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理解现代经济学

2011-08-15田国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利己约束条件经济学

田国强

(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上海200433)

现代经济学对中国改革有什么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是不顾中国现实的客观条件,盲目地崇拜某种理论,包括现代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就把理论照搬到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中。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现代经济学是外国的东西,对中国没有用,中国的问题还是要用中国的办法来解决。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都很极端,都是错误的。因为在任何时期,任何一个理论,任何一个行为假设,任何一种制度,都是有边界条件的,认识到此点非常重要。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问。它与自然科学有很大不同,自然科学是实证性的、精确性的,比如造一栋楼、修一座桥、制造导弹,可以控制到非常精确的状态,其参数都是可控的、可做实验的。而经济学这门社会科学,不但要研究经济现象、做实证分析,同时还要研究人的行为假设,研究人的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经济学还面临很多不可控因素。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批评,甚至是攻击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预测性差。这里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位经济学家本身就比较差,另外一个是有一些因素他无法控制,即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但是由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突变,使得他的预测不准确。

那么,是否由此说明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呢?不是的,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可以说现代经济学的几乎所有理论都来自于现实。不过,经济学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做实验,那么它的依据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和数据不是预测真理的标准,经济学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内在逻辑分析。任何科学的理论都必须拥有一个科学和系统的思想理论和自洽的逻辑体系,且经得起实践检验。也就是说,理论上的逻辑推论与经验上的客观实际的一致性,是有保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拥有严格的逻辑体系,这一逻辑体系能够很好地解释现象背后各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能作出具有内在逻辑的科学预测。

所谓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分析方法,就是首先对想要解决问题的有关情景(经济环境、形势和现状)作充分了解和刻画,弄清问题所在和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正确运用恰当的经济理论,得出科学的内在逻辑结论,并据此作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和正确的推断。只要现状符合经济理论模型所预设的因(经济环境、行为假设),就能根据经济理论得出具有内在逻辑结论的果,从而对所处的不同情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会不同),给出解决之道(给出某种制度安排加以解决)。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分析方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对给定的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经济人行为方式及经济制度安排下所可能导致的结果,根据经济理论,作出符合内在逻辑的科学推断,并指导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换言之,只要弄清楚了问题和成因,有针对性地正确运用经济理论(相当于药方),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就能得出内在逻辑结论,从而作出准确的预测和正确的推断。

可以说,这一内在逻辑方法也体现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即五个基本步骤:第一是界定经济环境,第二是设定行为假设,第三是给出制度安排,第四是选择均衡结果,第五是进行评估比较。这五步其实也正好是普通老百姓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五个基本步骤,将在下一部分详细阐述。当然,这五个步骤用在经济学领域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首先是要解释经济现象,解释经济人的行为,然后再研究人们是如何作出权衡取舍的。不过,前提是你必须有一个研究目标,你想要回答什么问题,然后你才能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其中就有一个制度安排和目标实施的过程。当然,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约束条件,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否则不可能成功。在约束条件下做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

比如,在个体自利性和信息不对称性这两个客观现实下,任何一项改革或制度安排的成功执行都必须同时满足参与性约束条件(要让老百姓获利,或至少不受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要调动个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之个体利益与社会发展目标一致)。这两个约束条件非常简洁地说明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改革开放之初,对于贫穷落后的中国要实现强国必须发展,但要发展必须调动个人财富创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改革原有制度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发展目标一致,使制度安排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而发展要有社会稳定作为前提,所以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满足参与性约束条件。从而,第一步改革往往是增量、局部的,但随着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原有的部分参与性约束条件逐渐成为强参与性约束条件,从而扩大了改革空间,为加大改革力度、推动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所以这两个约束条件完整说明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互动关系:稳定条件下的改革推动发展,而发展让老百姓获利(松释了参与性约束条件)而促进稳定,进而创造了加大改革力度的条件,推动进一步经济发展。正是这一“改革—发展—稳定”互动关系形成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发展路径。

参与性约束条件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澄清了当前人们对稳定理解的极大误区,使我们正确地理解什么才是稳定的真正内涵。那种靠堵,不能让老百姓获利或满意,一味地靠强力压制下的社会刚性稳定,只是一种表象稳定,从长远来看,只会造成更大的不稳定。只有那种靠疏,满足以上参与性约束条件,也就是那种让人们真正满意和获利的改革或制度安排所导致的稳定,从而不致使变革引发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的稳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质稳定。这样,社会稳定不是短期的刚性静态稳定,而是长期的动态韧性稳定。

接下来,具体解释一下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中的五个步骤。笔者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一文中曾指出,任何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分析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由于经济学内在逻辑分析方法和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有密切关系,为了文章的完整性,这里做一简单介绍。

第一个步骤是界定经济环境、经济人或经济主体。一切社会经济制度环境、信息结构的组成,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参数,短期无法改变,但长期也许会发生演变。那么,如何界定经济环境呢?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客观描述经济环境,第二个是精炼刻画其本质,前者是科学,后者是艺术。如果只是简单客观地逼真描述,抓不住重点,那这种界定是无意义的。比如,一张地图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画上,那这张地图肯定没用,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有选择性地对地域环境进行本质刻画。那么经济学中,哪些是最本质的要素呢?比如,在研究消费者理论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三个要素——偏好、收入和价格。在这个基本环境下,不管是穷人、富人、老人、年轻人,全都可以忽略不计,简化之后最主要的因素只有两个,主观因素是偏好,客观因素是约束条件,也就是预算线。接着就是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了。

再回到地图的例子,针对不同目标需要不同的地域环境界定。当开车出门时,需要的是交通地图,道路标识都要清清楚楚,但如果是军事用途,需要的地图又不一样,山川、河流和障碍物就显得重要了。实质上,这跟研究经济问题也是紧密相关的。比如写一篇经济研究方面的文章,引言部分首先要确定所研究的问题,陈述其重要意义及文献综述,以及所得到的主要结论,然后进行严谨的讨论。为此,就需要建立分析框架或模型,其首要步骤就是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来界定经济环境,既要清楚准确地描述经济环境,又能精炼深刻地刻画经济环境的特征,使之能抓住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如果把所有情况都描述出来,也许非常准确而真实地描述了现状,但是会将旁枝末节的问题和主要的问题混在一起,抓不到重点。

第二个步骤是设定行为假设。行为假设在经济学中就是对个体(可以是个人、单位或国家)的行为做出假设,也就是利己性假设。这里所说的利己是要看具体讨论的问题。比如,讨论国家问题的时候是利本国,讨论学校问题的时候是利本校,讨论家庭问题的时候是利本家,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候就是利个人。制度安排是基于将个体自利引导至有助群体公益的方向而制定的,如果人们的思想境界都很高,就没有必要制定制度去引导人的行为了。笔者认为,如果要对行为做出正确判断,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情况,即人的行为往往体现出利己性;另一种是非常规情况,即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为往往体现出利他性。所以,行为假设也是有边界条件的,如果没有把边界搞清楚,就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在常规情况下,个体基本上是理性的、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的,那么能不能在大家都利己的情况下导致一个国家的富强呢?这个基本思想也就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思想——追求私利的个体行为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因为人的思想境界和思想水平不高,才需要激励机制、采用市场制度。这就是利己性,一方面要诱导,另一方面还要规范。如果没有正确的行为假设,据之给出的制度安排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之间在建立经济关系前都需要有一份合同,也是基于利己性假设的考虑。

所以说,在常规情况下,利己性假设是比较合乎现实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假设风险最小,因为在利己性的假设情况下,个体对他人是有警惕和防备的。当然,在非常规情况下,人的行为也会表现出利他性,并且这不只是人的行为,也是动物的共性。举一个例子,野山羊被猎人追到悬崖边,老山羊先跳下去,小山羊就踏着老山羊的背脊逃生,这时老山羊就体现出它的牺牲性、利他性。但一旦恢复到常规,那些动物为食物可能是争先恐后。其实人也是一样,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很多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能说他们是利己吗?所以说利己性、利他性只是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行为反应,即使是利己性,也会体现出不同程度。所以,当国家遇到危机时,当他人遇到危险时,当人们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雪中送炭,伸出力所能及的援助之手。亚当·斯密不仅写了本奠基性的《国富论》,也写了本《道德情操论》,论述人们应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亚当·斯密交替创作,反复修改直至去世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形成了亚当·斯密学术思想体系两个互为补充的有机组成部分。

尽管也许人不利己是最好的,但利己是客观现实,无法改变。所以,在人的思想境界、思想水平不是那么高的情况下,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应该建立现代市场制度。这可以用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核定理来说明其必要性:在自利行为这一客观现实下,只要给人们两样东西,一个是自由,经济上的选择自由,另一个是竞争。那么,即使不考虑任何制度安排,最后所导致的结果和竞争市场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是经济核。而其充分性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除了第一个目标没有具体的经济学定理可以证明之外,另外五个目标都可以用具体的经济学定理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满活力、和谐相处,必须要承认人的利益,必须要诱导,但是市场也会失灵,所以政府不能缺位,要最大程度地确保市场上所有人的初始禀赋相等,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样,累进税、农民生活改善、国民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自然就出现了。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利己和利他的假设截然地对立起来,这也是不正确的。比如,一些学者的商业性讲座,往往报酬丰厚,而一般的教学讲座,报酬很少甚至分文不取。其实这中间就有一个利己和利他的融合,就是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道义,把自己的知识和别人分享,从分享中也能得到喜悦和收获。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利己,只不过不是经济利益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考虑。

第三个步骤是给出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取决于经济环境和经济人的行为,所以它是内生的,依赖于经济环境和经济人的行为。不同情景对应着不同的制度安排,任何一种理论都要涉及制度安排。比如消费者理论,它所隐含的制度安排就是竞争的市场制度,这是作为参数给定的。然后,再看市场失灵的情况,比如这一轮金融危机肇始于华尔街次贷危机,人们都责怪华尔街精英太贪婪,但笔者认为这种利己性只要没有违反法律,也不能过于苛责,要苛责也只能苛责美联储、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们。美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一味地强调自由竞争市场,没有意识到市场导致有限资源配置是有条件的,市场是会失灵的,比如存在着经济的外部性。如同开会多人要发言,由于时间有限,一个人多讲了,其他人就得少讲,因而我们就需要规定每人发言的时限。金融产品也是如此,它具有外部性和传递性,一家银行倒闭了,可能会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竞争市场是会失灵的,因而需要规制,制定规则来规范金融市场。外部性和自由、理性假设是相冲突的,因而需要设计新的制度安排。

一旦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政策、对策和制度安排。那么,怎样才能在规制性的法律法规和诱导性的激励机制中作出选择呢?笔者认为,其关键看信息是否容易对称。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就需要设计出激励相容的机制,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激励机制;而如果信息比较容易对称,就应该采取硬性的法律法规,这部分内容属于法学领域。除此之外,还有社会规范这一制度安排,是一种无欲和无刚下的制度安排,是最节省交易成本的。所以,制度安排要根据具体情况,信息对称的时候,用硬性规则,“刚”、“欲”的东西;信息不对称的时候,用激励机制来解决,长久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无欲无刚的社会规范或文化。

第四个步骤是选择均衡结果,就是权衡取舍,找出最佳结果。一旦给定制度安排和各种约束条件之后,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激励反应。均衡就是指一般在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找出一个自认为好的结果或者体系。均衡有时不是绝对静止的,正如行为假设也是相对最优的。有人经常用个体的有限理性来批评理性假设,其实是没有弄清楚它们的真正内涵,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别,理性假设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参照系和基准点。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作出最佳抉择,这就是有限理性,也就是理性的一种近似状态。总之,无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有限理性的、利己的还是利他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都可以用来研究人们的经济选择问题和决定均衡结果。

第五个步骤是进行评估比较。市场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追求个人利益的一种制度,我们关心的是这种制度能不能让国民富裕,能不能增加社会福利。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里就谈到了“看不见的手”,他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能够导致社会利益的增进。那么,我们要进行评估比较,首先就牵涉到价值观或者评判标准。在经济学领域,一个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或帕累托最优。通俗地说,就是不再可能让一些人得到好处的同时,而其他人不受损失。同样的资源不可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要提高一个人的效用,就可能会减少其他人的效用。这是一个基本的评估标准,即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使效用达到最大化。经济学领域就给出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特别是在理性假设下,比如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利己性和没有外部性的假设前提下,竞争市场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然,这种以效率为主的标准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公平配置标准。效率和公平这两个标准不是说谁对谁错,而是一种价值取向,有时候这两种标准不可能同时达到。因此,efficiency(效率)和equity(公平)是国内外都在关注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继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等收入分配准则,体现了对于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实践探索。在当前财政税收和国民教育体制与社会公平起点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市场经济体制远未完善的时候,中国需要确立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其实,除了这两个标准以外,还有一个激励相容的问题。因为个人利益和目标不一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你的利益冲突了他人的利益,个人利益冲突了国家的利益。那么,能不能在约束条件下,使各方面达成一致呢?这就要靠激励相容。激励相容,是一种辩证统一,也就是前面说的于公于私于国于民,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激励相容就是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同时也达到他人目标,因而是一种和谐与统一。为什么说在人们思想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市场制度?因为市场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激励相容的问题,通过市场的运作,就可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配置。

此外,现代经济学除了标准的分析框架,还有一些通常所采用的研究技巧和方法,比如确定基准点,建立参照系,发展研究平台,提供分析工具,构建严谨的分析模型,进行理论推断和预测,等等。详细讨论见笔者的《经济学思想与方法》一文。

[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2]田国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效率、公平与法治[J].经济研究,2007,(3):130-141.

[3]田国强.中国经济问题研究,路在何方?[A].经济学家茶座.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大洋两岸的对话[C].2009,(1):12-17.

猜你喜欢

利己约束条件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基于一种改进AZSVPWM的满调制度死区约束条件分析
“利己”二面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简明经济学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earch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of overseas nurs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2002–2017)
经济学
创业观念:利他主义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