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

2011-08-15贺金龙乔妮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大学生

贺金龙 乔妮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

贺金龙 乔妮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本文从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理性引导、创新爱国主义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随着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而大学生正是我国未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和优秀人才,需要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意识。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初步研究,以丰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理论。

一、把握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

在全球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首先需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爱国就要心系民族命运、心系祖国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爱国主义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相统一,是由近代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历史进程、事实所决定的,是由当今时代和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民族感和时代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也就是真正坚持爱国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统一的。

(三)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就是真正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突显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代内容及引导

当今时代,国际国内风云变幻,在把握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更要加强新的时代内容的创新及其引导,主要有:

(一)引导大学生将爱国主义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相统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国际反华势力和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在中国的民族问题上大做文章,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高校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宣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亲相爱,促进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活跃能动的知识群体,对社会事件的反应也最为敏感,高校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使他们把爱国热情与责任意识结合起来。既要保证大学生有表达爱国热情的畅通渠道,又要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国家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就必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面对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给国家带来的潜在威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力度,提高他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在思想上筑起一道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二)引导大学生将爱国主义同改革开放、国际主义相统一,警惕狭隘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成就,是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讲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拥护和坚持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是开放视野下的爱国主义,它同国际主义是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结合国家发展与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在培养大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全球化意识与开放的精神品格,引导其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保持尊重与宽容的态度,在人类活动中遵循参与和合作原则。

同时,要警惕狭隘的爱国主义,对那种自我封闭、盲目排外的情绪要注意理性的引导。社会主义的中国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允许排斥、歧视、压迫和侵略他国,而是与人类的进步事业相联系、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相一致、既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又尊重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爱国主义。

(三)引导大学生将爱国主义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相统一。以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要通过广泛深入的民主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各项制度。我们只有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爱国情感,才能维护民族尊严,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大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爱国热情高涨,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到,不少大学生在爱国主义问题上存在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让大学生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不能用过激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我们强调对大学生加强法律、法规意识的教育,不是把爱国主义这种道德教育目标降低到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而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育,必建立在最基本的社会法律规范基础上。

(四)引导大学生将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同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相统一。在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鼓励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现代化建设更是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注重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仅要认真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要注意掌握科学方法,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奠定人生进步的根基,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深入到基层实践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渠道教育相结合。在大学阶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高校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规划,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首先,学校要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充分利用德育平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分析,向学生阐述爱国主义的含义、时代特征及基本内容,深刻理解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坚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

其次,学校各类专业课程都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专业课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例如历史课中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更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近现代史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语文课中蕴含的丰富德育内容的经典文学作品及先进事例,理工科课程中古今中外的科技成就和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法律课程中的遵纪守法,爱国爱校教育等等。

(二)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是在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是大学生有觉悟的表现。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引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不可回避而又必须做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形势,审时度势,利用当前发生的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国内外大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高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前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主题,培育社会责任感及服务意识,把爱国热情凝聚成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共同意志,汇聚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业里。要引导他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加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的实际行动,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三)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学生的内在成长和养成为目标。共青团是青年学生的先进群众组织,其任务就有用爱国主义教育广大大学生,帮助他们成为“四有”新人的内容。学生会、业余党校、业余团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开展的活动更是贴近学生心弦,充当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策划、主阵地。

在各项活动的组织设计及具体实施上,有很多种为大学生所接受的做法:

首先,定期举办班级集体性的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他们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活动设计上,要体现思想性强、主题集中、目的明确,意义深远的要求,通过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的深邃内涵和教育意义,是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其次,组织各种形式的报告会,读书会、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文艺演出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青年大学生在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中得到熏染,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第三,利用校报校刊、墙报、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宣传横幅等传播媒介宣讲、刊登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材料、图片、视频等,在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高校要格外重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采取专门的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如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论坛、国内外重大事件专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专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专栏等,引导大学生深化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1]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05-03.

[2]王浩雷.爱国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J].求是,2009(1).

[3]秋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旗帜[J].求是,2009(18).

[4]苏宝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5]王丽鸥.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式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6]何建华,陈智慧.高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讨[J].沧桑,2009(1).

[7]陈霞.新时期大学生爱国热情的保护与引导[J].高校理论战线,2009(4).

贺金龙(1983-),男,河北蠡县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乔妮(1987-),女,山西晋城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2010-11-25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民族大学生
我们的民族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多元民族
大学生之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