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批判视界的初步确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批判思想解读

2011-08-15徐丽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视界共产主义

徐丽霞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佛山528041)

科学批判视界的初步确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批判思想解读

徐丽霞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佛山528041)

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这种批判开始是从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折射出来,在其发展中存在从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到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的逻辑转换,这一转换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了科学的视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由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向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转换的最初体现。

马克思;社会批判;视界;共产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逻辑,就要说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在不同阶段上批判的依据,说明在不同阶段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特点和方法的区别。在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问题上,我们不能以他某一时期的批判为旗帜来理解这一理论,因为这种理解方式虽然是通达马克思社会批判的一种捷径,但这样只能造成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误读。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逻辑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从建构体系开始的,而是从解决时代性问题开始的,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成熟的标志也不在于科学的批判体系的建立,而在于它对时代核心问题的科学解答和阐释。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归根结底是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事业服务的,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恩格斯语),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组成部分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并为它作论证的。所以,论证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现实性、可能性,阐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现实条件和途径,使共产主义成为科学才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形成的标志。可见,要真正阐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逻辑还必须紧密联系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这种批判开始是从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折射出来,在其发展中存在从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到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的逻辑转换,这一转换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了科学的视界。

浪漫主义的批判虽然从直觉出发,按照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来反抗现实,虽然它表达了一种真诚的个人情感,也通过这种方式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但是这种心灵感伤却是苍白和软弱无力的,这种批判是非辩证的和非历史的,它对未来社会的理想追求也只不过是毫无现实根据的幻想而已。马克思告别主观主义的浪漫主义并转向经济学研究之后,其社会批判思想的最初成果就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手稿》中的批判思想是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由主观主义的浪漫主义批判向前推进到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的重要表现,它表明了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从社会批判的视角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学说,并以此为理论基点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是以将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主体价值设定为前提和出发点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所阐发的共产主义也主要是一种哲学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的“特征就在于它将共产主义理解为哲学与伦理的逻辑结论,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前提,从人的理想本质出发,并且用人的本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的矛盾,来代替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而矛盾的解决就只能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种哲学共产主义是以理想化了的人即人的自由本质为轴心,“只不过是用抽象的哲学议论,去反映着消灭私有制的愿望。”[1]这种共产主义是一种仍未跳出抽象性和思辨性窠臼的非科学的共产主义。

而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渐意识到,采取异化劳动范畴来批判资本主义,事实上只能涉及社会经济关系的现象层面。所以在后来社会批判思想的发展中,马克思首先在社会历史观的视阈中解构了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并通过清算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创立了唯物史观使社会批判思想具有了科学的视界。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批判视界的初步确立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建立,在其逻辑转换上必须要解决从“应该”到“是”和从“是”到“应该”的逻辑转换,即要从价值前设的外在批判转到对社会的科学分析,然后从对社会的内在矛盾分析中引申出社会的现实批判,这样,马克思才能真正扬弃早期的人本主义的外在价值批判,建构起具有科学视界的社会批判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初步建立起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客观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以及科学论证共产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和前提条件。可以说,《形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由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向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转换的最初体现。《形态》中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具有科学的理论视界,主要体现为:首先,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完成对唯心主义思想中心论的打破,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矛盾分析和对早期的价值批判进行现实的理论定位。正是在这一全新的科学视界中,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烈的社会批判力。其次,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批判理论发生逻辑转换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契机

在《形态》中,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考察了人类历史,认为物质实践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每一代人所面临的物质生产条件既是已往人们实践的既有结果,又是人们继续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约束条件和出发点,正是这种世代人类连续不断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构成了一根历史链条,从而形成人类的历史。思想、观念、意识只不过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2]30,是“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31因此,意识的一切形式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外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以物质实践为基石,结束了历史领域的唯心史观,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就在于:它“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生产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43而这种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43

马克思此时的理论重心在于,揭示思想、意识等的本质,突破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束缚。他认为:“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2]31从这一层面说,马克思已“‘把哲学搁在一旁’……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去研究现实”了[3]262,即马克思抛弃了从思想出发来理解现实的做法的思辨哲学。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价值理想,而是将价值理想和实证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用“社会关系”、“交往关系”、“交往形式”等术语来表示生产关系概念,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任何一种交往形式“起初本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2]79生产关系最终必须和生产力相适应,否则会发生革命,“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81。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对于这些生产力说来,私人(所有制)成了它们发展的桎梏……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而许多这样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根本得不到利用”[2]67。同时资本主义社会还产生了与资产阶级发生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它将成为摧毁现存一切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初步论述了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

突破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后,接下来“我们看到的乃是对批判性的进一步客观论证,是对批判性充实以历史内容。由于这一点,马克思愈益彻底地克服了任何的主观主义和规范主义的批判主义,抛弃了把观念上的偏爱与设计武断地强加于现实历史的种种尝试。”[4]马克思真正开始了从现实生活本身出发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以对现实历史的客观研究为基点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他开始揭露实际存在的矛盾,而不是以逻辑概念的矛盾取而代之。这具体体现在从人本主义出发对“应有”和“现有”之间的逻辑概念的矛盾分析和揭示,转变为从实证出发对资本主义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合乎历史规律的评价,说明资本主义存在的不合理性,从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价值批判和科学批判的有机统一。

2.回归历史本质——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

在《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和探讨确立的唯物史观,表明真正的批判只能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类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活动中,无论从事任何一项事业,对自己活动的未来结果都在观念中有一个自觉的期望,正是这点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根本区别。由此,倘若离开了理想的指引,人类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将不复存在。所以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5]所以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对现实指向未来的价值创生活动和变革现实的社会活动,人正是通过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影响着现存感性世界及其发展方向,促成了现存感性世界向着人的世界的生成运动。面对现实指向未来实践活动将“应有”与“现有”统一起来,在“理想与现实”、“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保持张力。在对实践的理解中,马克思多用“革命的”、“批判的”做定语,表明自己的新世界观与以往一切哲学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不仅要“解释世界”,还要“改变世界”,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去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人类生存状态。

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中,马克思始终反对抽象的人道主义,试图将其变成现实的、真正的人道主义。在《形态》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得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本不同的结论。和一切空想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实现,只看做宣传、呼吁不同,马克思是将共产主义的实现诉诸实践,诉诸革命、诉诸行动,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变革现实社会的运动。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解,决不仅仅属于认识论范畴,而且还属于历史观范畴;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3]40“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做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共产主义所建立的制度,正是这样的一种现实基础,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因为现存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3]79可见,共产主义不再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凭空想出的、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变革现实的实际运动,这种运动的物质前提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准备就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物质条件,而且创造了推翻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当是一个“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他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3]48。以上论述表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已不再是一种伦理和道德的诉求或哲学的逻辑推论,它指明了人的解放条件和现实道路,是一种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作为它得以确立的有现实性基础的科学共产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论证表明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初步形成。

三、结论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形成逻辑的阐释表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过程的实质就是逐步超越阻碍人们认识现实的幻想迷雾,最后达到唯一的出生地——历史的过程。拉布里奥拉的话是对的:“对社会真正的批判是社会本身。社会由于建立在对抗的基础上,在本身内部就产生了矛盾,然后通过向新的形式过渡来克服矛盾。这个矛盾注定要由无产阶级来解决,不管无产阶级本身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正像他们的贫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生存的明显的条件一样,无产阶级本身和他们的贫困则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基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过渡中,即从主观思想的批判(这是从外部考察事物并以为批判本身能够对事物进行纠正的批判)到对自我批判(这是社会在本身的内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的)理解的过渡中,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唯物主义者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吸取的历史辩证法。”[6]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形态》中马克思确立了从现实出发的批判思路,使这一批判具有了科学的视界,但真正将这一思路展开却是在以后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批判中。

[1]赵仲英.马克思早期思想和哲学共产主义[G]∥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8年第4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3-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苏]马·莫·罗森塔尔.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列宁阶段之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

[6]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9.

A811

A

1001-7836(2011)11-0005-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1.003

2011-02-21

徐丽霞(1975-),女,山东沂南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从事唯物史观与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视界共产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视界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