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2011-08-15胡晓晴
胡晓晴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胡晓晴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本著作中都明确提出过这一伟大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虽然这一思想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的,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可能性。
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关于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片面发展的根源在于分工,分工使得工人的生产兴趣和实践的生产活动相分离,使工人渐渐失去了全面地从事劳动的能力,变成了畸形和片面发展的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1]43马克思针对人的片面发展这一事实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部著作中都提到了这一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在《资本论》中又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概括为“在保证社会劳动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地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3]。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一)人的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一切活动首先都是由人的需要所引起的,是人的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4]514个人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了人的一定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5]人们不断地追求和实现需要来发展自己。在自然经济的形态下,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在生存这一最低的需求上苦苦劳碌着;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人们的精神却相当的匮乏和不振,人们的精神需要得不到同步的满足和发展。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以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6]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各方面才能得到相当大的满足和发展。因此,人的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二)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是能进行实践活动,人的发展则是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活动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要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充分达到丰富性、完整性及可变动性,人们将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改造社会的活动和改造人自身的活动等方面达到自由全面发展和高度的丰富。也就是,人们将不再由于被迫的分工和狭隘的职业限制,而每个人能够按自己的兴趣、天赋和特长,自由地选择活动领域,不仅可以从事体力劳动,还能从事脑力劳动;不仅可以参加物质生产劳动,还能参加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管理活动,进行科学艺术的创造活动等。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85
人的活动的自由全面发展,还表现为人的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全面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也意味着在实践中‘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全面发展的个人,就是用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7]141
(三)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自由个性应该有自律性,即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自由性,即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情;独立性,即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活动和生存条件;独创性,即能够自主地进行创造活动。马克思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三大形态;人类社会要经过前资本主义的“人的依赖关系”的第一阶段,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阶段,最后必然达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第三阶段[8]107-108。马克思提出:“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他们也就同社会的各个人迄今借以表现为一个整体的那种形式即同国家处于直接的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1]121到那时,人的主体地位将充分确立,人的个性将充分发挥,每个人将不受强制性的限制而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从而自觉地发展和自由的选择,整个社会将以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的“自由的人”而形成的联合体。
(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295“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9]。“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不仅意味着个人与他人是作为社会群体中某一成员身份而出现,而且还作为个人与他人发生相互关系而存在;也意味着人们摆脱了以往个体、分工、地域和民族的狭隘局限性,形成了各方面、领域和层次的社会联系;同时还意味着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宗教关系、文化关系等的全面生成,由贫乏变得全面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并且得以协调和谐地发展。”[7]142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上。“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8]54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个人同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普遍交换使得社会交往变得更加的丰富、广泛、复杂和多样化。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如果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劳动中存在着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不是人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谋生手段,那么人的发展将是片面的、异化的而不是自由全面的发展。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分工和私有制,使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人们才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时期建立起来的,到现在虽然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长期处于这一阶段的事实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如何看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呢?我们不能奢求这一最高目标在我国这一阶段就得以实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这一伟大理想第一次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虽然较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相比,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水平,与实现共产主义的高度发达生产力更是有非常大的距离。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下,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社会生产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下,生产资料由人民共同占有,社会生产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但是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还要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资本的发展服务,而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与协调、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发展观,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相统一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与以人为本相统一的发展观,是人类基于对以往社会发展经验与教训、历史与现实、落后与进步的多重反思、科学总结得出的力量产物。科学发展观是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科学发展。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和手段大力发展生产力,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与现实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那么就会缩小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差距,向共产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靠近,并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性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A81
A
1001-7836(2011)11-0001-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1.001
2011-06-14
胡晓晴(1988-),女,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