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障碍因素的成人教育应对
2011-08-15杨茜
杨 茜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基于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障碍因素的成人教育应对
杨 茜①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在当前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经商的同时,农民工带着一定资金、技术返乡创业的潮流也在逐渐兴起。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返乡农民工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政策、资金、自身素质等障碍因素,制约着他们创业的顺利实现。成人教育应发挥其优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消除障碍因素,提高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障碍因素;成人教育策略
农村劳务输出人员转移复归、回乡创业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在新形势下优化配置的重要发展动向。在目前农民工进城务工方兴未艾的同时,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在逐步兴起。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表明,2008年年底返乡农民工中有创业实践的约占45%,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1](P15)农民工利用打工获得的资金、技术、信息、理念和管理能力等创业要素返回农村发展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但是也应看到,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政策、资金、自身素质等障碍因素,这些障碍因素影响着他们自主创业的顺利实现。因此,探讨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障碍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成人教育的视角探讨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障碍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障碍因素
(一)思想意识滞后,自主创业动力不足
20世纪6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曾经对亚洲农民的整体素质进行系统分析。他认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农民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是有缺陷的,即缺乏警戒性、适应性和雄心壮志,不太愿意进行试验或改革。冈纳·缪尔达尔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我国农民。在传统的观念影响下,返乡农民工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没有认识到自主创业的意义和作用。有的认为创业只是一种临时性的举动,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有的认为创业不如再重新找份工作,这样既不需要投资也不需要费心经营管理;还有的认为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办的企业有可能倒闭或破产,致使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打水漂”,等等。在上述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返乡农民工患得患失,裹足不前,缺乏创业的积极性和动力,导致自主创业难以顺利实施。
(二)技能素养较低,经营管理经验欠缺
创业往往是以一定的职业技能为依托的,但当前返乡农民工的技能素养不容乐观。据统计,在返乡农民工中,16岁-25岁的占10%,26岁-40岁的占32%,40岁以上的占58%。由此看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以36岁-50岁的大龄农民工为主,其中大部分从事高体力、低技能工作。[2]这说明返乡农民工技能素养较低,不利于自主创业。另外,尽管返乡农民工对所从事的某一行业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行业环境非常了解,这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了经验基础。但是返乡农民工缺乏现代的经营管理知识,缺乏远见和宽广的视野,往往实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所创办的企业一般都处于小规模、低效益状态。再加上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因此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如“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虽然经历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改造,但多数还残留小农意识,市场意识不强,缺乏经营管理知识,不知如何甄别创业项目,有50.8%的人认为自己的创业事业受到了自身素质欠缺的限制;不切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决策与判断,导致其创办的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3]
(三)缺乏相关信息,投资盲目性大
基于人脉资源和经济成本的考虑,返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主要选择在家乡农村或离家较近的乡镇。目前乡镇开发的经济园区大多建设的标准不高,返乡农民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较少。因此,虽然返乡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学到一些管理经验,掌握一些经营信息,但由于对产品的营销信息获得不畅、手段缺乏,制约了其自主创业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服务和有效引导,再加上自身的局陷,返乡农民工投资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企业经济效益较低,不仅挫伤了创业的积极性,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达不到投资的理想效果。调查表明,近六成的返乡农民工希望尽快建立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政府机构为服务主体,不断强化中介组织的信息咨询作用,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帮助拓宽产品销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4]
(四)创业资金不足,缺乏金融支持
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多种因素约束,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加上许多地方的资金配套政策没有很好落实,因此,创业资金短缺,缺乏一定的金融支持成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瓶颈。尽管返乡农民工在外出打工、经商中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办企业、进行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些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例如,2007年,河南省洛阳市统计局对近50个分布在栾川、汝阳、嵩县、宜阳和新安五县的农民工创业实体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资金短缺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普遍瓶颈。83.6%的受访者认为回乡创办企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有资金占52.2%,私人借款占20.2%,银行贷款占14.9%,部门支持占1.2%,还有11.5%的资金缺口。部门和银行支持的资金总共不足1/6。[4]因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关部门如果不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多数返乡农民工则很难顺利实施创业计划,施展自己的才能。
(五)缺少相关政策支持,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认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规模不大、处于起步阶段、所交税费又少,只能解决返乡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对当地的财政增收、经济发展作用不大,鉴于此,专门针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配套扶持政策较少,缺乏有力的支持和机制保障。虽然有的地方也制定了相关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政策,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存在着不具体、有效性和实用性较差等问题,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在工商、税收、环保、金融信贷等方面缺少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创业环境不够理想,致使返乡农民工在创业中阻力重重,感受不到家乡的温暖,损害了他们的自主创业激情,制约了他们进一步创业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二、成人教育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舆论宣传,营造自主创业环境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提高人们对返乡农民工的认识,增强社会各界对返乡农民工的深入理解和大力支持,为他们自主创业创设良好的环境。鉴于此,成人教育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车等媒体,通过讲座、培训班、研讨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以及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使广大群众尤其是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和保障机制,配套和完善资金扶助、税费减免、人员招聘、技能培训、土地使用等相关帮扶政策和服务措施,在行政审批、信贷等方面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积极为创业构建信息平台,保证信息畅通,消除信息障碍,从而不断优化返乡创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回乡人员创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回家乡创业。
(二)引导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观念属于人们对现象和问题的主体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某些行为意向。“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5](P86)调动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性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他们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成人教育应发挥其优势,采取案例教学法、项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课堂设在学校、农户、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向返乡农民工宣讲自主创业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创业动机,变“要我创业”为“我要创业”。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组织评选、表彰返乡农民工优秀创业者,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让创业典型人物现身说法,提高返乡农民工对自主创业的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自主创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构建创业能力支持体系,为自主创业提供保障
创业不仅需要某一门专业化的生产技能,更需要具备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等。大量实践证明,创业能力高低与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否成功高度相关。鉴于此,一方面,成人教育应结合返乡农民工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以提高非农就业能力、促进增收为旨向和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至少一种市场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具备创业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开设有关创业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模拟活动,有针对性地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经营理念、经营风险、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企业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的解读能力,使他们具有在创业过程中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自我调整心态的能力,以及坚定创业自信心的能力。这样,通过成人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自我创业的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技能,使返乡农民工学会创业本领,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共同促进自主创业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是一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相关单位互相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创业顺利进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以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为己任,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制定“返乡创业工程”规划,明确创业的目标和条件,切实落实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担保和信用评价体系,以技术指导、小额贷款、信息支持、风险担保等多种形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帮助,简化办证手续,畅通服务渠道,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铺路搭桥,开辟“绿色通道”。[6]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应发挥其优势,加强与返乡农民工合作,提供技术、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发展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的配件配套企业,实现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共赢发展。成人学校尤其是县农广校,要针对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返乡农民工、重点环节,加大直接面向创业农民工的科技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从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和解疑答难等方式对创业农民工进行指导;创设平台,帮助创业农民工与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使他们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1] 罗剑朝,李 毅.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 张文静.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与创业培训[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72-75.
[3] 徐 晋.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南方农村,2010(4):47-51.
[4] 郭俊鹏.七因素制约当前洛阳农民工返乡创业效果[EB/OL].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sxsfx/ztfx/webinfo/2007/12/1224810851060211.htm.
[5] 施良方.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 刘晨之,刘文烈.新时期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齐鲁学刊,2010(4):106-110.
G725
A
1008-6471(2011)04-0036-02
2011-10-18
杨茜(1982-),女,河北保定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