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痛片镇痛药理实验结果分析

2011-09-04李正翔

山东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扭体热板对乙酰氨基酚

闫 晨,李正翔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中痛片是我院研制的一种中药复方镇痛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白芷、川芎、藁本等,主要用于头痛、牙痛等病症。目前其虽有较为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但临床上为经验用药,无药理实验结果支持。2010年4~5月,我们进行了中痛片的镇痛药理实验,现分析结果。

实验动物及药品制备:实验动物:ICR小鼠40只,体质量18~22 g,雌雄各半(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正常饲养1周确认健康。药品制备:取中痛片3粒加入生理盐水,制成22.0 mg/ml(1.32 g/60 ml)的混悬液(以下简称A液)。取对乙酰氨基酚片0.3 g,加入生理盐水,微热震荡至完全崩解,制成5.0 mg/ml(300 mg/60 m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以下简称B液)。以上药物均存于4℃冰箱密封保存备用。

实验方法:①热板试验:取40只雌性热板法镇痛试验合格(热板致痛后测痛仪测定舔后足痛阈值2次,均值为5~30 s)小鼠,随机分为中痛片大剂量组、中痛片小剂量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及对照组各10只,前三组分别灌胃A液0.4 ml、B液0.2 ml,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4 d。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0.5、1、2 h热板仪致热,测定痛阈值(自致热至出现舔足的时间)。②扭体试验。取40只小鼠,分组及用药方法同热板法镇痛试验。连续给药5 d,于末次给药1 h各组均腹腔注射0.6%冰醋酸0.2 ml/只。记录15 min内扭体(伸展后肢,腹部收缩内凹,臀部抬高)次数,计算扭体抑制率=[(对照组扭体次数-药物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100%。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热板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各组间及不同时点痛阈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扭体试验结果见表2。

表1 四组热板试验痛阈值比较(n=10,s,)

表1 四组热板试验痛阈值比较(n=10,s,)

组别 用药前 用药后0.5 h 用药后1 h 用药后2 h中痛片大剂量组 10.11 ±2.75 12.97 ±4.48 12.26 ±4.29 12.56 ±4.55中痛片小剂量组 11.45 ±3.33 12.95 ±5.56 14.25 ±6.67 12.12 ±5.66对乙酰氨基酚组 10.67 ±3.78 11.35 ±3.62 13.07 ±3.43 11.11 ±3.82对照组11.17 ±4.21 10.77 ±3.82 10.30 ±3.57 9.46 ±3.77

表2 四组扭体试验结果比较(n=10,)

表2 四组扭体试验结果比较(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 扭体次数(次) 扭体抑制率(%)中痛片大剂量组 10.9 ±7.45*58.7中痛片小剂量组 11.1 ±8.02* 58.0对乙酰氨基酚组 10.1 ±6.49* 61.7对照组26.4 ±11.90 -

讨论:中痛片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复杂。热板试验及扭体试验均为常用的镇痛药理实验,主要用于临床镇痛药物的筛选,热板试验常用于检验中枢性镇痛效果,扭体试验常用于筛选非麻醉型镇痛药。本研究显示四组间热板试验痛阈值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中痛片的中枢性镇痛效果不明显。扭体试验结果显示,中痛片大、小剂量组及对乙酰氨基酚组扭体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扭体抑制率均大于50%,表明中痛片对于炎症性内脏疼痛镇痛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扭体热板对乙酰氨基酚
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的研制与试验
一种超薄真空腔均热板复合材料及其密封成型方法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蒙药阿给镇痛作用的研究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基于ANSYS的电加热硫化机热板结构优化的研究
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
喷头加设集热板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