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综述

2011-08-31黄体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9期
关键词:发文论文农业

●黄体杨,杨 勇

(1.云南农业大学 图书馆,昆明 650201;2.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昆明 650091)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我国)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扩大了农民自主决策的范围,激发了农民的信息需求,也使农村信息服务与传播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受到农业研究、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共同关注。”[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数字鸿沟问题逐渐引起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关注,在我国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对新技术的受益明显少于城市,城乡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渐凸显,研究农村的信息需求与服务显得更为重要。2009年7月19日,笔者以“农村信息服务”“农村信息需求”“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需求”“农民信息服务”和“农民信息需求”为检索词,以“题名”为检索项,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模糊检索,时间为1978年—2009年(检索之日),得到结果共1119项。对检索结果逐项审查,排除会议通知等非学术论文、一稿多发论文以及与主题不相关的论文(如农业高校信息服务等),最终得到论文共计879篇。本文从发文量、主题、作者和刊物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能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是指农村居民在农业、科技、气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需求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若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指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包括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农业信息需求与服务和农民信息需求与服务3个方面。

2 学术期刊载文统计与分析

2.1 发文量年度统计分析

对检索到的879篇论文分年度统计,可以看出,自1983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逐年增长。根据研究论文的增长情况以及研究论文的一些主题特征,可将这段时期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

(1)1983—1993年属于研究的萌芽时期。年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11年共发文47篇。主要讨论农村经济、科技、档案信息服务,期刊、报纸、电视等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问题,多为经验介绍,未涉及农村信息需求问题,这说明此时期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2)1994—2004年为研究的初步发展时期。年发文量在10篇以上(1996年以后均超过30篇),逐年缓慢增长,研究主题基本涉及了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的各个方面。

(3)2005年以来为研究的迅速发展时期。从2005年开始发文量增长较快,2007年达到了121篇,2008年虽有所下降,但也保持了较高的论文量(97篇),2009年大约上半年的数据(53篇)已经超过2008年的一半。在研究主题方面,2005年以来研究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网站等方面的论文大量出现,农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方面的论文也开始出现,“最后一公里”问题、“三电合一”“农家书屋”等新名词不断出现。可见,近年研究论文的增长与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的重视以及各类农村建设工程的开展是分不开的。

2.2 论文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本文统计了879篇论文的主题特征(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在主题方面具有如下特征:① 研究论文基本覆盖了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的各个领域,但主要集中在农业信息服务问题上(占论文总量的61.66%),同时研究农村信息需求的论文相对较少。② 在信息需求方面,主要从农民、农村和农业3个角度来研究,且多从实地调研的角度来讨论用户的信息需求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篇论文讨论农村医疗卫生信息的需求问题。③ 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总论农业信息服务的文章占较大比例(28.33%),专论农业科技、气象、市场信息服务的文章也占一定比例(94篇,占10.69%),农业信息服务技术、模式、信息咨询服务、资源建设等方面均有涉及,但在农业信息服务人才方面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占0.91%)。④ 在农村信息服务方面,总论农村信息服务的文章也占较大比例(11.15%),研究专项信息服务的论文涉及到了农村科技(气象)、经济、市场、公共文化、医疗卫生、文献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农村信息服务技术、模式等方面的论文也有一定数量,同时还有极少的论文讨论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农村移动信息服务、农村妇女信息服务等方面。但是本文统计到的论文中没有专门讨论农村教育信息服务和资源建设方面的论文。

表1 研究论文主题分布表

2.3 作者及工作单位统计分析

本研究统计了研究论文的单独作者及合著的前3位作者,除去未标明作者的论文(28篇),共统计了851篇论文的1250位作者(共出现1452人次),其中合作论文共计413篇,合著率为48.5%。因为未统计全部作者,且样本较小,统计结果不符合普赖斯定律。本研究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核心作者:一是根据著者的发文量确定高产作者;二是对论文作者的重要性作加权计算,根据独著、合著及其署名位置不同来确定不同的权重。一篇论文的分值设为1,独著者值为1,两人合著第一作者为0.6,第二作者为0.4;3人合著第一作者为0.5,第二作者为0.3,第三作者为0.2。规定满足论文发表量3篇以上(44人)且分值在2以上的作者(31人)为核心作者,最终得出核心作者16人。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的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农科院系统的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6人)以及农业部门(5人)上,占总人数的68.75%,其中郭作玉和张玉香均为国家农业部的部门领导干部,他们“于1996年9、10月间赴英国参加政府及民间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方面的培训”,[2]于“1999年10月16日—11月13日,赴法国接受了农业信息服务方面的培训”,[3]撰写了多篇论文;2005年9月郭作玉出版了专著《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4]这些研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同时也说明我国政府部门对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有较多的关注。高校系统也是核心作者的主要来源之一,有4人(占25.00%);此外,有1位核心作者来自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

在全部879篇论文中,除去未标明作者单位的论文68篇,本研究统计了81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表2)。

表2 研究论文作者工作单位统计表

注:①其中有102个单位为“农业院校”,占39.53%;74个单位为“高校图书馆”,占28.68%。②其中有67个单位为该部门下属的“农业信息中心”,占45.27%。③其中100个单位为“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占68.49%。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的研究得到了高校系统、科研系统、政府部门、图书馆系统以及企业等各类部门的关注,并呈现以下特征:

① 高等学校系统是研究的重要力量,贡献了31.81%的研究论文,其中又以农业院校最为显著(占高校系统的39.53%);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也关注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占高校系统的28.68%)。② 农业系统是研究的主力军,不仅包括高校系统中的农业院校,而且农业行政管理系统(18.25%)、农科院系统(18.00%)、农业信息服务部门(3.45%)等贡献了39.70%的研究论文,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同时,在农业行政管理系统以及农科院系统中又以农业信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等单位为研究主体,分别占了各自论文量的45.27%和68.49%,这与核心作者的单位的统计数据也是一致的。③ 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其研究的核心力量为各类系统中从事信息服务研究与工作的部门。除了上述各个系统外,科技信息/情报研究部门和公共图书馆也比较关注此问题,发文量分别占论文总量的4.07%和5.80%。④ 气象部门的发文量占论文总量的1.73%,主要关注农业气象/气候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也注意到气象信息为农业、农村服务的问题。⑤各类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以及企业部门均对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有所关注。

2.4 作者所属省份统计分析

本研究统计到了81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属省份情况,作者分布在我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科研中心,尤其是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部门均在北京市,使之成为我国研究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的核心地区,共发表118篇论文(占14.55%);多数农业大省如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发文较多,但同为农业大省的河南、黑龙江、安徽发文不多;一些经济发展、科研实力较强的省份广东、福建、浙江等发文量也较多;而西北、西南、华南等农业实力较弱,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省份(西藏、青海、贵州、宁夏、海南等)发文数量极少,如表3所示。

2.5 论文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统计到的879篇论文分布在333种期刊上,表4统计了发文量在7篇以上的期刊15种(视为核心期刊),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的核心期刊主要分布在农业科学、农村经济和图书情注:因为港澳台地区的刊物未被cnki收录,本研究的统计数据对该地区论文的生产量无统计意义。

表3 论文作者省份统计

报学领域,这与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的实质是信息服务问题以及在我国主要关注农业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有关。

表4 研究论文刊载期刊分布表

3 结论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在我国得到了农业研究和图书情报学等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信息服务为主体,包括农村科技、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文献信息服务各个方面的研究体系;形成了以农业科技信息研究部门、政府农业信息中心和农业院校相关部门为主体,高校、科技信息研究部门、气象部门、农业信息服务部门和公共图书馆等共同关注的研究机构体系;拥有《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农业网络信息》《中国农业信息》等以研究农业信息为主的期刊,形成了以农业科学、农村经济以及图书情报学期刊为核心的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了以农业系统人员为主体,高校和科学院等部门的科研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公共服务人员以及企业人士共同参与,覆盖我国大陆除西藏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的研究人员体系。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相关研究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农业信息服务研究是重点,文化娱乐和医疗卫生信息等方面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论文数量上看,除了综论农村各类信息需求与服务的问题,有61.66%以上的论文专论农业信息服务问题;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有68.75%的核心作者属于农业系统;从期刊及其主办单位的角度看,核心期刊中农业科学、农村经济等方面的期刊有9种,占60.00%。同时,讨论农村公共/文化、文献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论文较少,分别为13篇(1.48%)和4篇(0.46%);讨论农村医疗卫生信息需求与服务的论文仅有9篇(1.03%)。农业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其信息服务理应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并不局限于农业生产,尤其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在医疗卫生、文化娱乐、饮食健康等生活方面的信息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

(2)农村信息需求研究相对不足,未能准确了解农村信息需求。全部879篇论文中只有71篇(占8.08%)论文讨论(在论文中提及信息服务问题者除外)农村信息需求问题,其中农村医疗卫生信息需求、农村科技人员的信息需求问题有3篇文章涉及。只有深入了解农村信息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由于缺乏从农村居民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也“趋向于引进先进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而不是去探索农村穷人的信息需求来解决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问题”。[5]在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都在讨论农村信息服务的技术、平台、体系、模式等,研究农村信息服务的对策也主要是“实现服务手段的网络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共享平台”等,这导致农村信息服务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被接受和得到利用。

(3)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研究与实践的核心力量是政府、农业科研和教学系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根据调查的统计,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的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农科院系统的信息(情报)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农业高校的图书馆等部门,刊载论文的期刊主要是农业科学、农村经济和图书情报学3个领域,农业科学和农业信息领域是我国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研究的核心力量。在实践方面,农业系统也是开展农村信息服务实践工作的核心力量,2005年农业部开始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试点工作,[6]2007年出台了《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十一五”建设规划》,“提出了‘三电合一’工程建设目标:到2010年,‘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农业信息服务滞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电合一’信息服务覆盖面力争达到2000个县,受益农户1.4亿户。”[7]成为我国目前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在我国,无论是农村信息服务研究还是实践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研究者主要是相关的政府官员以及教学科研人员,农村信息服务的具体实践工作也是由政府制定和安排实施的。虽然这其中不乏深入农村的调查,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和需求的研究及实践缺乏农村居民的声音,农村居民缺乏应有的能动性。

(4)农村信息服务研究地区差异明显,与当地农业发展状况相一致,但在总体上研究相对不足。我国农业主产区域(东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发文量均高于其他地区(北京市除外),农业大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和河北省等)的发文量相对高于其他省份(北京市除外),而且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发文量明显多于欠发达地区,这是因为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的主题为农业信息需求与服务,核心力量也是农业系统,农业发展与农业研究实力直接影响到了研究论文的数量;同时在农村非农业信息需求与服务方面,则在经济发达,文化、科研实力较强的地区发文量高于经济、文化、科研发达程度相对较低的省份体现出来。但从总体上看,除了研究机构极为集中的北京市外,30年来我国各省市的研究论文均在50篇以下,也就是说,一般省份每年的平均发文量均在2篇以下,多数省市年均发文量还不足1篇。仅从论文数量上看,其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够的。

[1]于良芝,张瑶.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J].图书馆建设,2007(4):79-84.

[2]张玉香,等.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7(3):1-5.

[3]郭作玉,等.从法国农业信息服务情况看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赴法国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培训报告 [J].饲料广角,2000(4):28-29;(5):28-30.

[4]郭作玉.农业网站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J].中国信息界,2008(9):58-62.

[5]ADhingra,DC Misra.Information needs assessment model for identifyinginformation needs of rural communities[J].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4,2 (2):77-78.

[6]关于开展“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05(5):26-30.

[7]杜维成.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现状与思考 [J].电子政务,2008(11):7-10.

猜你喜欢

发文论文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