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新星爆发及宇宙加速膨胀
——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2011-08-16

物理通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引力场诺贝尔物理学奖超新星

韩 锋

(广西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广西 河池 546300)

201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了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卓越成就:通过观测超新星爆发,发现了宇宙的加速膨胀.这三位天体物理学家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佩尔马特(S.Perlmutter,图1),他领导了1988年启动的“超新星宇宙学项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B·施密特(B.Schmidt,图2),他领导了1994年启动的“高红移超新星研究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A·里斯(A.Riess,图3),他对有关观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

图1 S·佩尔马特

图2 B·施密特

图3 A·里斯

1 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模型

当初,爱因斯坦设想的宇宙,应该是静态的,而且是有限无边的,有正的常曲率.它的二维类比就是球面,这样的模型当然是最简单的,而这才符合爱因斯坦心目中的美学理想.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宇宙的引力场方程中加了一个含“宇宙常量”的项Λgμν,成为

因为如果没有这一项,宇宙中物质之间的万有引力会使得整个宇宙整体收缩而不稳定,代表斥力的这一项加进去,就可以抵消这种收缩而使其处于静态.这一项被叫做宇宙项,Λ就叫做宇宙常量.

2 宇宙膨胀的发现

后来,苏联科学家弗里德曼(A.A.Friedmann)对爱因斯坦宇宙的引力场方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爱因斯坦设想的宇宙方程是不稳定的,引力场方程的解是动态的,要么膨胀,要么收缩.1927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P.Hub ble)通过长期天文观测,发现了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根据多普勒效应,这种谱线红移,说明宇宙在不断膨胀.于是,爱因斯坦公开承认,他当初在方程中引入那个不等于零的宇宙常量Λ,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

事态的发展是戏剧性的.后来的大量观测,包括2011年获奖的这三位科学家的工作都发现,现在的宇宙不但是膨胀的,而且是加速膨胀的,这很出乎人们原来认为宇宙将逐渐减速的预料.或许,当初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中的那个“宇宙项”还是加对了的,正是它代表的这个斥力,不但抵消了引力,还促使其加速膨胀.这样看来,爱因斯坦当初真还没有错,方程有时候真的比创建它的人还要聪明!

那么,这一项背后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很可能,它就是近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暗能量”.人们发现,用现有的科学手段所能探测到的物质只占总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约占总量的是“暗能量”,它使物质之间产生负压强,是一种反引力 —— 斥力.这种强大的斥力足以使宇宙产生加速膨胀.至于这种“暗能量”究竟是什么,至今还不知道.

3 超新星爆发与宇宙加速膨胀

从超新星爆发怎么就能知道宇宙是加速膨胀的呢?

众所周知,任何星体在其核燃料耗尽行将死亡之前的“回光返照”,就是超新星爆发.之后它将成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视其剩余的质量大小而定.这三位天体物理学家观测的是Ⅰa型超新星,因为它的亮度高度一致,所以可被用来作为测量星系距离的“标准烛光”.这种超新星是白矮星从其伴星中吸积物质到超过1.4个太阳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后发生的爆炸.超新星爆发在几个星期内就迅速增亮到亮度很大的程度,然后在几个月内逐渐消退,所以观察还是很明显的.

哈勃定律说,膨胀星系的退行速度与星系和我们的距离成正比,越远的星系退行得越快.如此说来,一颗有确定亮度的超新星,如果距我们越近则看起来应该更亮,不料观测的结果正好相反,距离约几十亿光年及更远的超新星,看起来比预期的要暗得多(要暗20%到30%).这意味着,它们处在比预期距离更远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宇宙膨胀是在加速的.

这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从1988年开始观测了大约50颗这样的超新星爆发,证实了宇宙在加速膨胀的事实.下一步的工作,当然就是要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加速.可以预料,如果那设想中的“暗能量”和“暗物质”(暗物质约占物质总量的22%,表现为引力效应)一旦被发现,则必是下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无疑.

猜你喜欢

引力场诺贝尔物理学奖超新星
超新星大爆炸之罗淑欣
纠缠光子的量子实验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斯定理在万有引力场中的推广及应用
量“生”定制,打造数学课堂“引力场”
当之无愧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新星爆发极其明亮 孕育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
对一道相对论习题解答的质疑
黑洞也爱吃点心
三位引力波发现者分享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引力场高斯定理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