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基于长沙市普通本科院校的实证调查研究
2011-09-24郑自立周作翰
郑自立,周作翰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基于长沙市普通本科院校的实证调查研究
郑自立,周作翰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在调研的基础上,从高校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剖析了当前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是当前我国思想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了解目前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效果到底怎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它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发挥着怎样的积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哪些方面还存有突出问题进而又影响到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效等问题,笔者于2010年3月1日—2010年5月1日在长沙市普通本科院校进行了实证调研。本次调研的形式如下:
(1)问卷。本次调研在调查样本的选择上采取了多阶段抽样的方法进行,即把长沙市普通本科院校作为第一阶段的样本,把长沙市普通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第二阶段的样本。依据办学标准和生源素质的差异,按照分层抽样的原理,笔者在长沙市现有的12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抽取了四所发展水平不同的普通本科院校,它们分别是:湖南大学(“985”高校)、湖南师范大学(“211”高校)、湖南商学院(一般普本)、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民办)。被选中的高校的所有在校大学生构成第二阶段的抽样框。笔者在这四所高校,通过各校学生处所提供的在校学生名单,按间距各抽取了100人作为调查样本。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4份,其中有效问卷374份,占发放总数的93.5%。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
①374名被试中,男生有184人,占总数的49.2%;女生有188人,占总数的50.3%;2人没有填写性别信息,占总数的0.5%。
②374名被试中,民主党派1人,占总数的0.3%;共青团员304人,占总数的81.3%;中共党员60人,占总数的16.0%;9人没有填写政治面貌信息,占总数的2.4%。
③374名被试中,文科生有171人,占总数的45.7%;理科生有201人,占总数的53.7%;有2人未填写学科信息,占总数的0.5%。
④374名被试中,来自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有93人,占总数的24.9%;来自湖南商学院的有93人,占总数的24.9%;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98人,占总数的26.2%;来自湖南大学的90人,占总数的24.1%。
(2)小组座谈4次。主要是邀请一些学生干部代表和学生辅导员代表进行了座谈。
(3)访谈6次。主要是就一些热点话题和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进行了专家访谈,征询意见和看法。
针对调研的结果,笔者在本文研究中,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包SPSS16.0 for windows录入调查数据,运用SPSS16.0、Excel7.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座谈和访谈笔录对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一、高校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效显著
1.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般程度以上的熟知度
调查结果显示是:有6.2%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非常熟悉,有27.3%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熟悉,有40.6%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般熟悉,有18.4%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太熟悉,有7.2%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熟悉。其中前三项的累计百分比达到了74.3%。这就表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有一般程度以上的了解和认知的,从而也在总体上反映出,各高校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较有成效的。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还有7.2%的大学生表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熟悉,这又告诉我们,目前各高校在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的工作并非尽善尽美,还存有不足之处,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2.马克思主义是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信仰选择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实用主义(26.2%)、马克思主义(22.7%)、佛教(20.1%)位列当前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前三位。其中马克思主义位列第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对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和佛教对大学生群体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它们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构成了强大的挑战。在访谈中,笔者就当前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和佛教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问题征询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和看法。对于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群体有较大影响力的现象,专家们表示,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冲击,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突出地体现在使得大学生“趋利”的价值取向日渐严重,而这也就使得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西方的实用主义思潮。对于佛教对大学生群体有较大影响力的现象,专家们则表示,这一方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旧有文化”的残余影响,同时也说明,我们在用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解惑释疑的工作做得不够。专家们在访谈中强调,注重克服和防范西方社会思潮和“旧有文化”的影响是当前在大学生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3.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动性在一般程度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为“主动性一般”的大学生占总数的4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为“比较主动”的大学生占总数的1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为“很主动”的大学生占总数的4%,这三项的累计百分比达到了56%。这就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态度也较为积极主动。
4.当前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对“中国大学生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确立献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的看法上,是“一般认同”的大学生占总数的38%,是“比较认同”的大学生占总数的37%,是“非常认同”的大学生占总数的12%,这三项的累计百分比为87%。这就是说,有超过80%的大学生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志向。
调查结果又显示,大学生在对“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景”的看法上,是“信心一般”的占总数的23%,是“比较有信心”的占总数的47%,是“非常有信心”的占总数的24%,这三项的累计百分比为94%。这又表明,有超过90%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有信心的。
5.当前大部分大学生都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飞跃发展的中国”的看法上,是“一般认同”的占总数的25%,是“比较认同”的占总数的42%,是“非常认同”的占总数的20%,这三项累计百分比为87%,这就说明,有超过80%的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信心的。
总之,以上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又还未达到党中央和教育部所期望的状态,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绩突出
我们知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向大学生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任务。调查表明,在总体上,大学生和专家们都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肯定态度。专家们表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帮助广大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加强和改进。
1.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对思政理论课的浓厚兴趣,对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感到满意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对待上思政理论课的态度和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是反映思政理论课实效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大学生越喜欢上思政理论课,对思政理论课教学越满意,则反映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越好,反之,则越差。调查结果显示,有约65%的大学生表现出对上思政理论课有一般程度以上的喜欢,有约69%的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的评价在一般水平以上。这就说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对思政理论课的浓厚兴趣,对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感到满意。因此,从总体上看,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较好。在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二元回归分析后,笔者发现,如表1所示,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效果有显著回归作用(因为 F(1,372)=77.425;P<0.001),而表 2 中的 β 权重又表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效果有较大的贡献量,也就是说,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在向大学生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表1 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和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效果的二元回归分析摘要(N=374)
2.当前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是反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两项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越高,则说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越好,反之,则越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90%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党团活动,70%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心理健康咨询活动,95%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社团活动,98%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校园文化活动,96%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87%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就业指导活动,76%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就说明,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度是比较高的。
调查结果又显示,约有65%的大学生表示对党团活动感到满意,约有70%的大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感到满意,有82%的大学生表示对社团活动感到满意,有87%的大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活动感到满意,有84%的大学生表示对社会实践活动感到满意,有87%的大学生表示对就业指导活动感到满意,有60%的大学生表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感到满意。这就说明,在总体上,大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开展现状是比较满意的。
以上这两方面在总体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较好。在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后,笔者发现,如表2所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满意度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效果有显著回归作用(因为F(2,371)=31.249;P<0.001),而表2中的β权重也表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满意度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效果有一定的贡献量。这也就说明,当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向大学生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亦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表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度、满意度和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效果的多元回归分析摘要(N=374)
3.大部分高校都建立起了适应本校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通过对长沙市本科院校的一些专家和辅导员的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在长沙市现有的12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大部分高校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创新,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建立起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从而为在高校顺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机制保障。在这里,笔者重点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情况。据湖南师范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该校学生人数众多、科类齐全又一直存在南北多个校区的特点(现有五个校区),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该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定了重心下移、院创特色、横纵沟通、整合放大的工作运行机制。其中重心下移、院创特色是该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生命力之所在。横纵沟通、整合放大则体现了该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源泉和价值目标。正是坚持了这一思路,近几年来,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出了班集体建设、典型培养、学风建设、教书育人以及学生社团建设等特色工程以及社会实践、文化艺术和青年志愿者工程等全国、全省的知名品牌。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探索,目前湖南师范大学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包括课堂教育体系、课外活动教育体系、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网络教育体系、学生骨干教育体系、自我教育体系等在内的多维、互动、开放、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体系。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某些方面还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进而又影响到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效。
1.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兴趣乃学习之师。因此,大学生们上思政理论课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从而又影响到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素质是目前影响大学生上思政理论课兴趣的三大主要因素。目前在这三个方面都存有一些问题,对大学生上思政理论课的兴趣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有累计约40%的大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不太有吸引力,且他们认为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设置和教材编写是影响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这也就是说,现有的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设置和教材编写方面尚存有一些需改进和完善之处。其次,从教学方式方法来看,目前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以理论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为主,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都比较倾向于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只有不到8%的大学生喜欢理论讲授教学法。最后,从教师素质方面来看,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师亟需在沟通表达能力、创新精神、亲和力上有所提高。
2.师生、学生之间的“有益交流”较少
师生、学生之间的“有益交流”,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辅导员、班主任平时对大学生进行的有益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到寝室与大学生座谈以及大学生平时在宿舍里学习和讨论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议题的状况。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二元回归分析之后,笔者发现,如表3所示,师生、学生之间的“有益交流”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效果有显著回归作用[因为F(1,372)=30.842;P<0.001],而表 3中的β 权重又表示,师生、学生之间的这种“有益交流”越多,则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效就会越好。因此,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这种“有益交流”有助于提升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效。
而调查结果又显示(如表4),辅导员、班主任平时对大学生进行的有益教育的均分仅有2.509,低于3(一般水平),辅导员、班主任寝室座谈的次数频率均分只有2.271,也低于3(正常水平),大学生之间平时在宿舍里学习和讨论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议题的次数频率均分仅1.938,远低于3(中等水平)。这些情况说明,当前师生、学生之间的“有益交流”状况总体不佳,这一状况亟需改善。
笔者就此情况,在访谈中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和看法。专家们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滞后造成的,就当前来看,不论是辅导员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未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还存在缺陷,尤其是在公寓管理方面存有严重不到位的现象。专家们强调,在当前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公寓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3.大学生的党团活动、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较低
参与度是反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团活动、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的均分分别为2.865、2.900、2.686都低于3(一般水平),这就表示,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参与党团活动、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水平是比较低的,这也就说明,当前在大学生党团活动、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上尚存有一些不足,有待改进和完善。上述活动参与度较低的状况是否又会对当前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呢?
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后,笔者发现,如表5所示,不同大学生党团活动参与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效果总体均值存在显著差异(F=24.742,p=0.0001;F=4.585,p=0.001)。这就说明,在大学生党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比较低和大学生党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比较高两种情况下,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效果有显著差异。这也就意味着,当前这种大学生党团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比较低的状况是不太利于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另外,调查结果又显示,有约75%的大学生表示心理方面的问题对自己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且调查表明,有近3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且不能自我调整。这又告诉我们,当前大学生这种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参与度比较低的状况亦是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太有利的。
笔者在访谈中就上述问题征询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和看法。专家们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组织不力,重视不够。有专家指出,当前许多高校的学生党团组织形同虚设,一个月难得开展几次活动,而有些高校虽然经常有开展党团活动,但形式陈旧,气氛沉闷,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在对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管理上,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主管部门不清,责任不明的状况,导致“你管我也管,最后谁也不管”的局面。二是专业师资力量匮乏。有专家指出,当前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专业性不强,这也就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三是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专家们指出,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日趋多元化的趋势下,如何在高校开展好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需要下大工夫。
表3 师生、生生之间的“有益交流”和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效果的二元回归分析摘要(N=374)
表4 大学生师生、生生之间的有益交流
表5 大学生党团活动参与度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效果的多因素方差非饱和模型分析摘要
4.相当一部分非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淡薄,未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党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8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明确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在座谈和访谈中,辅导员代表和专家们也都表示,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全就是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广大的非思政理论课教师也应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形成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局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才能得到有效巩固和进一步提升。而调查结果显示,有约38%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在专业课教学中几乎没有接受过教师在思政方面的教育。调查结果又显示(如表6),文科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熟悉度与理科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熟悉度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熟悉度要显著高于理科生(t=4.612,p<0.001)。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当前在高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非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在专业课教学中没能很好地履行育人的职责,尤其没有注重对一些学科理论中所包含的一些西方价值观进行应有的批判,这一状况对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利的,亟待改进。
表6 文科生与理科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熟悉度
四、小结与建议
在本文研究中,借助对经验资料的分析,我们得知,当前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其中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今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在以下一些方面努力:进一步完善“05”方案及教材体系;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沟通表达能力、创新精神、亲和力等方面的素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团组织在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增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益交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叩启大学生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灵之扉;大力开发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网络阵地;积极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巩固和提升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效等。
[1]王增智,周 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1.
Abstract: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in new period.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from effectivenes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achievement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the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o analy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popularization;the current situation
(责任编校:彭大成)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n Changsha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Undergraduate Program
ZHENG Zi-li,ZHOU Zuo-ha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D641
A
1000-2529(2011)02-0135-05
2010-11-20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郑自立(1975-),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周作翰(1929-),男,浙江东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