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法针刺白环俞配合电针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
2011-08-28高蕾陈曦赵和
高蕾 陈曦 赵和
1.1 一般资料 选取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108例,其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62例,盆底松弛综合征46例,随机分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治疗组(A)31例,盆底松弛综合征治疗组(B)23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对照组(C)31例及盆底松弛综合征对照组(D)23例。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性别、年龄、便秘病程、便秘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2006年国际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RomeⅢ标准进行诊断。[1]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以70%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医者手指及患者局部皮肤,以2寸毫针直刺双侧白环俞(位于骶正中嵴旁1.5,平第4骶后孔),进针1.2~1.5寸,A组以泻法得气后留针,B组以补法得气后留针,C组和D组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GD68052X型自动定时电针麻仪导线连于针柄,以14~26次/min的疏密波给予电刺激,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行针2 min,留针加电刺激时间为30 min。1次/d,连续5 d,休息2 d,28 d为1疗程。行针过程观察有无晕针、弯针、断针、血肿等,若出现可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性指标 主要从便意感、排便频率、每次排便时间、便质、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腹胀、腹痛9个方面进行便秘临床评分,0分表示正常[2]。
2.2 治疗结果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计量资料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见表 1、表 2)
从表1、2可以看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和盆底松弛综合征治疗前两组便秘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1,P>0.05;t=0.073,P >0.05),对便秘 9个方面的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便秘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8,P<0.01;t=3.482,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便秘总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比较(±s,分)
表1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便意感 排便频率 每次排便时间 便质 排便费力程度A 治疗前 0.74±0.44 1.90±1.14 1.39±0.56 1.65±0.75 1.87±0.67治疗后 0.48±0.51* 0.90±0.79** 0.65±0.49** 0.97±0.66** 0.90±0.60**C 治疗前 0.71±0.46 1.93±1.17 1.42±0.62 1.58±0.67 1.87±0.76治疗后 0.52±0.51 1.10±0.94** 1.00±0.63* 1.16±0.69* 1.10±0.60**
续表1
表2 盆底松弛综合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比较(±s,分)
表2 盆底松弛综合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便意感 排便频率 每次排便时间 便质 排便费力程度B 治疗前 0.65±0.41 2.02±078 1.06±0.72 1.70±0.63 2.01±0.74治疗后 0.39±0.46* 0.92±0.64** 0.66±0.53* 1.02±0.55** 0.77±0.55**D 治疗前 0.67±0.39 2.00±0.84 1.08±0.69 1.69±0.78 1.94±0.78治疗后 0.58±0.50 1.08±0.81** 0.83±0.49 1.36±0.82* 1.00±0.58**
续表2
3 讨论
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包括排便协调障碍(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和排便蠕动不足(盆底松弛综合征),因此,治疗上缓解盆底肌的异常收缩、促进肛门括约肌松弛或增强排便时蠕动力是其关键所在,针灸能补能泻,折强济弱,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实质是使机体趋于“阴平阳秘”,因此,治疗本病显示出特色和优势,我们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则,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白环俞,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加之应用泻法改善失弛缓,应用补法纠正松弛,从而折强济弱;另外,在针刺的基础上加以电刺激,能够增强针感,有利于针感的传导,从而增强疗效。不同手法针刺白环俞配合电针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1]邵万金,杨柏林,译.便秘罗马Ⅲ标准.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S):316-318.
[2]陈莉.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