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环素治疗莱姆病第一期临床观察
2011-09-15元光喜金丽华蔡正爱
元光喜 金丽华 蔡正爱
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62例莱姆病第一期患者,其中31例采用多西环素等综合性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选择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62例患者均符合莱姆病的诊断标准,且均无肝功能、肾功能损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8~69岁;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3~63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基础治疗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除了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外,治疗组予以多西环素100 mg 2次/d口服,总疗程为二周;对照组予以注射用青霉素G400万加入0.9%氯化钠250 ml内2次/d青点,总疗程为2周。
1.3 观察方法 从用药开始观察临床症状,并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①体温复常。②皮疹消失。③其他症状消失。④体力、劳动能力复常。显效:上述症状四项指标达到三项者,或者四项标准比治疗前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或无改变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但停用药后又复发者。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χ2检验,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为治疗组以胃肠道、症状、肝功能、肾功能损害、RBC、HGB、PLT一过性减少,对照组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皮疹、WBC减少及赫氏反应,两组患者经对症处置后均复常。
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例)
表2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莱姆病是由蜱传伯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早期皮损(慢性游走性红斑),中、晚期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关节等多脏器、多系统受损[2],故须及时有效治疗。
多西环素是由土霉素衍生半合成四环素,属于广谱抗生素[3],对革兰阴性和阳性菌有活性,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与30 s核糖体亚单位的可逆性结合,抑制敏感微生物的蛋白合成,从而抑制tRNA和核糖体的结合。本组选用多西环素的方案,可以通过病原菌,改善莱姆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为32.3%,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通过本组结果显示,对莱姆病患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多西环素治疗莱姆病的方案值得提倡。
[1]郭仓.内科基本功.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50.
[2]史美甫.郭涛,李明,等.21世纪精编临床用药必备.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2.
[3]杨绍基.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