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2011-08-25赵炜付平
赵 炜 付 平
吉林省安图县白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吉林 安图 133613
显著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脏病已成为三大死因。从80年代以来恶性肿瘤已居于三大死因的首位[1]单项血小板计数升高提示有隐匿的恶性肿瘤存在,临床上无法解释的血小板增高可能是尚未确诊的早期癌症的首发征象,临床医生不容忽视。血小板数目的变化可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中晚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2]。临床资料表明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正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本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98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男54例,女44例,年龄21~78岁,中位年龄46岁。均经影像学、病理学确诊。其中肺癌20例、肠癌17例、肝癌15例、胃癌12例、乳腺癌12例、食道癌6例、胆管癌4例、直肠癌3例、胰头癌1例,其它恶性肿瘤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健康体检者,年龄24~68对,男60例,女40例,中位年龄40岁。
1.2 仪器与试剂 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CD-1800型血小板分析仪及原装质控品 (包括高、中、低3个水平),配套稀释液、溶血剂、清洗剂等试剂由珠海BASO公司提供。
1.3 方法 CD-1800型血小板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仪器法):CD-1800型血细胞分析仪当日室内质控在控,测得PLT数值。
2 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中,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为 (356±30)×109/L,升高者占58.3%,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经有效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大部分下降或恢复正常,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为 (267±24)×109/L,升高者降至13.5%,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而且病历资料证明血小板计数持续增高的患者多伴有病情的进展或恶化。
表1 治疗前的恶性肿瘤病人与健康对照组的PLT结果比较 (×109/L,±s)
表1 治疗前的恶性肿瘤病人与健康对照组的PLT结果比较 (×109/L,±s)
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前 健康对照组n PLT n PLT t P 98 356±30 100 198±16 13.61 < 0.01
表2 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前后的PLT结果比较 (×109/L,±s)
表2 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前后的PLT结果比较 (×109/L,±s)
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前 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后n PLT n PLT t P 98 356 ±30 100 267 ±24 22.94 < 0.01
3 讨论
血小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的巨核细胞,是血液循环内最小的无核细胞成分,血小板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之间具有重要是相关性,血小板无论是量还是质的变化,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均密切相关。恶性肿瘤导致血小板增多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肿瘤细胞本身产生一种骨髓刺激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类似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能刺激多能干核细胞,促使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形成巨核细胞集落,促使血小板生成增多[3]。研究表明,促进肿瘤生长的某些细胞因子能特异性刺激血小板增加,如IL-1、IL-3、IL-6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具有血小板生长刺激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介质是白细胞介素IL-6。肿瘤细胞很可能是通过自分泌作用来实现血小板增殖的。血液中促骨髓巨核细胞生成的体液刺激因子浓度增高[3]。②恶性肿瘤在消耗患者体能引起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时,可引起缺铁性血小板增多[4]。③肿瘤细胞引起血小板聚集功能、粘附与释放功能亢进[5],和组织坏死,使血小板破坏加速,造成代偿性血小板增多。
早期的肿瘤多没有明显的症状。通过观察血小板计数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及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血小板可刺激肿瘤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的转移[6]。使减少血小板或肿瘤患者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后肿瘤的转移率下降[4]。有统计资料分析93例肺癌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结果后发现,患者继发血小板增多发生率为48.4%,按照TNM分期分别为:1期12.5%、2期12.5%、3a期46.7%、3b期66.7%、4期77.8%,故INM分期与血小板升高发生率呈正相关,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增多发生率显著高于早期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7]。而我院统计显示,当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后,大部分血小板计数降低或恢复正常,此时血小板计数增多病例的比例降至13.5%。统而言之,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二者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
[1]傅维良主编,使用肿瘤内科手册[M]。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2]宋丽洁,马雪平,姚桂玲,血小板计数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临床检验杂志,1999,4:252-253
[3]吉晓滨,农辉图,黄光武,头颈部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实用癌症杂志,1994,9:23-25
[4]张玉马,陈英,白丽萍,血小板参数测定在肿瘤病人中的临床意义,陕西医学检验,1998,13:159-160
[5]任莲萍,沈晨辉,肿瘤相关性序贯疾病,国外医学一肿瘤学分册,1998,25:78-79
[6]于俊阁,胡素坤,血小板与肿瘤转移,国外医学一肿瘤学分册,1992,19:65[7]张宝秋,宋长兴,肺癌患者血液血小板计数增多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核病与胸部肿瘤,1996,12(3)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