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1-09-19孙爱华熊海林
孙爱华 何 樱 熊海林 袁 霞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广东 惠州 516001)
肺癌目前在我国呈发展上升趋势,且在确诊时多处于晚期,患者一般失去手术机会[1]。化疗成为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单药吉西他滨化疗法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治疗肺癌的方法,本试验抽取某医院50例肺癌晚期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不同方案治疗,并观察单药吉西他滨化疗对改善肺癌病状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医院中50例确诊为肺癌晚期的患者,年龄在49~75岁,属中老年患者,已失去手术可能,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发现无明显肝肾功能损突,血细胞、血小板正常,对此50例患者经治疗方案征询同意后,分为25例使用单药吉西他滨治疗,另25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年龄为52~71岁,中位年龄为60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对照组为49~75岁,中位年龄为61岁,男性13例,女性12例。
1.2 方法
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呼吸等检查,治疗组患者均属正常反应,可使用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取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注射30min,以21d为一周期,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发展状况采取不同治疗手段,在此过程中给予止吐药,一旦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或肝肾功能发生异常等,将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并进行定期复查。
1.3 疗效判定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接受6周一次定期检查,并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TTP是指随机分组化疗日期至首次观察到疾病进展之间的时间间期,OS是指从化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对不良反应通过采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进行评价,在每周期的化疗前进行血常规化验,评价毒性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化疗组和对照组的TTP分别为3.9、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5、1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5例完成3周期,13例完成4个周期,6例完成5个周期,3例完成6个周期,25例患者全部接受了随访并可评价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25例患者均接受随访,并可评价疗效。治疗组就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总生存期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存分析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生存分析
化疗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是血液毒性,其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有12例,血小板减少1例,未发现有临床出血并发症,给予重组人类细胞刺激因子及重组人白介素-Ⅱ治疗后纠正;化疗药物引发热反应有6例,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后退热,同时化疗前给予地塞米松能减少发热现像出现;恶心呕吐、脱发问题为0~Ⅰ度,肝功能转氨酶升高2例,口服保肝药纠正;无肾功能损害。
3 讨 论
近几年来,肺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多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由于老年肺癌患者多因身体出现功能减退,且伴有多种并发疾病,对常规化疗的耐受性较差,无法从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中获益[2]。使用单药吉西他滨治疗与最好的支持治疗相比,可明显提高生存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吉西他滨为细胸的周期特异性药物,一般用于DNA的合成期,即S期,在一定条件下阻止G1向S期进展,其活性产物二磷酸盐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从而减少了DNA双链合成终止,使双链断裂,导致细胞死亡。大量临床前与临床试验表明,吉西他滨对多种实体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针对晚期肺癌疗效显著[3]。本组25例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单药吉西他滨有效率为23.6%,疾病控制率为49.2%,同时,吉西他滨不仅缓解肿瘤相关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身体状况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其中Ⅲ~Ⅳ度的白细胞下降为16.2%,Ⅲ~Ⅳ度的血小板减少为13.5%,经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后可得到较快恢复;消化道反应恶化予以对症处理后可达到患者耐受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吉西他滨单药在老年晚期肺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并提高生存质量。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0-282.
[2]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学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劳逸,陈绍峰,蔡永广,等.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顺铂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5):117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