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1 094例分析
2011-09-17谢建翔
谢建翔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29)
近年来,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更加广泛,但不合理用药和药物滥用会导致耐药菌株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的增加,严重降低了抗感染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对我院2007年至2009年收集到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反馈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共计1 857例,其中统计出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共1 094例。按照患者年龄、性别,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类型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2007年至2009年我院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共计1 094例,占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58.91%。其中男 471例(43.05%),女623 例(56.95%),男女之比为 1∶1.32;患者年龄最小 3 个月,最大108岁。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例(%)]
2.2 给药途径
1 094例患者中,静脉滴注934例(85.37%),静脉注射31例(2.83%),肌肉注射 3 例(0.27%),口服 120 例(10.97%),外用6 例(0.55%)。
2.3 涉及药物
涉及抗感染药物79种、1 252例次。见表2和表3。
表2 涉及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表3 病例数排前10位的药物
2.4 涉及系统和器官
见表4。
2.5 严重程度和转归
1 094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一般的940例(85.92%),严重的51例(4.66%),新的 103例(9.41%)。新的不良反应中,严重的 2例,一般的101例。所有病例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除1例死亡、4例有后遗症外,其余均治愈或好转。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涉及药物见表5。
表4 涉及的系统器官分布及临床表现
表5 严重不良反应涉及药品与临床表现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因素
本次调查的不良反应病例中,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对药物敏感性较男性偏强、耐受性相对较弱有关[1]。从年龄分布可知,药品不良反应在任何年龄段均有发生,其中以40~59年龄段最高,60岁以上老年段比例为也比较高。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影响药物的代谢与排泄,易发生药物蓄积,老年人血浆蛋白低,血中游离药物浓度高,易导致药效过强而发生不良反应。伴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对老年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将成为重点。
3.2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直接进入患者血液,除了药品质量,药物浓度、酸碱度、微粒、内毒素、放置时间、输液速率以及溶剂的选取都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因此,面对能通过口服药物达到治疗目的的患者,临床医生原则上就不应使用静脉给药;遇到一定要使用静脉给药的患者,医生也应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合理选择药物;护理人员在药物静脉滴注过程中应加强观察,调整好滴速,最大程度地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
3.3 药物品种
头孢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各类抗感染药物中居首位,其次是喹诺酮类,与其他调查结论相似[3]。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广、耐酸耐酶、毒副作用小,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耐药菌株逐年增多[4]。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肝肾损害[5]。由表3可知,在头孢菌素所致不良反应中,以第2代和第3代头孢菌素为主,尤以头孢哌酮最常见,可能与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广谱高效,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不需皮肤过敏试验、使用方便,临床应用非常普遍,其不良反应报道也日益增多[6],其中以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最常见。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临床医生应当避免无指征用药,减少预防用药、大剂量长疗程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主要临床表现
本组资料显示,抗感染物所改不良反应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症状和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全身性症状较易观察,患者在短时间内反应明显,因此上报病例数量较多。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既往用药史,做好皮肤过敏试验,以减少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这类不良反应的机会。
3.5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
本组资料显示,一般的不良反应占绝大多数,除了个别病例,基本上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就可好转或治愈。严重的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和皮疹为主,其次是肝肾功能损害。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以第2代和3代头孢菌素为主。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易对肝脏造成损害,表现为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大于80 U/L时应停药,同时给予护肝药保肝降酶[7]。本组资料中,严重的不良反应占报告总数的4.66%,远远低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30%,故推测临床上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漏报以及从轻报道的情况,对此应予以重视。
[1]孙定人,齐 平.药物不良反应[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
[2]王维忠.2008年我院输液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6例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39.
[3]王 勇.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07例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9):63.
[4]刘宁宁,杨亦君,张 嘉.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过敏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 763.
[5]刘 艳.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 303.
[6]袁少筠,曾 佳,杨爱群.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19.
[7]张 利.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