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1-08-15黄丽华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黄丽华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广州511363)

英语教学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观点在中国只有三十几年的时间。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已经不同以往,英语教学者越来越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他们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努力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发展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研究这一学科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将讨论为什么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一)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更新。人们不仅与本国人交流,他们还需要使用英语这一工具来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他们将自己的文化介绍到世界各地。例如,在商务谈判中,中国商人通常使用较为间接的谈判方式,而美国商人则喜欢更为直接的方式。中国需要时间来考察他们潜在的业务伙伴是否真正可靠,例如,通过邀请他们参加晚会并与他们交流。与此相反,美国人的方式则比较直接。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不同,在企业管理中美国人也比大多数中国人更直接。因此,为了实现商业上的合作,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应承认并尊重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这对避免误解,建立牢固的业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所有商家,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人非常重要。进一步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在各个领域与外国人沟通的人都很必要。社会的需求将引导教育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更加紧迫。

(二)教学的改革要求

胡壮麟先生在《外语教学理念的发展》中阐述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就新世纪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来看,有几点是很清楚的。我们一方面要强调个性化的学习(individualized learning),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协作化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语言本身就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是个体,以个体方式存在的,每个人聪明不聪明,用功不用功,决定于学习者本人。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所以我们在教学里,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1]由此,我认为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应该是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与人写作交流,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很必要。如果学生或教师要向其他来自不同国家或者文化的人或组织学习,他们必须发展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相互了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一个特定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固有的,不可或缺的。不言而喻,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下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使用语言来记录和评价客观事物。同时,语言的应用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也没有离开语言的文化。从广义上讲,文化承载着语言。要掌握两种语言就必须掌握两种文化。超越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障碍,可以有效得体地进行沟通。提高语用能力,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二)文化与交流

“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狭义上讲,它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诸如教育、哲学、文学、艺术等精神财富。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人类的所有生活方式。

人类是文化动物,每一群人都有共同文化价值观。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时,我们经常对我们观察到的行为作出错误的理解,而误解则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Porter and Samovar归纳出八个交际的要素:信息源、编码、信息、渠道、接收者、解码、反馈。其中编码和解码特别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编码是一种文化,而解码又是另一种文化的情况,那么由于文化背景进行的编码和解码很可能会产生误解或沟通障碍。例如,根据中国的文化规范一个问候信息编码成“你吃了没有?”但被不适当地解码邀请进餐,并且还可能导致暂时性的交际障碍。人类的沟通不是在真空中进行,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如何互动和相处,这种社会环境就是文化。交际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文化的共性或相似使得跨文化的沟通成为可能。显然,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因素,社会文化能力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文化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障碍和困难

(一)文化障碍

我们都知道文化要素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化差异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Porter and Samovar(1985)曾从三个方面研究社会文化要素:(1)认知(信念、价值观、态度、世界观、社会团体);(2)语言过程(口头语言、思维模式); (3)非语言过程(非语言行为、时间概念、空间的使用)。下面我们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认知信念

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属于认知的范畴。以价值观为例,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经常围绕“隐私”出现。外国人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收入、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其他隐私,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询问一些隐私的话题可以展示友谊和亲密的关系,因此,我们在与外国人沟通时就应该注意回避有关隐私的话题。在英语国家,询问儿童或青少年的年龄是可以的,但询问成年人的年龄尤其是女人的年龄是不礼貌的。同样的问题对老年人例外,尤其是八十或者九十多的老人,他们会为自己的高寿而自豪。

2.语言过程

因为文化差异,中国语言习惯和英语国家的大为不同。当一个英国人称赞一个中国学生“你的英语非常好”,中国学生通常回答:“不,不,我的英语很差。”虽然这句话语法上是正确的,在中国人看来是“谦虚”的表现,但是这可能激怒外国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判断力的否定。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有很多,如委婉语、俚语、称呼等。我们在语言学习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

3.非语言过程

非语言过程包括非手势,身体语言,眼神交流,时间观念,空间利用等,这些差异都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同样的手势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单手指招手,在美国,它的意思“到这里来”,在南斯拉夫和马来西亚,它只用于动物,而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这个手势表示向妓女招手。在进行交流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很重要,顾曰国先生在《跨文化交际》(1997.9)中将个人之间的距离分为四种,即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2]。

(二)实际困难

除了文化上的障碍,根据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尤其是英语教学现状,还有一些实际困难。

1.测试和评价体系

中国的测试体系还是选拔性的,虽然高等教育逐渐普及,许多学生要努力学习才能进入大学,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现在的英语考试非常强调语法和词汇,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评价体系与测试体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不得不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这两个体系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

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对外国人,过度简化或过度推广。这会影响学生对西方人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了解。一位美国教师归纳出对美国人的三个主要的误解:“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迪斯科音乐,所有的美国人都很有钱,所有的美国人喜欢吃麦当劳”。一份关于学生的“文化错误”分析表明,有些错误是很明显的,容易纠正,而有些错误则是与价值观、信念和观念等有关,这就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大量努力才能纠正。

3.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限制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但在我看来,教师也必须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自学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到专门学校或相关机构学习这门课程,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实现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学习和改进教学方法来教授跨文化交际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和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

胡壮麟先生在《语言学教程》中,他提到Eugene Nida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看法:作为一个翻译者,他认为如果我们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好,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五种类型的亚文化: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Eugene Nida, 1964)。H.H.Stern et al.(1999)提出六个方面的文化教学:地理、个人和生活方式、作为整体的人和社会、历史、社会体制、艺术音乐文学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他们对文化的文化教学目标的理解。Nostrand认为文化教学的整体目标是跨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除了认知还涉及到社会和情感方面。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1.更有效地使用教科书

讲解课文时,可以介绍更多以英语为母语者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信息。例如,基础阶段的教材可提供有关问候、称呼、握手等“文化小贴士”,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可以加入一些人文、社会方面的内容。

2.教师可以自编教学材料

由于跨文化交际中包含了很多东西,老师也可以自行制作一些教材,以弥补教材的空白。地图、图片、火车时刻表、互联网上下载的信息、菜单都可以用来直观的展现出文化的存在。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枯燥的文化知识更好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举办有关其他国家或者文化的讲座

例如,在某个节日讲关于节日的讲座。在学生的生活中加入文化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加一些历史、人文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不仅学到事实性的知识,而且学到相关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念和指导原则更为重要,因为他们让学生学会采取更为灵活的态度去尊重差异,这有助于建设文化偏见。

5.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从小说到非小说,从儿童读物(包括童谣、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到文学、艺术、哲学。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读物可以使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文化有更成熟更加全面的了解。

6.鼓励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

自主学习和研究式学习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给学生准备一些跨文化交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去发现案例中存在的交际失误和引起失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五、结论

尽管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理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这已经被公认为是现代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语言、文化和交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要。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有许多文化上的障碍和实际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并在英语教学中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227,357.

[2]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58,256.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