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
2011-09-13彭小飞
孙 寄,彭小飞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抚顺 11300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龄<45岁的青年脑梗死患病率逐年上升,他们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无吸烟、大量饮酒史。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梗死组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40例,其中,男 24例,女 16例;年龄 29~44岁,平均(37.8±4.1)岁。均首次发病,既往健康,无不良嗜好。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梗死病灶,另设对照组4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其中,男 27例,女 13例;年龄 31~43岁,平均(35.7±4.2)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于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置血清管中,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由表1可知,病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3.1±10.3)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4.3) μmol/L(P<0.01);病例组血清叶酸水平(3.23±2.67)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6±3.65)ng/ml;病例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98.65±30.58)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8±26.73) pmol/L(P<0.01)。
表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检测结果
3 讨论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而青年脑梗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更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受到重视。由于脑梗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预防尤为重要。及时发现脑梗死的所有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并干预,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认为是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2]。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青年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遗传、饮食、吸烟、饮酒、体内雌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3]。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类含硫基氨基酸,为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其主要作用是参与体内甲基转移循环。其致病机制可能为以下几个方面[4-7]:①高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同型半胱氨酸通过产生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从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功能障碍;②同型半胱氨酸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影响脂质代谢,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③同型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增加血小板产生血栓素,促进凝血和抑制抗凝,导致血栓形成;④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如核酸蛋白质、髓磷脂多糖、胆碱和儿茶酚胺类的甲基化,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分化,这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致病的关键因素。两种降解途径分别以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作为辅因子。因此,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可因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而受到限制,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本组资料显示,正常人及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均存在负相关,说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尽早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能对脑血管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青年人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烟酒,遵循合理的膳食原则,尽量少食含甲硫氨酸的动物蛋白质食物,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绿叶蔬菜、水果和杂粮。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目前最有效的方法[8]。Woo等[9]研究发现,长期叶酸治疗可以改善动脉内皮功能,可能阻止伴有高叶酸、B族维生素等营养因素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较强的影响,大部分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都能用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来纠正。青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维生素B12干预治疗4~6周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这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0]。
综上所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主要受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不明原因的脑梗死患者预测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可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的发病机制是今后继续探讨的,对加强青年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有重要意义的,还需要加大样本量来进一步研究。
[1]Saeeo RL,Robes JK,Jacobs BS.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an epidenliological story in evolution[J].Neur Epidemiology,1998,17(4):167.
[2]Ueland PM,Refsum H,Stabler SP,et al.Total homocysteine in plasma of serum: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Clin Chem,1993,39(9):1764-1767.
[3]Chiantera V,Sarti CD,Fornaro F,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oral and transderm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J].Menopause,2003,10(4):286-291.
[4]Stanger O,Weger M.Interactions of homocysteine,nitric oxide,folate and radicals in the progressively damaged endothdium [J].Clin Ghem Lab Med,2003,41(11):1444-1454.
[5]Ozer KN,Negis Y,Aytmn N.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olesterol or homoeysteine eff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aclerosis:role of vitamine E[J].Biofactor,2003,19(1-2):63-70.
[6]Kelly PJ,Furie KL,Killer JP,et al.Stroke in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 homo cysteinemia due to 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 deficiency[J].Neurology,2003,60(2):275-279.
[7]Thambyrajeh J,Townend JN.Hmnocysteine and atherombcsis mechanisms for injury[J].Eur Heart J,2000,21(6):967-974.
[8]Wang X,Qin H,Demirtas H,et al.Efficacy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troke prevention:a meta-analysis[J].Lancet,2007,369(9):1876-1882.
[9]Woo KS,Chook P,Chan LL,et al.Long-term improvement in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arterial endothelial function after 1-year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J].Am J Med,2002,112(7):535-539.
[10]王荔,赵鸿平,李光来,等.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甲钴胺的干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9):6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