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习作兴趣培育的“家庭支架”
2011-08-28苑青松
苑青松
[作者通联:河南周口师范学院]
中小学生习作和习作教学似乎进入阈限而难以找到跨越的路径,在该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下列现象比比皆是,从不同侧面揭示这一教学困境。
中小学生:面对作文作业,躲在屋子里,时而转来转去,时而默不作声,时而抱着一大堆作文书焦急地翻来翻去。
从中小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可见他们内心的煎熬,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急待完成作业而不能的焦急(“走来走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默不作声”),以及抓救命稻草式的渴求(“翻作文选”)。从中小学生的表现来看,习作对于他们是困难的、令人恐惧的、无奈的,当然是没有兴趣而言的。
家长:家长的表现为两个字,一个是“催”——“写呀!快写呀!你怎么能不会写呢?不是买了许多作文书吗?”在家长的催促之下,孩子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愈是催促,愈是写不出来。另一个是“急”——孩子写不出来,家长又急上心头,买作文书、报作文班、寻作文名师等等,竭尽全力地搜寻所谓的习作秘笈,大有不把“十八般武器”不备足誓不罢休之气魄,可结果没有一件是孩子用着顺手的!
老师:尽力、认真、辛苦地讲解习作的相关规则、规范等,从题目、结构、线索到语言、修辞、素材等等一应俱全。老师的讲解在学生习作中也得以忠实地反应,他们的习作也都只有相同的“框架结构”。这样八面透风的“框架”不但没有任何真情实感,而且无文采可言;老师在习作批改中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采取多种形式的批阅——老师批、同学批、自批、互批等等,力求互相学习,相互感染,促使进步,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仍然收效甚微,于是慨叹一声:我确实没招了!
以上三种角色的表现形成一个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不良的支持系统,可以断定,它带来的直接危害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小学生而言,兴趣被扼杀在兴趣的摇篮里;对教师而言,怀疑产生在自我不认同的怀疑中。
一、讨论问题与问题讨论
中小学生的习作问题,从上面的现象来看,好像头绪芜杂,无从下手,比如提高习作的知识问题、兴趣问题、能力问题、学校问题、家庭问题等等。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想有效地解决问题,首先要确定核心问题,那么,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为了找到核心问题,我们抓住中小学生习作现象中表现最集中的三个关键词来加以分析,这三个关键词分别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习作”、“习作场”。
“中小学生”的特质是刚刚由家庭走向学校的个体,他们表现出兴趣广泛、知识量少、缺乏专注力、需要引领和规范的特点。
“中小学生习作”是中小学生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中小学生对自然、生活、情感、思维认识基础上的表达,是中小学生由口头习作向书面习作的过渡,也是兴趣和规则的统一。
“习作场”,这里的习作场指中小学生习作素养生长的地方。主要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中小学生习作的第一场所,口头表达就是实质上的口头习作,学校是中小学生口头表达的延伸,更是训练书面习作的主要场所;而社会是口头习作和书面习作的实践场所。
从对三个关键词的阐释来看,作为特定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兴趣是其主要的表征,而中小学生习作是兴趣领域的迁移和延伸,家庭是中小学生兴趣产生和培养的原始场。如果把这三个关键词相互关联起来,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会发现存在着双重转换关系:一是由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转换;二是由随意表达到规范训练的转换。中小学生的口头表达、随意表达是率性、冲动、无所畏惧的,其中充满着自我言说的兴趣,如何把这种言说兴趣延伸到书面表达的规范中来是提高中小学生习作素养的关键。就中小学生习作而论,其重点是兴趣的位移而非技术性内容。因此,兴趣的培育是中小学生习作提高的核心问题。而家庭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原始场,所以,家庭支持系统的构建就成为必须。
二、“家庭三支架”的构建
中小学生兴趣广泛、调皮贪玩、好奇心强,这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后期发展的底子。如能善加利用则可使兴趣向情趣、志趣顺利转换。如前所述,家庭是口头习作和书面习作有效衔接和重组之地,对此,本文提出“三支架”的家庭支持系统。
(一)“家庭三支架”之一:游戏的运用
家庭是孩子认识和适应世界的初始课堂,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地方,孩子对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孩子与世界的互动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家庭无疑是孩子最早的游戏场,比如,玩水、打雪仗、捉虫子、跳皮筋、抓石子、魔方、接龙等等,这些游戏既包括智力活动,也包括行为活动。游戏显示出非同一般的特质,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主观上游戏能使人产生快感;二是游戏是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反应,它是对自然界内在逻辑规律和相互关系的提炼。由此可知,游戏是人兴趣的源泉,游戏更是人认识世界的天然教科书。“在那些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分工的社会中,小孩从长辈那里学习生活的技艺,凭着符合天性的游戏来学习生产和战斗的技巧。”①
通过游戏,家长对孩子习作兴趣的培养应把握两点:一、让孩子认为习作也是一种游戏;二、应在游戏中习作。通过游戏能够培养孩子好奇、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如果孩子把习作当成游戏时,他就有尝试的冲动和探求的兴趣。当然,孩子的尝试和探求不是轻而易举、自动完成的,在习作引导上需要用游戏性来使孩子体味到习作的趣味。比如“我赢了”这句话,家长可以和孩子比一比能用多少种语气来表达;比如“火”这种事物,可以进行描述“火”的比赛;再比如“讲故事”,可以进行顺叙、倒叙、插叙等不同顺序的讲解比赛等等,游戏性的运用,使孩子觉得习作情趣横生,习作兴趣也会逐步加强。
对于游戏,家长既要利用游戏性来增强儿童的习作趣味,更要利用对游戏过程的描述来引导孩子试着表达,因为对游戏过程的描述既是孩子喜欢的,也是孩子熟悉的。而对游戏过程的描述从本质上看就是口头习作,对孩子而言,口头习作好了,书面习作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二)“家庭三支架”之二:阅读场的构建
习作是一种表达,但它是以理解和汲取为前提的,对于刚学习表达的孩子而言,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阅读场的构建则成为问题的关键。
家庭需要构建一个阅读场,阅读场可以吸引着孩子向特定的方向发展。阅读场中,书籍是基础,家长是关键,孩子是核心。
首先,要有书。“文化是人类的灵魂,书籍是人类的第二个太阳”,②书房里、客厅里、卧室里甚至是卫生间都有读物存在,总之是让书在眼前,书在手边。让孩子处在阅读场之中,积极主动而又无意识地与书本对话、交友,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书的随机存在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策略,如果让书整齐地躺在书柜里,家里会达到整洁的效果,但阅读场也会消失并造成阅读惰性。
其次,家长的功能发挥。家长要进行阅读材料的筛选、征订、购买等,其中筛选最为关键。当下,知识生产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人就是从出生到终老不停地读书,得以阅读的书籍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在筛选书籍上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同时,家长是阅读场中的重要元素,其引领作用无可替代,因此家长首先应是一名阅读者,因为身教胜于言传,在家长阅读氛围的感染下,孩子自然会投入其中,继而乐在其中。
最后,阅读会的开设。阅读会的开设非常必要,它是孩子阅读和表达的舞台。其具体的模式可设计为纵横两个维度,纵向主要显示阅读的层次目标,每层次的时间安排根据孩子阅读年龄和阅读效果而定。具体表现为递进式的三层:
自由式阅读→理解式阅读→创造性阅读
横向是阅读会的实施结构,孩子在这样的流程中能够逐渐由阅读兴趣到习作兴趣的迁移。此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板块:
理解能力培养→兴趣智慧提升→口头习作训练→书面习作尝试
从阅读会三个层次和四个板块组成来看,阅读会可以使阅读和习作得到有效整合,达成由阅读到习作的衔接,更主要的是,这种衔接是在兴趣基础上完成的。
阅读场培育着阅读者的阅读和习作兴趣,阅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表达冲动反过来又强化着该场域。如此循环往复,中小学生习作兴趣就会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
(三)“家庭三支架”之三:高峰体验
中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习作能力后,习作兴趣的保持则成为关键,因为他们持久力差的特点决定着这一点。对此,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思路。
马斯洛说:“我注意到一些人常常说自己有过近乎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自己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因为‘幸福感’这一字眼已经不足以表达这种体验)。”③从马斯洛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由高峰体验而获得的幸福感是极度强烈的,是人们渴望捕捉而又不可随意得到的,它对人有着只可体味而不可言传的吸引力。它在人的心理上表现为高峰体验愈多——幸福感愈强——兴趣愈浓的心理机制。
“感知者必须与被感知的对象之间彼此符合,或者说他们必须相互匹配,这样,人们更容易觉察到世界的统一性,外界反过来也要对感知者产生影响,世界愈谐和、美好、公正,它便愈能使人也变得如此。”④高峰体验的获得是感知者与感知对象之间匹配的结果,当然是真善美的匹配而不是相反,匹配率愈高,高峰体验出现的几率愈高。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中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表达热情后,家长要尽力地创造与其渴求进步相匹配的机会,激发出孩子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习作兴趣和动机的内在源泉和可持续保证。就作文训练而言,家长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各种习作活动,善于利用各种习作平台,诸如习作博客论坛、习作夏令营、儿童笔会、作文大奖赛、报刊小记者、家庭读书会、作家联谊会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促使孩子高峰体验的出现,从而保证孩子习作兴趣和水平的稳步提升。
“家庭三支架”对于习作兴趣而言,其作用是独特的、有效的、层层深入的,游戏的运用是习作兴趣培养的摇篮,阅读场的构建是习作兴趣稳定的基石,高峰体验是习作兴趣升华的阶梯。“三支架”的构建对于中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功能独特,必将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注释:
①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②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③④马斯洛著,林方译:《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 366、3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