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文/姜华
□文/姜 华
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文/姜 华
本文从管理会计现状入手,首先了解管理会计职能,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建议。
管理会计;企业;经济效益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研究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日益重要,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规范以对外报告为主的财务会计,但资本市场的繁荣更需要先进的以对内管理为主的管理会计。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低下就昭示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巨大空间。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管理会计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零星分散应用,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从应用效果而言,并没有真正达到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
(一)使用不广泛、不深入。迄今为止,管理会计仅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更何谈重视程度。而企业经营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已成为能否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实际上反映的正是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素质问题。但目前有相当多的企业经营决策者不懂财务和会计,更不用说管理会计,其结果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从目前情况看,仅有部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基层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还有许多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内容未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未能在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一些企业中,不少企业的领导人认识不到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决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往往是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做决策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部分管理会计内容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它们基本上还处在零星、分散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远远没有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而企业也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
(二)管理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是从时间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而有的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得来的,如回归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机会成本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的进步,但实际运用这些方法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其一,这些模式的要求与现实情况不符。其二,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如“保本分析”,它主要是以“单一产品”为前提,在经济学上,作为理论分析应用的概念,是可行的。但实际中,几乎没有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单一的,引入线性规划方法,两种产品的情况下也能作保本分析,而实际上,多种产品的现象是普遍的。其三,有些技术和方法仅属于纯理论的探讨。如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由于获得数学模型所需的数据资料成本太高或者数学模型难以理解,因而缺乏实际的运用价值。
(三)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程度不够。目前,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其应用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手工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计算机可以快速正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因而会计电算化是必然趋势。以上问题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造成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缓慢。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会计的应用受到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企业经营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已成为能否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素质问题。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经营决策者不但会经营,而且要善管理,更需要更新观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已不在局限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而是要向投资、设计过程延伸。这就要求保证预测、决策的科学性,而科学的预测、决策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参与,更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应用。但目前有很多的企业经营决策者不懂财务和会计,更不用说管理会计,其结果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层次低。全国1,3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教育的占10%,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中,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14.5%。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极大焦点。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三)企业缺乏对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推广。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七十年代末随着管理会计的传入开始的,有些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未及时将一些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地推广,致使直到今日,在实践中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企业仍屈指可数。
三、企业完善管理会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强化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据有关资料表明,单位领导不重视被列为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首要原因。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最关键的因素。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有关方面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加入管理会计的内容,能否升至领导岗位,是否掌握管理会计理应成为判定条件之一。多管齐下,促使企业领导树立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与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决策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企业有了懂管理的领导及队伍还不够,还要有精明能干的管理会计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与业务素质,这才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地应用与推广。
(三)及时总结经验开展典型案例研究。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地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使一些使用、有效的方法很快得到推广和应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这就为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带来很大困难。
[1]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财会月刊,2006.5.
[2]文静.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会计文苑,2006.9.
[3]方恩慧.管理会计在制造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会计之友,2007.1.
F 23
A
(作者单位:凤城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