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吸入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哮喘的疗效观察
2011-08-15杨晓丽
杨晓丽,武 静
儿童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很多国家哮喘的发生率超过10%;中国儿童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导致儿童哮喘的主要病因为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呼吸道后以毛细支气管炎为主要表现形式。本研究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愈后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能否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科治愈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168例。(1)年龄2个月~1岁。(2)均为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均以持续剧烈的干咳和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听诊双肺闻及广泛的呼气性喘鸣伴呼气相延长,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酸中毒。(3)病原学检测均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4)均排除了结核、支气管异物、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呼吸系统其他疾病。(5)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6)出院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1.2 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愈后借助储雾罐吸入手控定量布地奈德气雾剂 (普米克)200μg/揿,1次/d,连用6个月;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随访观察3年发展为儿童哮喘的例数4例,占6.3%,再次以喘息住院的患儿10例,占15.6%;对照组因未采取任何措施发展为儿童哮喘的例数为20例,占31.3%,因反复喘息而住院的患儿例数为32例,占50%。观察组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且反复感染,有研究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宿主和病毒抗原变异双重因素导致,呼吸道合胞病毒可能通过遗传变异,抗原漂移等发生抗原变异,从而逃避已建立的免疫反应发生免疫逃逸[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婴幼儿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以后发展为儿童期哮喘的比例明显增加,一项回顾性显示早期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6岁时患喘息性疾病的几率高于对照组3~4倍[4]。人类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普遍易感,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毛细支气管炎,肺炎与随后哮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5]。呼吸道合胞病毒入侵机体后既是感染原,又是过敏原,不仅可以诱发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还可以引起气管变异性炎症,刺激机体不断产生特异性IgE抗体,构成1型变态反应性炎症,参与气管炎性递质的释放,增加炎性细胞的趋化性;双重炎症导致气管高反应性产生,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病几率。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提高,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哮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患儿每次发病时给予静点抗生素、激素、氨茶碱,一方面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因长期抗生素、激素的反复应用给机体造成众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适当的早期干预治疗,可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的气管炎症反应和气管高反应性,降低哮喘的发病率。本研究采用了借助储雾罐吸入微量普米克气雾剂,疗程6个月,来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儿童哮喘,取得了一定效果。与Hesselmar等[4]报道相符,提示糖皮质激素吸入可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以后发展为哮喘,且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经济。
1 陈育智.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仪[GINA]解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643-644.
2 Sikkel MB,Quint JK,Malia P,et al.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ersistence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Pediatr Infect Dis J,2008,27(10):63-70.
3 赵德育.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4 Schauer U,Hoffjian S,Bittscheidt J,etal.RSV bronchiolitisand risk of wheeze and allergic sensitization in the fist year of life [J].Eur respir J,2002,20:1277-1283.
5 Hesselmar B,Adolfsson S.Inhalation of corticosteroids after hospital care for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diminishes development of asthma in infants[J].Acta Paediatr,2001,90: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