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创新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2011-08-24李浩
李浩
创新教育诞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世纪70年代后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目标。无论是进行技术创新,还是进行知识创新,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才、是创新者。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如何更新教师的创新理念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要善于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如:小组讨论(其实在聊天),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一堂课下来,什么问题也没解决。教育教学及其改革实验,总是按一定的模式进行的,实施素质教育也应当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呢?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中小学曾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自主创新学习”的教育模式。
到了六年级下学期,大多教师都忽略了文化课的创新教育,只进行应试教育。然而,课堂上总是满堂灌,一天一次练习,讲评、考试没完没了,何来创新教育?其实,每一个合情合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别人是否提过,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通过努力完全能够挖掘教材,创新教法,高效地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并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例如在试卷讲评课的普遍方法历来都是逐题讲解,教师问,学生答,然后纠正错误,这千篇一律的讲解模式有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是让学生自己先提问,尤其是选择题,每道题都让学生轮流如实说出自己的选项,自己分析错误原因,有的学生说看错了,有的说不理解题意,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题意不明确。然后他们向我质疑,向做对的同学质询,展开讨论。对于学生的求知、求思,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并用“大胆地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不是找到了答案吗?”“非常好”等一系列激励的语言,欣赏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积极探索,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勇气。我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补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们就可以借此掌握学生思维的全过程,对症下药,以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要抓住契机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化学教学过程恰好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思维过程,我们只有把创新思维的培养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高层次的思考,才有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每堂课都要进行各种总结,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如在复习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内在资源,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请一些学生上台进行归纳、串讲。他们往往能举一反三地借助知识迁移探索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上面的学生头头是道,台下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收获不小于教师在上面讲的效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新力会令我们赞叹不已。当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将会发现学生身上隐藏着的巨大的潜力。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资源,以优导差,以差激优,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团结协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机制。
当然,作为教师还要积极参加进修、短训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教育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小学的学科创新型教师和创新教育的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