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

2011-09-23,陈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绿色

贡 峻 ,陈 磊

〔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深圳 51806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湖北武汉 430080〕

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

贡 峻 ,陈 磊

〔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深圳 51806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湖北武汉 430080〕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商业银行应把握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业务创新,推动绿色信贷、CDM项目信用增级、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等金融服务在我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低碳经济;碳金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

一、低碳经济与中国的低碳战略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全球 CO2排放量成倍增加,每年有 300多亿吨 CO2排放到大气层中,大气中 CO2浓度升高正造成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深层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低碳经济更是一次新型工业革命,各国都希望借此抢占市场规则的制定权、维护利益的话语权、制衡他国的主动权。美国、欧盟、日本均已意识到低碳经济对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并着手从发展战略、经济模式、交易机制、标准确定、市场准入等层面进行积极的谋划与部署,以期在未来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位置。在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手段,快速推动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大力推动改革;欧盟则希望通过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交易市场,成为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者与规则制定者;日本出台以“经济危机对策”为内容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以低碳革命促进经济增长。低碳经济正演变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CO2的排放量由 1978年的 13.8亿吨激增到 2007年的 60亿吨,1978年—2007年间,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 CO2年均增速达到 5.2%。中国的单位 GDP能耗是日本的 8倍,按照这种增长模式,中国缺乏持久的发展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30年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坚持发展中减排的同时积极控制人口和发展森林碳汇、调整经济结构和实施节能措施以减少单位 GDP能耗,以及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以降低单位能耗;但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缺乏和支持服务体系尚未确立,中国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仍存在不少难点和挑战。未来中国将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全面推行煤炭的绿化生产和清洁利用等四个方面采取行动,而这些都有赖于新技术的突破。

中国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清洁能源技术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节能。主要包括工业节能,比如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建筑节能,包括智能建筑、节能家电、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汽车节能,包括电池部件及原料、电池制造及组装、新能源汽车制造等。(2)减排。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处理、污水处理、固定废弃物的处理等,也包括清洁燃煤、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CCS(碳捕获与封存)。(3)新能源。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的生产与运营,如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水电及核电等;也包括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比如高压、超高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4)碳交易与陆地碳汇。主要包括 CDM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和农林产业减排增汇等。

二、碳金融市场与金融业的发展机遇

1.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①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在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方面,2008年 1月23日,纽约泛欧交易所 (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布共同建立一个 CO2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涉及 CO2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这意味着 CO2排放权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是对 CO2排放权商品属性的肯定。

在碳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方面,最初金融机构仅担当企业碳交易的中介机构,后来一些基金看准了 CO2排放权的升值潜力而进行直接投资。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金融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市场也更加透明。2006年 10月,摩根士丹利宣布投资 30亿美元于碳市场;2007年 3月,参股美国迈阿密的碳减排工程开发商间接涉足 CDM减排项目;8月成立碳银行,为企业减排提供咨询以及融资服务。2007年,荷兰银行与德国德雷斯顿银行推出了追踪欧盟排碳配额期货的零售产品。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全球金融服务行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之一。

在碳金融市场的产品与服务方面,金融机构的产品重点已从最初的以配额为基础的排放交易向减排项目融资转变,被称为“碳资产”的减排项目正成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追逐的热点,投资者往往以私募股权的方式在早期介入各类减排项目。对于基金而言,一方面,“碳资产”像传统风险投资或私募所投的项目一样,本身就能带来收益;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实现的减排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可再次创造利润。此外,碳资产的价值与传统股票债券市场关联甚微,基金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对冲传统投资的风险。2000年,世界银行发行了首只投资减排项目的碳原型基金 (Prototype Carbon Fund),共募集 1.8亿美元。2003年以来,类似性质的基金以每年 10只的速度增长。

在碳金融市场交易量方面,据世界银行统计,自2004年起,全球以 CO2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额从最初的不到 10亿美元增长到 2007年的 600亿美元,四年内增长了 60倍;交易量也从 1000万吨攀升至27亿吨。

综上所述,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低碳经济,不管是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还是对于金融业的未来,都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机遇,金融机构需要也能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

据世界银行估计,发达国家在 2008年—2012年间需要的减排量约为 50亿吨—55亿吨 CO2当量,其中一半由其国内行动完成,另一半则需要通过CDM、JI和 ET完成。目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碳排放市场备受瞩目。点碳咨询公司 2007年 10月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最适宜发展碳减排项目的国家。国际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Agency,IEA)预测到 2020年,中国潜在 CO2交易量约 8亿吨,远远超过其他潜在供应国。从签发项目数量看,我国目前申请和注册的 CDM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这两大领域,但从已签发项目的减排量看,我国主要减排量来自于 HFC-23和 N20项目。这两类项目只需要在现有设备上稍微进行技术改进,即可获得大量温室气体减排,开发成本低、风险低、收益大,项目开发者最乐于开发。但是,此类项目对我国的区域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效益增加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不大,在占据大量 CERs额度的同时,也驱逐了包括风电在内的优质 CDM项目。

三、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目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碳金融领域,国际领先的商业银行已经成为碳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渗透到该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如在原始碳排放权的生产中,商业银行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具体而言,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可涵盖如下领域:

1.绿色信贷业务创新

(1)国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

为应对信贷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国际主流商业银行倡导“绿色信贷”理念,在信贷业务中积极开展对相关贷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以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贷款,并在贷款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监测。此外,积极加大对低碳消耗项目的贷款,如为 CDM项目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促进清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根据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绿色信贷业务的实践经验,国际绿色信贷产品主要分为七类,分别为项目融资、绿色信用卡、运输贷款、汽车贷款、商业建筑贷款、房屋净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①项目融资,是指商业银行对绿色项目给予贷款优惠,如爱尔兰银行对“转废为能项目”的融资,只需与当地政府签订废物处理合同,并承诺支持合同范围内废物的处理,银行就给予长达 25年的贷款支持。②绿色信用卡,如英国巴克莱银行的绿色信用卡,银行向该卡用户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提供折扣及较低的借款利率,信用卡利润的 50%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项目。③运输贷款,如美国银行向货车公司提供无抵押兼优惠条款的贷款,以支持其投资节油技术,帮助其购买节油率达 15%的 Smar tWay升级套装。④汽车贷款,如澳大利亚MECU银行的 Gogreen汽车贷款,是世界公认的绿色金融产品,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要求贷款者种树以吸收私家汽车废气排放的贷款。此项贷款产品自推出以来,该银行的车贷增长了 45%。⑤商业建筑贷款,如美国新资源银行向绿色项目中商业或多用居住单元提供 0.125%的贷款折扣优惠。⑥房屋净值贷款。如花旗集团与夏普电气公司签订联合营销协议,向购置民用太阳能技术的客户提供便捷的融资。⑦住房抵押贷款。如花旗集团于 2004年针对中低收入顾客推出的结构化节能抵押产品,将省电等节能指标纳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

国际商业银行在实施赤道原则②时,形成了较为通用的环境评估决策机制、评估和审核信贷要求机制,绿色信贷的基本流程如图 1所示。

(2)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少银行在该领域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如兴业银行是中国首家“赤道银行”,通过与国际金融公司 (IFC)合作,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开发出专为节能、清洁能源和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气候变化类融资产品——能效贷款。能效贷款是商业银行向合格借款人发放的在中国境内的涉及能源设备并旨在改善建筑、工业流程和其他能源最终应用方面的能源效率的项目或商品和服务的贷款。民生银行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创新推出以 CDM项目的排放指标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为寻求融资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浦发银行推出针对绿色产业的《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包括法国开发署(AFD)能效融资方案、国际金融公司 (IFC)能效融资方案、清洁发展机制 (CDM)财务顾问方案、绿色股权融资方案和专业支持方案,旨在为国内节能减排相关企业和项目提供综合、全面、高效、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刚刚起步,业务 现状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绿色信贷业务的推进还存在着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不足、执行标准需要完善、银行操作有待规范等问题。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节能减排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应尽快制定绿色信贷项目的准入标准,为银行深入拓展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并成立相关金融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碳金融、能效金融、环境金融等可持续金融业务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统筹工作,这将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 1 绿色信贷基本流程

2.基于 CDM项目的业务创新

(1)CDM项目账户管理服务

我国 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潜力巨大。据测算,2012年以前,我国 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商业银行可为 CDM项目设立专门资金账户,担当 CDM项目的账户管理人,有效管理 CDM项目下的资金流动。

(2)CDM项目设备融资租赁服务

我国 CDM项目增长迅速,截至 2010年 10月 12日,国家发改委共批准 CDM项目 2732个,众多的CDM项目带来节能减排设备的巨量需求,商业银行应适时开展 CDM项目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利用商业银行下属的金融租赁公司或与专业租赁公司合作,为 CDM项目建设阶段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

(3)CDM项目信用增级服务

由于原始 CDM交易类似一种远期交易,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其发展面临一定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为 CDM项目开发者提供信用增级,由此创造出经担保的 CERs,从而促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4)CDM项目财务顾问服务

CDM项目财务顾问服务是指凭借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协调项目发起人、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CDM项目财务顾问方案可由商业银行联合国际专业机构,为国内减排项目提供 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CDM财务顾问方案的要点包括:①依托商业银行渠道优势,协助 CDM项目业主选择具有良好的交易记录和履约能力的买家,使企业的交易风险大大降低;②依托商业银行信息优势,为 CDM项目业主提供并锁定合理的 CERs报价,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收益;③依托商业银行资金结算优势,确保交易资金快速到账;④依托商业银行全程服务,CDM项目业主不仅可实现 CERs交易,而且能获得联合国认证的“绿色标签”。

3.基于碳排放权的基金业务创新

目前,商业银行推出与碳交易价格 (现货价格或期货价格)或价格指数挂钩的基金类产品,其已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产品之一。在基于碳排放权的基金业务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在以下方面开展碳金融服务:

(1)碳基金托管服务

低碳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是碳基金。所谓碳基金是集合各类投资者的资金,专门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主要是 CDM项目和 JI项目)或在碳交易市场从事碳信用交易的基金。在中国,政府引导型的碳基金有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南昌开元城市发展基金。2010年 3月,国内首个明确以低碳经济产业为投资方向的创投基金——浙商诺海低碳基金挂牌成立。2010年 6月,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国内首只低碳经济概念的股票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低碳基金正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热点。商业银行可发挥托管各种基金的经验优势,参与托管正在快速成长并大规模进入中国的碳基金。

(2)发行低碳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还可根据对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推出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该类理财产品的低碳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体现: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环保概念股票挂钩;与气候交易所的 CO2排放权期货合约挂钩;与世界级权威机构的水资源、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等环保指数挂钩。由于低碳理财产品所投资的环保领域属于未来成长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因此,该类理财产品适合于那些熟悉环保概念、看好其长期发展趋势且具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

4.参与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目前,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设施还在建设中,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结算、清算以及其他金融交易 (如碳信用的出借、回购等)的平台远未完善。由于这些基础设施带有公共品的性质,在企业自己组织的自愿减排市场上,这些设施的发展更是相对滞后。国际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尝试为自愿减排市场提供“碳银行”服务,即进行碳信用的登记、托管、结算和清算工作,并尝试进行碳信用的借贷业务,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到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平台建设中去,熟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从而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话语权。

注释:

①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各国的 CO2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2008年—2012年,所有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发达国家要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 5.2%,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这一约定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 “赤道原则”是由国际金融公司 (IFC)与荷兰银行联合发起,参照 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金融行业基准,其宗旨是帮助借款人和金融机构解决项目融资中可能遇到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目前“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

[1] 初昌雄.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J].经济学家,2010(6):80-86.

[2] 王毅,傅蓉.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战略 [J].现代金融,2010(7):36.

[3] 兴业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年度报告[R].福州: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

[4] 杨志,盛普.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社会科学辑刊,2010(3):143-146.

[5] 叶朝晖.低碳经济——商业银行新的战略选择[J].银行家,2010(4):64-66.

[6] 周行健,林明恒.低碳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J].南方金融,2010(3):74-76.

(责任编辑:高 敏)

10.3969/j.issn.1008-3928.2011.02.004

F830.5

A

1008-3928(2011)02-0015-05

2011-02-28

贡 峻(1975-),男,江苏泰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招商银行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审计学、金融学。

陈 磊 (1977-),女,湖南长沙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经济师。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贷款绿色
绿色低碳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