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布利特转复新发心房扑动及心房纤颤疗效观察

2011-08-15孙长喜

山东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房扑布利室速

孙长喜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 300450)

伊布利特作为一种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自应用临床以来表现出快速、有效的转复房性心律失常效果以及独特的低不良反应,使药物复律治疗多了一种选择。2009年 6月 ~2010年 10月,我们采用伊布利特治疗 12例新发心房扑动(房扑)、20例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32例,男 19例,女 13例;年龄(61.2±6.9)岁。其中房扑 12例,房颤 20例。5例患者曾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未成功。入选标准:有明显症状并至少有两次心电图证实为房扑、房颤,且此次发作持续时间 <90 d。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②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③病窦综合症或心率 <50次/min;④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⑤QTC>0.44 s或有尖端扭转室速发作史;⑥BP<90/50 mmHg或 >180/110 mmHg;⑦低钾血症:血钾 <4.0 mmol/L。

1.2 治疗方法 常规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同时测血压、复查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并于给药前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心电血压监测下于应用伊布利特前 10 min予硫酸镁 2 g静脉滴注,后予以伊布利特 1 mg于 10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并观察 10 min,如房扑、房颤仍未终止可重复给药 1次。注意血压、心电图变化,如有不良反应须延长观察时间至不良反应消失,同时做好除颤及临时起搏准备。用药至临床观察 24 h转复为窦性心律 (包括成功转复后又复发者)为转复成功;用药后未转复及临床观察 24 h以后转复者不记录在内。

2 结果

12例房扑患者转复成功 10例,转复率为83.3%,20例房颤患者转复成功 15例,转复率为75%,总转复率 78.1%;其中 2例于 1周后复发,再次予以伊布利特静推后成功转复;治疗过程中发生室性早搏 2例,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无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亦无低血压及心功能不全发生。

3 讨论

房扑和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多不能自行终止而需用药物或电复律治疗。目前能快速转复房扑、房颤的药物较少,而伊布利特作为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以来,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显示出起效快、疗效高、安全等特点,现已作为治疗房颤的主要药物之一。

伊布利特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复极时快速激活延迟整流 K+电流(Ikr),同时兼有促进平台期缓慢的 Na+内流及平台期 Ca2+内流的作用,可影响整个复极过程[1]。通过上述离子流的作用,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 QT间期。伊布利特具有多种离子通道作用,但又不同于其他多通道阻滞剂。表现在伊布利特对钠和钙通道的作用是轻度激活而不是抑制,从而使其终止房颤和房扑的作用加强,同时不必或较少担心窦房结功能被药物严重抑制而发生长间歇,甚至是较长的窦性停搏。伊布利特对窦房结、房室结和希浦系统均有一定抑制兴奋性、延长不应期的作用,但对不同部位的心肌组织明显不同,如对心房肌不应期的作用比对心室肌的作用强 10倍[2]。

文献报道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成功率为 30%~50%,转复房扑成功率为 70% ~90%[3,4]。本研究中应用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成功率 75%,转复房扑成功率为 83.3%,转复房颤的成功率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病例选择有关。Stambler等[4]证实,伊布利特对于房颤持续时间短、左心房较小的房颤患者转复率较高。Abi-Mansour等[5]亦报道伊布利特能有效的快速转复不超过 90 d的房颤和房扑,对持续时间不超过 30 d的房颤疗效更佳。即房颤转复率与用药前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高度相关,同时也与左房内径有关。而本组入选房颤患者发作持续时间多 <1周,占 65%,左房内径正常者占 70%。

大量国内外研究报道,伊布利特对血压、心功能无明显影响,应用伊布利特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尖端扭转室速。可能机制是由于动作电位时间的延长,使 Ca2+在 2相平台期内流增多,诱发早期后除极[1,3]。对于多形性室速可通过补钾、镁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而缓解,必要时可给予电复律。本组病例无 1例发生室速,我们认为硫酸镁的静脉应用起重要作用(硫酸镁能减少心室早期后除极)。此外,对于房扑、房颤持续时间≥48 h且 <90 d需紧急复律者,先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后再给予伊布利特复律,可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

总之,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为房颤、房扑的药物转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1]Andrs RPR,Augusto HU,Celso F,et al.Relationship among amiodarone,new classⅢ antiarrhythmics,miscellaneous agents and acquired long QT syndrome[J].Cardiol J,2008,15(3):209-219.

[2]Mountantonakis SE,Moutzouris DA,Tiu RV,et al.Ibutilide to expedite ED therapy for recent-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flutter[J].Am J Emerg Med,2006,24(4):407-412.

[3]杨敏,廖德宁,张家友,等.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临床观察 [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9(4):291-294.

[4]Stambler BS,Wood MA,Ellenbogen K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peated intravenous doses of ibutilide for rapid conversion of atrial flutter or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1996,94(7):1613-1621.

[5]Abi-Mansour P,Carberry PA,Mc Cowan RJ,et al.Conversi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peated doses of ibutilid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lutter and atrial fibrillation[J].Am Heart,1998,136(4):632-642.

[6]Glatter K,Yang Y,Chatterjee K,et al.Chemical con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with ibutilide in patients receiving amiodarone therapy[J].Circulation,2001,103(2):253-257.

猜你喜欢

房扑布利室速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魔杖就绪 魔法世界回归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导管消融治疗进展
心房扑动患者临床诊疗策略的研究探讨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的疗效评价
微伏级T波电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时间中的临床意义
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点
一例室速患者床边除颤的护理进展
婴儿心房扑动治疗及随访分析
诡辩获罪
欧布利德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