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60例

2011-08-27褚雪菲刘道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0期
关键词:刺五加颈性胆碱

褚雪菲 刘道龙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海南三亚 572000)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60例

褚雪菲 刘道龙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海南三亚 572000)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0d后评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

颈性眩晕 刺五加注射液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颈性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如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随着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笔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眩晕症患者120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证属痰瘀互结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符合《全国第4届颈椎病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1]。均经CT和MRI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及肿瘤所致的眩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男36 例,女性 24 例;年龄 28~72 岁,平均(56.23±8.88)岁;病程 3d至2年;其中高脂血症40例,高血压病34例,糖尿病15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0~75岁,平均(57.34±7.65)岁;病程9d至2个月;其中高脂血症36例,高血压病37例,糖尿病16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单用刺五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呕吐严重者给予止呕及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两组均治疗10d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探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情况。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值:共6项,括眩晕、头痛、走路不稳、恶心、呕吐、纳呆、水平眼震,每项0~4分,0分为无症状,4分为症状重,患者主动叙述,总分24分。

1.4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临床痊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95%,椎基底动脉流速正常。显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70%,<95%,椎基底动脉流速明显好转。有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30%,<70%,椎基底动脉流速显示有好转。无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30%,椎基底动脉流速显示无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Ridit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比较 见表2。颈性眩晕患者普遍呈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伴频谱顶端平直样改变,收缩波形圆钝等改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提高(P<0.05或0.01),而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c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cm/s,±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双椎动脉 基底动脉治疗组(n=60)治疗前 21.26±5.03 24.66±5.32治疗后 35.56±6.05**△ 37.85±6.58**△对照组(n=60)治疗前 22.10±4.98 24.28±5.83治疗后 28.89±5.82* 31.90±6.24*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主要是颈部肌肉的急性损伤,而发生痉挛、炎症粘连,造成颈部力量平衡失,从而破坏了颈椎的外源性稳定性因素,导致椎间排列紊,加上颈椎本身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压迫了颈椎动脉,使颈椎动脉变窄 扭曲,血液动力改变,引起头晕耳鸣 颈项酸痛 头痛等症状[2]。

朱丹溪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形成的原因很多,如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均可使水湿停留,聚集成痰;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肺失宣肃,通调失司,津液不行,停聚成痰;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内停为痰,或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炼液为痰;肝失疏泄,气滞水停为痰,或肝郁气滞,郁热、郁火炼液为痰。痰一旦形成之后,随气血运行,又成为致病因素,引发其他多种疾病。痰浊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蒙清窍,清窍失养,发为眩晕。瘀和痰一样,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瘀血形成的原因很多,如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寒邪客于血脉,使血脉涩滞;热邪煎灼津液,血液凝结;情志郁结、气行不畅;亦可由内外伤伤及血脉,恶血内留,以及患者体弱,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所致等。痰和瘀在生理上津血同源,相互滋生,从而决定了病理上因痰致瘀的相互交结的格局[3]。刺五加辛温、无毒,入肝肾经,具活血化瘀、顺气化痰,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补肝肾等功效。刺五加注射液是刺五加提取物精制而成,药理研究证实,刺五加及其提取物有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提高纤溶功能、降低血小板凝集性,对血栓形成及缺氧具有保护作用[4]。胞二磷胆碱为核甘衍生物,是一种脑细胞代谢活化剂,可降低大脑血管的阻力,扩张脑组织血管,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供,增加脑血流量[5]。说两者联合应用大大增加了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改善了脑循环,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对眩晕症效果显著,尤其对重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及难治性眩晕有效。同时两药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

[1]贾建平.神经病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141.

[2]茹选良,葛焕祥,赵大正,等.螺旋CT血管成像(SCT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J] .颈腰痛杂志,2001,22 (1):5-7.

[3]赵大鹏.痰瘀互阻型眩晕的临床证治[J]. 河北中医,2010,32(11):1649-1650.

[4]董昆山,王秀琴,董一凡.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46.

[5]于兰芳,袁波.杏丁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758-2786.

R255.3

B

1004-745X(2011)10-1699-02

2011-04-07)

猜你喜欢

刺五加颈性胆碱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刺五加无性繁殖优于有性繁殖
11C-蛋氨酸及11C-胆碱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刺五加多糖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胆碱对脂肪代谢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