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蔬菜斜纹夜蛾发生特点及性诱剂防治
2011-09-07沈云峰肖文祥杨祚斌杨荣权马艳清宋兴梅番柱芳
沈云峰 肖文祥 杨祚斌 杨荣权 马艳清 宋兴梅 番柱芳
斜纹夜蛾 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属磷翅目夜蛾科,是杂食性暴发性害虫,为害寄主广泛,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作物达100个科300多个种,是保山市油菜和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等抗药性强的害虫,是一项简单易行,易操作,并且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实用技术,实践证明,该项技术节本、环保,防效好,对实现绿色防控,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 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
1.1 发生规律
通过2008-2009年监测,保山市斜纹夜蛾无越冬现象,一年四季都可发生。1~2月发生为害最轻,3月开始逐步上升,为害逐渐加重。4月加快上升,5~7月达到高峰,为害最严重,8~11月为害逐渐下降,12月降到最低。
1.2 为害特点
害虫3龄以前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1~2龄幼虫啃食叶片的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阶段,发生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仅留下主脉。在甘蓝、白菜上蛀入叶球、叶心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和腐烂,使之失去商品价值。
1.3 生活世代
卵发育历期气温22℃时约7天,28℃时约5天;幼虫6龄发育历期气温21℃时约27天,26℃时约17天,30℃时约12天;蛹发育历期气温28~30℃时为9天,23~27℃时为13天。室内饲养温度20~21℃,卵发育历期8天,孵化为幼虫后20天化蛹,化蛹后10天开始羽化为成虫。因此,保山市斜纹夜蛾为害严重期为 4~10月。
2 诱蛾量及防治效果
2.1 诱蛾量
通过3个点2年的诱蛾监测发现,平均每天诱蛾量1~2月为0.65头,3月为10.2头,4月为47头,5月为118.7头,6月为78.5头,7月为51.4头,8月为29.6头,9月为27.3头,10月为22头,11月为21.2头,12月为3.2头。另外隆阳、腾冲设样板区133.3 hm2,共设置1 000个诱捕器,平均每天诱蛾2.7万头,5月1日至9月30日153天共诱蛾413.1万头。
2.2 防治效果
性诱区青花菜、芥蓝、甘蓝被害株率平均为5%,大面积空白对照区为23%,减少18%,平均防效为78.3%。大白菜、萝卜、茄子、辣椒被害株率平均为4%,大面积对照区为18%,减少14%,防效77.8%。百株虫量为158.6头,比化防区减少66.2头,减少29.5%;比空白对照区减少620.8头,减少79.9%。其中豆类、甘蓝等叶菜类种植区域诱蛾量比番茄、辣椒、茄子等果菜类种植区域大些,同一种作物露地要比大棚里诱蛾量大。
3 性诱剂使用方法和技术
3.1 性诱剂及监测示范地选择
性诱剂采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化学信息素仿生高科技产品昆虫(斜纹夜蛾)性诱剂。
2008-2009年,我市选择蔬菜种植品种多的保山坝廖官村和腾冲火山社区下雨罗村66.7 hm2无公害蔬菜基地样板区域(有大棚设施),对斜纹夜蛾成虫进行诱蛾监测和诱杀,面积各66.7 hm2。
3.2 使用方法
①监测点使用 设监测点3个,每个点摆放一个诱捕器(内放一根诱芯,30天更换1次),每天调查统计诱蛾量。
②大面积诱杀 2008-2009年,于5月1日至9月30日,分别在大白菜、青花菜、芹菜、花菜、番茄、辣椒、豆类、甘蓝等蔬菜地上,按每1 333 m2地设置一个标准诱捕器(内放一根诱芯),将诱捕器固定在竹竿上,插在田间,距地面高1~1.2 m。共投放1 000套,诱捕面积133.3 hm2,同时在每个示范区各设立性诱区1 333.3 m2、化防区 1 333.3 m2和空白对照区1 333.3 m2,进行定点对比调查。
③诱芯有效期 经观测,一根诱芯的田间有效期为30~40天,投放后,1~10天诱蛾量大,平均每天达 58.5头,11~20天平均每天 33.8头,21~30天平均每天 15头,31~40天平均每头 0~3头,40天以后极少诱到蛾子。因此,在投放后20~25天更换1次诱芯,并保留原来的诱芯,可提高诱捕效果。
④诱芯的安装和更换 由于性诱剂属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生物信息素,安装时避免不同虫种的诱芯交叉影响,降低防效。因此在安装和更换时要先洗手,同时不同虫种的诱芯要分别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