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

2011-08-18周春林

中外医疗 2011年30期
关键词:精神科职业倦怠身心

周春林

(河南省信阳市精神病院 河南信阳 464000)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或“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心理反应[1]。这种状态在精神科护士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89名精神科在职护士为调查对象,女性72名,男性17名;年龄18~47岁,职称:副高2名,中级18名,初级及以下69名;文化程度:本科4名,大专58人,中专27人。

1.2 方法

由护理部统一发放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问卷回收率100%。

2 结果(表1)

3 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我院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风险大、缺乏理解和尊重、工作压力大。同时我们发现,表示身心疲劳、社会地位低的护士年龄均超过35岁,而表示事业发展不如意、待遇较低的均为25岁以下护士,特别是16名男护士选择了待遇较低。

4 对策

4.1 营造公正、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待遇

(1)要从改革管理观念、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着手,敢于破旧立新,完善责、权、利公平机制、体制,如在进修、职称晋升、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护理人员充分感受到公正、公平为自己各项权益保障带来的精神愉悦。(2)要坚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学习教育。通过多形式、多内容的学习教育,可以把医院管理者的意志变为全体护理人员的自觉行动,促进凝聚力、创造力的膨发。特别要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医院与时俱进发展的基础纳入重点管理日程,狠抓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学习。还可以组织护士定期外出活动,多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松弛精神,缓解压力。

表1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原因调查(n=89)

4.2 充分提高个体的角色认知能力和工作成就感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多种研究资料表明:角色冲突、工作满足感是主要预测因子[2]。因此,要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内控感和心理适应能力,积极应对情绪困扰,提高个体角色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心理行为、认知管理等方面的继续教育,鼓励护士善于面对现实,适应自己的角色,使职业耗竭程度降至最低。

4.3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精神科护士要正确对待精神病患者对其造成的心理冲突,学会自我调节,平时要多注意对自己的兴趣的培养,正确把握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在业余时间应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紧跟科技发展,以适应精神医学的发展和需求。

4.4 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和社会的支持

医院管理者应提倡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大环境,尽可能使护士与医生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能够公平竞争。倾听护士的呼声,尽可能地解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合理要求,重视护士的情绪和感受,使护士能安心工作。同时,也应加强精神卫生宣传,使社会减少对护士的偏见,促进对护士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帮组其减少心理应激,减少身心问题。

[1]魏秋香.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及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22).

[2]吴惠娟,骆宏,章秋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7,6(2).

猜你喜欢

精神科职业倦怠身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