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及对策

2011-08-15蔡彩云熊萧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婚恋观婚恋变迁

蔡彩云 熊萧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浙江东方学院 浙江温州 325011)

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及对策

蔡彩云 熊萧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浙江东方学院 浙江温州 325011)

恋爱、婚姻不仅是人生大事,而且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可以得出的结论:一是从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健康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二是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并由此引发社会的质疑。针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婚恋观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二是加强计生服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大学生;婚恋观;变迁;责任

婚恋观,即为对待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与观点。个人婚恋观可以直接形成个人的婚姻及终生幸福,而社会主流的婚恋观则可以形成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的婚姻与幸福。因此无论是对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家庭来说,婚恋观决不是个人的小问题,而是关乎这个民族、国家的延续与存亡的大问题。这使得婚恋观念的变迁,特别是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的婚恋观念的任何变动,都格外引起世人的关注。当前部分大学生过激的婚恋观念与行为,已经引起社会的质疑。因此考察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然后提出相应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引发质疑

(一)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大学生一向被赞誉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不仅是时代婚恋道德的晴雨表,而且也是关系这个民族未来素质与国家长远繁荣的大问题。然而近来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有了一些让人担心的变化:

1.婚恋观由高尚的道德逐渐向低俗的行为转变。传统的婚恋观以感情为基石,志同道合为基础,感情专一为前提。传统婚恋观念是圣洁而崇高的。但现行部分大学生视婚恋为儿戏,甚至庸俗化为“性开放”。据调查,有79.35%的男生和66.87%的女生认为“爱情”就等于“涉婚前性行为”,“别人不必干涉”。[1][2]7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在现代开放的社会,非婚同居、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3][4]

2.婚恋由神圣的责任逐渐向谋利的工具转变。传统的婚恋被视为神圣而影响自己终生幸福的东西。因此如果一些人以牺牲自己的婚恋而谋取利益,那么会被认为是可耻的,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然而,2009年上半年,网络上出现一个《宁做二奶不嫁80后》的帖子。发帖人自称自己不仅是女大学生,而且也是一位“资深二奶”,并称“通过自身经历总结出了宁做二奶也不能嫁80后。”[20]

也许是因为“大学生做二奶”的文章在网络上传得太过广泛,以至于个别高校在内部做出规定:“一旦发现本校学生做三陪、二奶、二爷、搞一夜情的,将立即开除学籍”,从而引发网络新一轮的声讨。

(二)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引发质疑。部分大学生过激的婚恋观引来一片社会质疑与声讨。人们不禁在问:是人们的婚恋观过时了,还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太激进了?当代大学的婚恋观偏离了传统道德轨道,难道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出了问题?

在传统的婚恋观中,性与爱是两回事。虽然不能说性是低俗的,但爱情一定是高尚的、无价的。爱情有时需要性,但性绝对不是爱情的全部,更不是婚姻的主要内容。以性作为婚恋的全部内容,只能说明这种观点的浅薄与低俗。可以想象,如果“性开放”、“性自由”、“性交易”成为婚恋观的主旋律,那么结果可能是性病流行、伦理流丧、民族素质低下。所以对一个民族来说,婚恋问题不只是个人生活的“小问题”,而是涉及民族素质和民族延续的“大问题”。

正如网友针对“宁做二奶不嫁80后”的帖子所指出的,个别大学生婚恋观念扭曲,不想付出就想得到回报,说明个别大学生丧失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与责任。

二、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及原因分析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也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模式,同时也使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一些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变迁。

1.80年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来说,80年代的大学生的婚恋观与我国传统的婚恋观还是比较接近的,那就是:恋爱的目的是为结婚、结婚强调终生伴侣、重视贞节观念、品格为婚恋的第一要素。

这一时期,中国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不断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大潮,而且在思想上也更加开放,中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融合与发展。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相比,80年代大学的婚恋观主要表现为:

第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大学学习期间谈恋爱。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为第一要务,“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成为当时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精神支柱。对在校期间是否谈恋爱,他们还是相当保守的。例如,据调查,有32.8%的在校学生反对在校期间谈恋爱,但主张顺其自然的有51.9%,只有11.2%的人主张不作规定。[5]

第二,传统的贞节观念受到挑战。贞节观是传统婚恋观的重要内容,这一传统观念虽然仍有重要市场,但其重要程度已经降低。例如,据调查,只有24.7%的人认为贞节是重要的,有35.7%的大学生不在乎对方是否处子之身。[6]

第三,婚前性行为仍然受到反对。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多年,但性的知识仍然非常贫乏。例如,在调查的对象中,没有人对非婚性行为持肯定的态度,而决定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达到39%。[7]

2.90年代大学生婚恋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婚恋观主要表现为:

第一,婚恋仍然是终身的大事。与以前时代的大学生相比,这时期的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仍然受传统婚恋观的影响,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谈恋爱是终身大事,必须十分地谨慎。据调查,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达到84.8%。[8]

第二,大学生恋爱开始流行。这时期的大学生虽然重视学校学习,但也开始重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追求理想爱情成为这时期大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据调查,这时期的大学生中,有52.6%的男生和47.4%的女生主动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9]有恋人的学生比例达到47.5%,[10]在一些高校中,大学生恋爱的比例高达60%以上。[11]

第三,对性观念更宽容。这一时期,不仅因为网络普及而使许多大学生投入到网恋之中去,而且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出现多样化。例如,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已经不再是为了结婚,而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有14.5%的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正常的,有56.1%的认为可以理解。[12]

第四,传统的婚恋观仍有很大的市场。虽然我国已经改革开放多年,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传统的婚恋观仍然根深蒂固。据调查,有29.2%认为传统贞操观非常重要,71.9%的男大学生和51.7%的女大学生的生育愿望是男孩。[13][14]

3.当代大学生婚恋观。与以前时代的大学生相比,进入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已经在经济上更富足,思想上更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的禁锢更少。表现在婚恋上,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恋爱动机出现多元化。据调查,在回答为什么要恋爱时,恋爱的动机依次为孤独、爱情、浪漫、游戏、时髦。其中,56.7%的人选择恋爱是因为孤独,15.3%的人出于游戏。也就是说,这一代的年轻大学生的恋爱目的已经不仅是为结婚,更多是出于其他原因,甚至可能是为了游戏与时髦。[15]

第二,恋爱的比例更高。据调查,有67%的大学生谈过或正在谈恋爱,有82.6%的人认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有5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16]

第三,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传统的贞节观仍非常重要,赞同这一观点的比例达到35.4%,有39.0%同学认为婚前性行为对婚姻有影响,[17]说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仍受到尊重。

第四,择偶标准趋向理性。在择偶标准的选择上,这一时期的大学强调“性格与气质”、“品德”、“感情”、“共同语言”、“健康状态”等内在品质与素养,而相对忽视“学历”、“职业”、“家庭背景”等外表与因素。其中,赞同“性格与气质”达到72.9%,而赞同“家庭背景”的只有6%。[18]说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以往重视家庭门第和经济条件转变为强调个人因素,尤其重视对方的个性、品德、感情等,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择偶观念上的进步。

(二)大学生婚恋观念变迁的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的变迁导致婚恋观的变化。总的来说,引起我国大学生婚恋观念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条件的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他们在校的生活压力大为降低。大学生活环境的改善,使许多大学生除了学习外,开始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全面享受。恋爱,作为精神的一种寄托或婚姻的前奏,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追捧。

2.外来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媒体的传播,中西方文化互相融合。西方文化中的婚恋观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据调查,近71.51%的大学生喜欢看日韩的青春偶像剧。[19]青春靓丽的偶像人物,不但给人以美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满足了“追星族”的某种愿望,以俊男美女为代表的青春偶像剧对当代大学生择偶产生了重要影响。

3.一些不健康文化的影响。随着国门的开放,一些不太健康的婚恋观念也来到我国,例如“性开放”。部分年轻学生放松学习,追求感官享受。大学生在“性自由”、“性开放”的影响下,宽容性行为、参与性行为,甚至以性行为谋取物质享受,堕落甘做“二奶”。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念的主要措施

婚恋观是道德观之一,人们的婚恋观念随着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迁。这种变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质疑并不能改变婚恋观的变迁,只有善加引导,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从不同年代的大学生的婚恋观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恋爱与婚姻出现了差异,但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国传统的恋爱是为了结婚,但从90年代开始,我国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出现多元化。

第二,对“性”的宽容程度逐渐提高,但中国传统的贞节观仍有一定的市场。这种矛盾反应出西方“性开放”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第三,婚恋观中道德意识在弱化,但没有出现道德堕落现象。我国传统的婚恋观注重“情投意合、白头偕老、传宗接代”,重视家庭美满、民族延续。虽然80年代的大学生因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而没时间谈恋爱,但90年代及当代的大学生则多因为时间太多而去谈恋爱。大学生的婚恋观也有追求美满幸福的目的,但已经没有前辈强烈的道义与责任。

所以从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健康的、理智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不存在道德堕落问题。但是大学生中出现的“性开放”、部分同学在婚恋中的拜金主义,甚至甘当“二奶”,说明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辅导:

第一,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对婚恋观的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作为民族精英的大学生,他们的婚恋观不应当局限于自身精神与感官的享受,还需要承担起组织美满家庭、延续民族强盛等社会责任。如果大学生的婚恋观堕落成为性技艺,那么大学生们不仅不能得到终生的幸福,而且也将会是民族的罪人。大学生的婚恋观应当承载一定的家庭义务与民族振兴的职责。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在大学思想品德课中,增加人生观、婚恋观和心理卫生等内容,使用课程、主题讲座等形式对中西方文化的婚恋观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重视大学生恋爱道德和恋爱责任的教育,辅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第二,加强计生服务,进行适当的健康、卫生、优生等理论的知识普及与教育。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经历相对顺利,他们不仅缺乏对失败、挫折的磨练,而且也对性爱、恋爱与婚姻等知识也知之甚少。加上我国传统教育缺乏对性、恋爱、婚姻等方面的教育,使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容易受外部不良道德观念的影响,由此产生许多社会问题。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在精神与身心两方面都能健康成长,学校不仅需要利用思想品德课程、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舒缓大学生青春期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而且也要对大学生加强计生服务。

当前,我国高校的计生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教职工。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认为,高校计生服务的主要对象应适时调整为高校学生。而且,高校计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也应由计生管理与控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提供健康、卫生、优生等理论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健康成长,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胡利人.高年级医学生性观念和婚恋观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1(3).

[2]黄希庭.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P180-208.

[3]郑夕春.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4]孙景艳.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价值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5).

[5][7]罗政忠.大学生婚恋观初探[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5(3,4).

[6]星火.北京大学生婚恋观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1997(5).

[8][10]姚利民.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7).

[9][13]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2003(10).

[11][12]蔡宜旦.大学生婚恋观变化比较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4).

[14]胡珍.大学生性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15][17]王兵,蔡闽,衡艳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5(12).

[16]李永芳,倪志军,牛瑞仙,李效良,刘京.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9(1).

[18]王美萍.社会变迁背景下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3).

[19]伍春明,蒋舒恬.青春偶像剧对广州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20]http://eladies.sina.com.cn/qg/2009/0616/1054878331.shtml.

Measures to the Variance of Ideas from Undergraduate Marriage

Amativeness and marriage are not only the great invent of people’s life and important elements of social harmoniousness also. Analyzing the variance of ideas from undergraduate marriage, some conclusions can be:(1)on the whole, ideas from undergraduate marriage are healthy and adaptive to social development;(2)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n students’ ideas and which brings society doubt. According to the variance, to guide students to set correct ideas, some measures can be: (1)eaching on ideas from undergraduate marriage should be increased;(2)some services to bearing should be provided.

Undergraduate; Ideas from marriage; Variance; Duty

蔡彩云(1968-),女,赣南师范学院计生办职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熊萧,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2010-12-06

猜你喜欢

婚恋观婚恋变迁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婚恋观转变与基层行政——以1953年北京贯彻婚姻法运动月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