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1-09-25李莉张艳秋郑伟超武静茹罗时旋陈伟秋李桂秋

微生物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李莉,张艳秋,郑伟超,武静茹,罗时旋,陈伟秋,李桂秋

( 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 2.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微生物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莉1,张艳秋1,郑伟超1,武静茹1,罗时旋1,陈伟秋1,李桂秋2*

( 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 2.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微生物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

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感染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医院自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非发酵菌,对其检出率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共检出96株非发酵菌,检出率为19.79%,分离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6.88%)、鲍氏不动杆菌(21.8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5.6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0.42%);4种常见的非发酵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型抗菌药物对非发酵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检出率高且耐药性强,应加强临床细菌学的检测,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抗药性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各种插管等原因,非发酵菌感染率相对较高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引起了临床的广泛重视。因此,监测ICU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及变化趋势,对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ICU患者感染的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所有菌株均来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ICU病房送检的各类临床样品,包括痰液、伤口分泌物、血液、尿液、引流液等,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

1.1.2 菌种鉴定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要求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

1.2 方法

1.2.1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培养基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用抗菌药物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2.2 质控菌株药敏用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购自临床检验中心。

1.2.3 数据统计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2009年1 月1日~2010年12月31日ICU住院患者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85株,其中非发酵菌96株,占19.79%。铜绿假单胞菌占第一位(46.88%),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21.88%),分布构成比见表1。

表1 非发酵菌检出分布构成比(%)Table 1Proportion of non-fermentating bacteria(%)

2.2 药敏结果

ICU患者感染的非发酵菌中前4位常见非发酵菌药敏结果见表2。

表24 种常见非发酵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Table 2Resistance rate to 16 common antibiotics of the dominant 4 non-fermentating bacteria(%)

3 讨论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各种插管等原因,非发酵菌感染率相对较高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给抗感染治疗带来较大困难[1-2]。本研究资料显示,近2 a ICU分离的485株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46.88%)最常见,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21.88%),与国内相关报道[3]基本一致。

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医院内则常见于医务人员的手、医疗器械以及病房的空气中,也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等,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耐药率逐年上升,这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较复杂有关,如产生灭活酶(AmpC酶、ESBLs和碳青酶烯酶)、外膜通透性的降低、主动外排系统、生物膜、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以及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等[4]。本资料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有阿米卡星(21.7%)、头孢哌酮/舒巴坦(31%)。因此,临床上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张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必要时根据药敏结果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鲍氏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其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该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的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及外膜蛋白通透性降低,而β-内酰胺酶的产生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中最常见[5]。本资料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和40.3%,与报道[6]相比,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有关,预示细菌耐药形势严峻,造成临床治疗上的困难。

鉴于ICU非发酵菌的高感染率及对抗菌药物的高度耐药,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病房的消毒与隔离,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

[1]肖永红,王进,赵彩云,等.2006~2007年Mohnarin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51-1056.

[2]毛盛尧,朱幼珠,张翊.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 (6):694-696.

[3]张凤华,王晶,肖晓光,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非发酵菌感染的检出和药物敏感性监测[J].检验医学,2009,124 (6):454-456.

[4]赵虎,周庭银,陈险峰,等.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1):39-42.

[5]尤佳女,王寅,马春芳.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变迁[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186-187.

[6]陈淑兰,路娟,宋熙瑶,等.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89-591.

Distribution and Drug-Resistance Analysis of
Common Non-Fermenting Bacter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LI Li1,ZHANG Yan-qiu1,ZHENG Wei-chao1,WU Jing-ru1,LUO Shi-xuan1,CHEN Wei-qiu1,LI Gui-qiu2
(1.The Sec.Hosp.of Jiamusi Med.Uni.,Jiamusi 154007;2.Dept.of Microbiol.,the First Clin.Coll.of Harbin Med.Uni.,Harbin 150001)

In order to guid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clinically,the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s resistance of non-ferment bacteria(NFB)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was analyzed.The NFB isolated from sputum specimens of patients in ICU from 2009 to 2010 were recall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of examination ratio and drug-resistance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and showed that a total of 96 strains of NFB were isolated,with isolation rate of 19.79%,The first four dominant strains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46.88%),Acinetobacter baumannii(21.88%),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15.63%),and Burkholderia cepacia(10.42%).High drug resistance to common antibiotics,excluding from β-lactamase inhibitor compound,for instance,cefoperazone/sulbactam,was revealed in the four species of NFB.Therefore,NFB isolated from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ICU showed higher isolation rate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For these reasons pathogenic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nstruct antibiotics properly in clinic according to drug sensitivity tests.

intensive care unit;non-fermenting bacteria;drug resistance

R37

B

1005-7021(2011)01-0099-03

黑龙江省青年基金(2010QC2010071)

李莉女,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细菌的耐药性研究。Tel:0454-8254936,E-mail:lili@126.com

*通讯作者。E-mail:lgq7566@126.com

2011-01-11;

2011-01-19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