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监测报告
2011-08-22陈简洁施寿旺陆梅仙龙王上
陈简洁 施寿旺 陆梅仙 龙王上
(1绿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绿春县 662500;2绿春县大兴镇畜牧兽医站,云南省绿春 662500;3绿春县平河畜牧兽医站,云南省绿春县 662500;4绿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省绿春县 662500)
猪 瘟 (Classica1swine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 (Classica1swine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入OIE疾病名录,我国也将其列入一类传染病。近几年来猪瘟疫情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乃至全国又呈上升趋势,其流行和发病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临床上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所谓 “非典型猪瘟” “温和型猪瘟”和“带毒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在病理剖检上也常常不同于典型猪瘟的病理变化,给兽医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1]。因此,为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发展,绿春县采取了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的免疫方法,特别是对规模猪场、养殖大户、供精站严格实行了程序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100%,将疫病控制在源头上。从2006年春防开始全州推广使用由云南省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瘟脾淋苗 (之前一直是使用猪瘟细胞苗),为准确掌握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科学制定免疫程序,特进行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内容
对绿春县规模场、散养户防疫情况和饲养管理及生猪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包括:饲养数、免疫注射数、注苗日期、注射剂量、疫苗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疫苗来源、贮存方法、免疫反应及死亡情况、发病情况等。
1.2 监测范围
1.2.1 被检血清
对全县9个乡镇 、59个自然村、208个规模养殖场 (户),随机采样(首次免疫1头份后14天采样,14天采样后加强免疫一次,1头份),各场(户)进行登记,血清样品采集后低温保存备检。
1.2.2 试验仪器
50μL和25μL微量移液器、96孔110度V型血凝板、微量振荡器、恒温培养箱。
1.2.3 检测试剂及方法
猪瘟正向血凝诊断液批号:060103、070402、080825、090604、0110203;阴、阳性血清批号 070818、071218、080213、080102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由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均按云南省兽医防疫总站1994年编 《实用兽医血清学技术》和诊断液研制单位说明方法和判定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结果详见表1。
2.2 不同免疫期免疫抗体检测
免疫期为14天免疫抗体滴度达1:32的占 63.33% (114/180)、1:46的占 36.67% (66/180); 免疫期为 28~35天以上的免疫抗体达1:46的占14.47%(114/788)、1:128的占 56.22%(443/788)、1:256的占 29.31% (231/788)。
2.3 临床调查
对0.6万场 (户)免疫注射2万头猪进行跟踪调查,除有36头出现过敏反应外,其它的未出现不良反应和死亡。
3 讨论
从这几年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可以看出,2007年群体免疫合格率达92%(184/200), 比 2006年的 82%(164/200)提高了10%;2009年合格率83%(166/200) 比 2008 年的 85%(170/200)了降低2%;2010年合格率达71%(142/200), 比 2009年的 83%(166/200)降低了12%;其中规模猪场平均免疫合格率达87.74%,散养户合格率达80.29%,规模猪场比散养户高7.45%;其主要原因一是该县大部分乡(镇)为山区,村寨分散、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农村饲养主要分布在山区、田棚和千家万户,以散养为主,给免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二是规模猪场建立了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严格程序免疫和操作较为规范。
因此,应引导农户发展符合防疫条件的适度规模养殖,由分散饲养向专业大户、规模养殖场、专业村和养殖小区转变、由自由放养向圈养转变,由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安全型转变[2]。它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有利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监测结果显示 免疫14天后机体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28~35天抗体水平能达到高峰。
同时还证明免疫剂量1头份对猪体所产生的免疫保护率足以抵抗猪瘟病毒的感染,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用1头份免疫即可,以免造成疫苗浪费。
[1]王琼秋,郭建忠,丁国美,等.红河州猪主要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中国动物检疫,2011,28(3):18-19.
[2]王琼秋,张镜云,刘永忠,等.夏季高热病流行特点及防治.中国科学学报,2008,5(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