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管理难题
2011-09-08王骏
文/王骏
(作者为浙江建设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
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管理难题
文/王骏
目前,80、90后出身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队伍的60%以上,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而建筑业这一比例本身不高而且呈下降趋势。从2004年 22.9%下降为 2009年 17.3%。据浙江建设投资集团统计,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8840人,占15.7%,低于全国的比例。
与第一代农民工比较,新生代农民工有了许多新特点:一是较高的文化程度与较低的技能水平。相对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但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技能水平没有因文化程度较高而提高,反而比第一代农民工低。
二是较高的理想追求与较低的幸福感。新生代农民工羡慕城市同龄人,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他们虽然也追求较高的薪酬,但对于职业发展、体面劳动、精神生活、休息权利有了更高的追求。现实情况是,这种追求过程没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预期的幸福。在与城市青年相比中,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后,他们的内心容易处于焦虑和恐慌之中,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三是较强的权利意识与较弱的职业精神。新生代农民工对法律知识、平等观念和维权意识明显比上一代农民工增强,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对企业的忠诚度、职业素养较低,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不够,敬业精神明显较上一代农民工差。
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下降,将给建筑行业用工带来新压力。建筑行业虽然收入不算低,但工作强度大、危险程度高、就业环境差,对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相对不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方兴未艾,建筑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但招工难问题将严重影响建筑企业正常的施工生产。作为建筑企业自身需要在增加民工收入、改善生活生产环境条件、建立关爱民工机制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活跃,需求多样,其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与上一代农民工已经不同,这给企业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给企业依法管理提出新要求;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要求变高,给企业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要高度重视这些变化,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建立民主沟通日制度等沟通机制,主动解决一些事关他们思想、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难事、要事,让新生代农民工体会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
新生代建筑劳务工年青体力好,文化基础较前辈高,但由于流动性大、职业稳定性低,拜师学艺主动性不够,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企业文化认同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前提。企业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校、项目部民工学校的作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贴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达到提高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目的。
新生代农民工的许多问题仅仅靠企业自身难以解决,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来努力。建议建立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消除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各种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将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纳入政府规划,提供资金保证,逐步实现农民工享受与城镇职工同城化待遇。政府要出台倾斜政策,支持大型建筑企业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并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必要的公共财政经费补贴。同时,建筑企业可以与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共同建立劳务基地,使农民工能在上岗之前就初步了解和掌握岗位技能。大型建筑企业应自建劳务公司或劳务管理机构,通过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和培育正规的劳务分包企业,形成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共同加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使用、教育和管理的机制。
(作者为浙江建设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