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制造实训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1-08-15丁海
丁 海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 453000)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振兴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要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就必须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进而和企业一起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引入课程教学,从而实现企业培训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的目标,达到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的。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较好效果。
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群与培养目标
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划,对模具及相关企业的岗位进行调研,分析专业技能需求,针对典型企业模具生产的工作流程,结合河南模具的发展现状,明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群。模具设计员:零件成型工艺性分析能力,具有中等难易程度的塑料模具和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和制图能力;制品工艺员:产品结构分析、选择成型设备,编制成型工艺的能力。模具制造员:模具零件制造、模具装配调试、模具调试能力;模具工艺员:数控加工、普通机加工、特种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这些岗位中模具制造技能是所有岗位能力的基础,只有夯实模具制造知识、技能才能有良好的职业发展。
2 实训体系中师生角色
为了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必需首先明确实训的主体,明确实训中老师的作用。
2.1 实训体系的主体
古语云,好学者不如乐学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学生技能和知识双丰收;只有让学生习惯于表达、沟通、思考,才能更好地培养其职业能力和素质。以实训任务为导向进行实训教学,通过学生“做中学”完成任务的具体实践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学会了实践技能,又回顾、掌握了与此相关的理论知识。
2.2 实训体系中老师任务
实训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帮助学生成为实践者、探索者、创造者、归纳者。根据项目内容需要缩短教师实训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理论研讨时间,每次理论讲述都留有要学生探索发现的问题及讨论的内容,鼓励、督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2]。每次实践后及时请学生进行操作要点总结,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能力。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操作示范、介绍经验,其他学生自由提问,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切磋创造条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强化项目的重点内容,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加、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实训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专业基础课程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和重复,而且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结合不够。同时,课程学科跨度较大,课程之间的衔接有一定的难度,没有太强的专业连贯性,容易造成教学中顾此失彼、前后脱节等问题,从而加大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影响教学质量[3]。由于模具制造实训牵连面广且要求具有统一的大工程构架,必须将工作过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强调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重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统一性。因此采用综合实训和单项实训相结合的办法,综合实训采用典型的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单项实训针对单项技能的培养。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导向。
3.1 单项实训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如特种加工实训把绘图、编程、工艺与机床操作有机结合,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以典型的模具零件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技能,同时把机械工程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的专业知识渗透到实训教学内容中。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通过单项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职业综合素质得到一定提高。
在单项实训中开展项目行动导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习、乐于学习,为学生将来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如实训模具数控加工项目时,分析铣床各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素质。需具有的知识、能力:工程制图、铣刀的种类、工艺设计、铣削的方法、产品检验等知识与技能。项目采用角色扮演,a组为下料组,b组为审图组,c组为铣工组,d组为磨工组,e组为特种加工组,f组为工艺规程编制组。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整体工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 综合实训
学生完成单项技能实训后,进行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通过带着问题、书本到企业生产实习,使学生熟悉企业的工艺流程,思考企业问题、感受企业需求,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的各项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使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将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生产中。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依照典型模具企业生产流程进行,达到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相融合,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改革传统的实训模式,将模具制造实训、模具设计实训相融合,通过虚拟加工、典型零件实际加工的方法将传统实训相整合。具体步骤如下:学生自由分组→选取设计任务→明确产品工艺性→讨论、确定设计方案→CAD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工艺编制→典型零件虚拟加工→模具零件数控加工→模具零件特种加工→模具装配→试模、调试→试制产品。针对实训内容牵涉面广,技能要求高,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训教学团队。实训团队集体备课、针对指导,充分保证实训质量;同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多技能的教学团队。实训时间为8周,为了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将实训室改为开放式实训室(每天都有老师值班)。综合实训具体实施步骤及内容:一是模具设计。学生分组,然后根据企业典型模具进行测绘,提出设计方案小组讨论,最终形成书面报告。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相关意见,选择最优化、最合理的设计图纸用于模具的制造。二是工艺编制与模具加工。工艺编制与模具加工依靠团队协作实现,模具设计者为组长,总体负责模具的工艺编制和加工、装配。每个学生分别编制一到两个零件的工艺卡。典型零件加工以前,必须经过CAM的虚拟加工,从而保证加工可行性。实施加工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结合机床实际,老师帮助学生实现典型零件的加工。三是模具装配、试模、调试。教学团队中兼职教师指导模具装配,学生全程参与,进行模具装配、试模,产品质量检测。四是小组阶段性总结、资料整理与答辩准备。学生结合整个模具设计制造过程,分析问题,交流座谈,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五是实训考核。考核内容:设计方案合理性、零件加工质量、实训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沟通效果、答辩成绩综合考核。其中:解决问题能力,依据学生小组集体解决问题的次数结合小组获表扬次数打分;实际加工质量,依据加工出来的工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加工步骤记分。
4 结语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并灵活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吕春红)
[1]周玉,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0,(14):10 -12.
[2]丁海,翟德梅.浅谈行动导向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学校校报,2010,(2):79-81.
[3]何秋梅,何良胜.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群[J].职业教育,2010,(17):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