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36例临床分析
2011-09-05孙丽岩
孙丽岩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北京 100037)
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即指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出血。现代医学认为,其机理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不能按周期正常排卵,故调经为临床治疗第一要义[1]。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们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为大法,采用中药汤剂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患者36例,年龄12~51(34.15±8.67)岁,病程3~60个月;经临床检查排除全身出血性疾病及生殖器官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依《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月经不调与崩漏的有关内容其诊断辨证标准为:①月经超前或错后;②月经量过多;③崩中漏下;④经期延长;⑤经色深红、质稠;具备以上2项者,参考舌脉可确定为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患者。36例中,月经过多者14例,经期延长者10例,月经先期者5例,崩中或漏下者7例。
1.2 方法 滋阴清热汤剂由丹皮、地骨皮、白芍、黄柏、生地、龟甲等药物组成。按比例称取各药,水煎、过滤浓缩至含原药材1.5 g/ml。每剂制成2袋,各150 ml,每次1袋,2次/d,3个经期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情况分别应用1~3个疗程。观测指标包括:①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舌脉变化;②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③性腺内分泌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6例患者,痊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2.2 患者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表1 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时间 n 出血时间(s) 凝血时间(s)血小板(×109/L)治疗前36 1.45 ±0.36 1.78 ±0.44 163.15 ±34.20治疗后 36 0.85 ±0.18* 1.32 ±0.28* 167.78 ±53.40*
2.3 36例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异常情况 治疗前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异常分别为9、14、13、32、6、8 例,治疗后以上指标则异常分别为2、5、0、5、3、0 例。治疗前后各类性激素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针对阴虚血热病机特点,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立法,确立以丹皮、地骨皮、生地、龟甲、白芍、黄柏等药组成的中药方剂。方中丹皮、地骨皮为君,丹皮辛寒入阴分,善清阴分伏火,于清热凉血之中兼活血化瘀;地骨皮甘寒清润,能清肝肾之虚热,泻肾经之伏火,入血分又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生地、龟甲为臣,生地凉血、止血、生血,补肾水真阴,既有“逐血痹、填骨髓”之功,又兼行散之力,滋阴而不腻膈,止血而不留瘀;龟甲既可滋阴又可防寒凉伤胃,而黄柏、白芍等药共为佐助,黄柏退虚热,制相火;白芍入肝经,补肝血,敛肝阴,补而不散。综合本方,虽为清火之品,仍是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俱泄,虽损而益也,可从根本上调整机体阴阳,使其恢复平衡状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滋阴清热法能显著降低患者出、凝血时间,改善血小板计数水平,但其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36例患者中,治疗前FSH、LH、PRL、E2水平偏高者居多。说明阴虚血热型与E2偏高及FSH、LH、PRL等分泌亢进亦有一定联系。治疗后患者FSH、LH、PRL均有所降低,且E2水平基本转入正常。提示滋阴清热法可能通过调整机体内分泌水平,尤其是女性激素的比例而对亢进或紊乱的垂体—卵巢功能有调节作用[2]。中医脏腑功能活动的综合作用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及机体的体液调节等功能有一定的联系[3]。本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性腺内分泌亢进时大多表现为中医的阴虚血热型,而阴虚血热证型和性腺内分泌激素E2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 PRL、T、P、LH 等。因此,临床监测E2水平偏高时选用滋阴清热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1]李继俊.妇产科内分泌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91.
[2]田福云.归经调冲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8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1):25-27.
[3]Farrell E.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J].Aust Fam Physician,2004,33(11):906-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