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精性肝昏迷患者清醒期健康教育体会(附病例报告)

2011-08-15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戒酒肝性酒精性

荆 洁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严重肝脏功能失调或障碍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HE是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病死原因[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肝性脑病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病毒、药物、酒精等),及早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可降低肝性脑病的病死率。笔者所在科收治1例肝昏迷患者,该患者饮酒史30年,根据患者肝功、血氨水平,对其进行了针对戒酒的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因腹胀、纳差9个月余加重伴意识模糊1 d于2009-03-16以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收入院,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纳差,右上腹隐痛不适,曾于外院就诊,行腹部彩超、生化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经保肝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患者症状反复出现,曾多次因“肝硬化、肝性脑病”于外院住院治疗。1 d前患者于家中饮酒后感腹胀、纳差等症状加重、且意识模糊,偶有胡言乱语,遂来院就诊,急查血氨204 μmol/L,生化全套示:肝功能指标异常(谷丙转氨酶78 U/L,谷草转氨酶102 U/L,白蛋白 28.3 g/L,总胆红素 53.0 μmol/L,直接胆红素34.8 μmol/L,总胆汁酸 85 μmol/L)。 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硬化、肝性脑病”收入笔者所在科。追问病史,家属反映从首次发病至今患者未曾戒酒,且饮酒1~2次/d、白酒量约200 ml/d。考虑饮酒为发病主要诱因,嘱患者务必戒酒,治疗上主要以保肝、降血氨为主。

2 健康教育的实施

2.1 患者相关健康知识评估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笔者认为:①患者对酒精性肝昏迷认识不足,未认识到饮酒与酒精性肝昏迷的关系,未意识到戒酒的重要性;②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患者饮酒机会较多;③患者性格固执,治疗依从性较差。针对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人性化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转归有很好的认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

2.2 健康教育内容 包括肝性脑病的基础知识:何为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危害性、肝性脑病与饮酒的关系、饮酒的危害,戒酒的目的及意义,健康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戒酒行为对健康的重要性等。

2.3 教育方式 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面对面交谈、发放健康小手册、观看健康教育音像片,并于离院期间进行定期的随访。

2.4 效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患者住院过程中和出院后180 d未曾饮酒,从各项检查结果看(出院后180 d),患者一般情况较入院时有所好转,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谷丙转氨酶52 U/L,谷草转氨酶70 U/L,白蛋白33.2 g/L,总胆红素 27.6 μmol/L,直接胆红素 10.5 μmol/L,总胆汁酸 20.6 μmol/L),血氨降至正常(26 μmol/L),患者能较好的配合治疗,并且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较好。

3 体 会

3.1 积极有效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取得患者配合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善于与患者沟通与交流,能较好地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减少护理纠纷,缩短护患距离,使护士和患者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治疗。

3.2 在全程护理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情绪不稳定是出血诱因之一,可加重肝昏迷。慢性肝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常存在焦虑、烦躁、抑郁、躁动等精神障碍,肌肉和脑活动量增加,产氨量相应增加[2]。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疏导,介绍疾病与情绪的关系,运用鼓励、指导、暗示等支持性治疗方法解决其心理问题,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教会患者改变非理性信念。使患者意识到自己有哪些非理性思想,如对治疗缺乏信心、生活失去意义等,帮助患者合理分析,通过改变患者非理性信念,培养患者的调控能力。向患者反复解释戒酒需要一个过程,会有一定的痛苦;个人的决心和毅力是戒酒成功的关键,外界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告诫患者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树立戒酒的决心和勇气,最终达到戒酒的目的。

3.3 家庭的支持对患者的成功戒酒起重要作用 家庭成员是患者日常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监督患者的戒酒行为,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态度又是防止患者复饮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传授健康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对家属的支持,改变家属对患者不适宜的态度,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从而帮助患者矫正不良行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3.4 加强对亚临床性肝性脑病的观察 指导家属学会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特别是思维过程的变化,性格行为、睡眠等有关精神神经的改变,及早发现肝性脑病的早期征兆,及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1]王 宇,朴云峰,许贤姬.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2):120-121.

[2]陈火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50-651.

[3]徐桂珍,段晓玲,宋瑞荣.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6,21(3):52-53.

猜你喜欢

戒酒肝性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家人齐努力,告别“酗酒君”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和预后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