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素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2011-09-20朱亚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甘草酸湿疹肝素

朱亚珅 刘 记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400)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生转化而来,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皮损常见于具部,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化为主,伴有色素沉着、病程较长、多次发作、瘙痒。近年来,我们在常规外用肝素软膏的基础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间唐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中挑选13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7例(治疗组),B组66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上无显著差异(P>0.05)。入选标准①年龄17~49岁,性别不限。②有急性湿疹病史,病程半年以上,瘙痒明显。③皮疹以皮肤肥厚浸润,呈苔藓化改变或皲裂为主。④1周内未接受抗过敏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肺、肾、胃等器官疾病。②糖尿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胆碱能性荨麻疹或划痕症皮肤。⑤细菌性或真菌性感染的皮肤病。⑥凝血机制差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外用肝素软膏涂于患处,每日3次。A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日3次,每次2片。共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10、20、30d各评价疗效一次,记录患者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停药1个月后随访1次。

1.3 疗效评定

按照SSRI进行疗效评判,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及治疗后第10天、20天、30天症状总积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症状较重为3分。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SSRI≥90%;显效:90%>SSRI≥60%;好转:60%>SSRI≥20%;无效:SSRI<20%。有效率为治愈率加上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

2.1.1 症状积分

10、20、30 天症状总积分A组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10天较第20天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第20天较第30天也有明显降低,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第10、20、30天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10天较第20天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第20天较第30天也有明显降低,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

组别 n 1d 10d 20d 30d治疗组 67 65.3±32.1 50.6±49.3 41.7±38.8 23.5±18.6对照组 66 66.8±33.2 63.3±52.1 57.7±45.8 55.1±29.6

2.1.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61.2%,对照组总有效率42.4%。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复发率

两组患者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16%(8/50),对照组复发率38.5%(15/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A组在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后有9例出现轻微头晕、恶心,不影响治疗,30min后逐渐消退。不良反应发生率13.4%。133例外用肝素软膏后13例出现轻度皮肤发红、灼烧,不良反应发生率9.8%,继续用药3~5天后症状自然消退。

3 讨 论

慢性湿疹是一种发病机制不完全明了的变态性皮肤病,病理特点以浸润肥厚、苔藓化为主要症状,具有多次发作、瘙痒,难以根治的特点。复方甘草酸苷片是以从甘草中提取的活性物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其中的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和类激素样作用,但没有激素的副作用。肝素具有抗炎、抗凝血、改善微循环的药理作用。二者单用治疗慢性湿疹均有报道,合用治疗慢性湿疹是否有效,国内未见报道。

总之,外用肝素软膏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症状积分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因此,该治疗方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基本无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增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甘草酸湿疹肝素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甘草酸联合大黄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