机化学发展前沿),不再讲解,让学生自学。

(2) 压缩部分内容(溶液、热力学、动力学和晶体学),在后续课程中精讲。

(3) 合并部分内容(化学平衡、解离平衡和溶解平衡)。

(4) 补充部分内容(教学研究成果)。

3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方案的特色

(1) “三学二素一论”的两部分六模块改革。

两部分为理论部分(48学时)和元素部分(42学时)。六模块为“三学二素一论”:“三学”为微观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二素”为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一论”为元素通论。

(2)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微观学Ⅰ为无机化学一,热力学Ⅱ和动力学Ⅲ为无机化学二,元素部分为无机化学三,由3个主讲教师完成不同模块,学完就考,学分加和。

(3) 根据“学生学习认知过程”设计教学顺序如下:

① 由抽象到具体,先理论部分后元素部分;

② 由简单到复杂,微观学为“原子—分子—离子”;

③ 由理论到应用,热力学为“热力学能—化学平衡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④ 由主族到副族,先主族元素后副族元素;s区元素和ds区元素进行对比教学。

(4) 利用规律性的“教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学。

六模块中有关规律的教学内容详见表1。

在这部分教学中展示教师教学研究成果,既可以理清学生思路,解决疑点难点;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教学研究,以研助教,以教促研。

(5) 明确重点。

溶液的有关理论重点在分析化学课程中讲解,而在无机化学课程中只学简单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有关理论重点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讲解,而在无机化学课程中只学简单应用。

4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方案的效果

经多次修改实践,现方案比较切合实际,知识体系清晰,内容科学可行,教学效果好,符合本专科化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也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过程,从而推进了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

猜你喜欢

热力学学时化学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Fe-C-Mn-Si-Cr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的热力学计算
奇妙的化学
活塞的静力学与热力学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