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宫经济智囊团大换血

2011-09-25■黄

决策 2011年1期
关键词:经济委员会克林顿共和党

■黄 林

白宫经济智囊团大换血

■黄 林

有“梦之队”称号的奥巴马豪华经济顾问团队在2010年底全面瓦解,这些高参都是美国经济界的翘楚,究竟是什么阻碍他们前行的脚步?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奥巴马构建了由顶级经济学者所组成的豪华经济顾问团队。但是谁也未曾料到,这支“梦之队”在2010年下半年,共有6位高参请辞,团队已经全面瓦解。

在美国阴霾的经济阴云之下,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严重的状况下,这些顶尖智囊最终不堪舆论压力的重负,一一挂靴而去。一连串的人事变动,也为白宫披上了扑朔迷离的迷雾。

2011年1月7日,美国兰德欧弗,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观汤普森河制造工厂时向大家介绍了白宫经济团队新成员。

人事地震

欧尔萨格、克里斯蒂娜·罗默、劳伦斯·萨默斯、法雷尔、巴尔……纷纷进入白宫之后都拥有过自己的辉煌,但为什么他们都选择了离去?

2008年,40岁的经济学家欧尔萨格是奥巴马内阁中最年轻的成员,曾被总统称为经济团队的“螺旋桨”。在其大力协助下,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高达79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得以在国会获批,此后欧氏又在医改法案拟定工作中成为重要推手。

随后辞职的克里斯蒂娜·罗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曾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是典型的学院派经济学家。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她帮助奥巴马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美国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是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推销者之一。

另一位与白宫说再见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劳伦斯·萨默斯则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曾是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和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师,以激进著称。他是2009年《复苏法案》和其他创造就业的措施以及金融稳定计划的设计师,他领导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经济决策的核心。

坚持到2010年底请辞的法雷尔和巴尔也均是奥巴马的经济重臣,二人都在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他们是已由奥巴马签署为法律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主要策划者。萨默斯曾评价法雷尔在应对房产危机、重组汽车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扮演了核心角色”。

他们都是美国经济界的翘楚,究竟是什么阻碍他们前行的脚步?

“梦之队”自成立之初外界就曾指出,这个团队学院派气氛太浓,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奥巴马本人也承认,自己的经济顾问里没有一位曾在私营部门担任要职。

奥巴马政府上台时正逢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经济的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基础产业不断萎缩,汽车和房地产衰落最为迅速。为了抵御危机,提振在金融危机中深受损害的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的经济顾问团队设计和出台了很多应对的经济政策。

7000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这两大举措,被奥巴马政府视为其施政的两大经济成就。一方面,经济刺激政策稳定了美国经济,避免了美国经济崩盘;而医疗制度改革则节省了美国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为降低赤字做出了一定贡献。

但问题就出在这两个政策当初不是在美国两党意见一致的前提下通过的,依靠的是民主党在国会的多数席位强行通过。医疗改革法案在众议院表决时,所有179名共和党议员无一人支持。

深究其原因,是因为奥巴马政府提高税收来增加政府收入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一直遭到民众的反对,而其医疗改革方案同时伴随着提高税收尤其是富裕阶层的税收,进一步遭到共和党反对,已经造成了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不信任。

长期以来的低增长和高失业渐渐消磨了民众的耐心,据统计美国目前失业率高达9.6%,再度逼近10%的心理关口。而根据《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应对经济问题的调查方面,只有39%的选民支持奥巴马领导的民主党。

所有这一切最直接的后果是,民主党中期选举中惨败。作为制定这些政策的经济顾问们难辞其咎,自然会有相继辞职的举动了。

谁来接棒

奥巴马政府也正是利用经济顾问的“大换血”,修正下半任期的经济政策,期望重新获得选民的支持。2011年1月7日,奥巴马任命财政部长盖特纳的顾问吉恩·斯珀林为新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总统首席经济顾问。

吉恩·斯珀林,1985年获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学位,他曾是克林顿的手下爱将。曾担任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助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吉恩·斯珀林在政治与经济领域涉猎广博,曾任高盛公司顾问,可以说是一个纵横政治界和经济界的老手。除此以外,多才多艺的斯珀林还是一名律师和作家,出版了多部作品。

奥巴马坦承:“我选择斯珀林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以前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为美国成功实现财政盈余作出了贡献。”

在克林顿政府期间,斯珀林在1993年推动通过赤字削减法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1997年协助克林顿政府与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就平衡预算协议和谈妥协。

另外斯珀林此前与共和党多次斡旋和谈的成功经验,以及他在促成两党在国会就减税方案达成妥协的成绩,自然会在“奥巴马政府+共和党执掌的众议院”时期发挥重要的润滑、协调作用。当然,斯珀林高盛顾问的背景,也能帮助奥巴马修补与企业界的关系,赢得企业界人士的支持。

第二个克林顿?

在斯柏林上任前一天,奥巴马任命摩根大通公司高管、前克林顿政府商务部长威廉·戴利为白宫办公厅主任。

戴利担任克林顿政府商务部长期间曾促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期以来横跨政商两界。他在从政的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经商背景,也是波音公司和雅培制药的董事,这在一个多为政治谋士和政策书呆子的政府中实为稀有。

除了戴利,与斯珀林同一天上任的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任贾森·弗曼和凯瑟琳·亚伯拉罕都曾是克林顿的手下爱将。

新上任的五名经济顾问团队中就有四人曾是克林顿政府旧将,是否预示着奥巴马将走“克林顿路线”呢?

在政治处境上,奥巴马与克林顿也极为相似。1994年,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痛失国会两院控制权,面临“府会分治”格局,即白宫由民主党掌控,而国会两院中至少有一院由共和党控制。在当时的情景下,克林顿政府迅速调整策略,选择与部分共和党人士携手合作,推动讨好中产阶级的更温和改革法案,一举扭转困局,并最终赢得连任。

奥巴马曾表示,在2011年要处理赤字削减、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这与克林顿在1994年中选后的议程相似。而奥巴马在2011新年讲话中更是亲言“身为总统我向大家承诺我将竭尽所能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强化中产阶级,这是我的新年愿望。”

奥巴马将经济作为施政首要任务,推行对资产阶级有利的政策,与克林顿当时的做法极为相似。而从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减税延期等议题上达成妥协来看,奥巴马寻求“中间路线”的迹象愈发明显。

然而,白宫与共和党在削减赤字以及医疗改革法案上仍有明显分歧。众议院共和党人1月6日开始对奥巴马政府3500亿美元的巨额救援计划进行修改,并开始重新审议奥巴马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过的医改法案。

刚刚履新的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等共和党重量级议员甚至提出要将下一财年政府预算开支减至2008财年水平以下。这意味着要将奥巴马政府去年提出的1.34万亿美元预算要求将被砍掉1000亿美元。

虽然奥巴马拥有众多长于协调斡旋的克林顿时代老臣,以及克林顿留下的经济政策可供借鉴,但遗憾的是克林顿时代的大好形势已不复存在。不仅如此,共和党与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反对之声尤胜克林顿当年,奥巴马政府能在重重困难中逆境勃发吗?尚待观察。

(作者单位: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经济委员会克林顿共和党
克林顿城市授权区项目论析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欧亚经济委员会运作模式
克林顿夫妇的政治罗曼史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署PPP合作谅解备忘录
克林顿基金会被指“瞒报千笔外国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