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领导与教学创新

2011-08-15王岩彦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领导目标

王岩彦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学校领导与教学创新

王岩彦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它是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百年大计。教学创新需要有相应的学校文化氛围的扶持与滋养。而创新、主导与扶持教学创新的学校文化氛围需要优秀的学校领导。教学创新、学校文化氛围与学校领导的选用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着重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作用,有助于推动教学创新向纵深发展。

教学创新;学校文化;学校领导

一、教学创新

2.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民族创新意味着教育创新,因而,教育创新必须被置于现代科技进步的全局性的战略位置,教育创新必须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探索教育创新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

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目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教学的能力与指导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能力,教师以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必须与时代同步。如果教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墨守成规,遵循传统的思维与教学模式,教育将不会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民族创新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教学创新与学校文化氛围

教学创新需要一种适当的相应的学校创新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包括以下几点:

1.相信和尊重人,相信人人都有创新的潜力[1]

人是社会发展的第一重要因素。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史,就是人类永无止境地改造世界,也改造自身,不断获得进步和自由的历史。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是现代教育创新的核心理念。学校应该尊重教师,创造机会发展每个教师的潜能,依靠教师办学。校长应帮助教师树立对自己创新教学能力的自信。教学创新的本质在于思维创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的设想,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居里夫人从不同寻常的实验中设想有一种新的元素的存在。这些都源于他们不同于其他人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而炼就的。校长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比如说,鼓励教师选修创造学方面的课程,邀请有教学创新成就的教师向大家介绍创新思维方法等。

2.鼓励创新,宽容失败[1]

宽容失败是鼓励创新的前提。教学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大胆探索创新。创新学校的文化应包含宽容失败的和谐氛围。宽容失败是一种理念,更是遵循了教学创新的规律。如果一所学校具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教师们就会放下包袱,大胆创新。否则教师们则会缩手缩脚,忧心忡忡。对失败者惩罚和打击还会导致失败者弄虚作假,谎报结果,最终导致教学创新的倒退。如果教学创新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应明确规定不会对教学创新教师的晋级与教学质量的评估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学校领导还应考虑对教学创新的失败者提供帮助。比如说,减少教师的授课时数,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分析失败的原因,继续探索,以求成功。将"宽容失败"制度化,是为教学创新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宽容失败是衡量学校创新文化气氛的标尺,宽容失败与鼓励创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树立团队精神

教学创新需要的另外一种文化氛围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团队是由一群有着共同奋斗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人组成的,一所鼓励教学创新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具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团队。因此,校领导应注重团队的建设与培养。如果一所学校是一个协同合作的团队,那么这所学校才能人人尊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人心齐泰山移”,“一木不成林”体现的是中国古人对团队精神的认同。团队精神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诚团结的团队氛围里,教师们才能齐心协力,互相支持,勇于进行教学创新,并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团队努力的结果远远大于个人努力的总和,教育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努力创建一流的教育创新团队。团队精神具有以下四种作用(转引自智库·百科)。

(1)目标导向功能

团队具有目标导向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要树立团队的目标导向功能,所树立的团队目标必须为团队成员所认同。学校领导应明确教学创新的目标,并帮助教师理解教学创新的目标,争取教师对教学创新的支持。学校领导应在教师中开展对教学创新目标的讨论乃至辩论,以达到教师对教学创新目标的认同与支持。

(2)凝聚功能

当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有了认同感,团队便产生一种凝聚力,团队成员便形成了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团队的凝聚力需要扶持和培养。学校领导应注意促进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加强教师感情的联系,以增强团队的亲和力。

(3)激励功能

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健康竞争可以激励成员向优秀教师看齐。学校领导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并为教师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条件与支持,对教师创新的成果予以鼓励、宣传,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4)控制功能

团队对于成员们的行为起着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是通过成员对团队精神的理解而实现的,而不是靠领导的硬性强制的力量。因此,学校领导应对教学创新的目标与重要性做长期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应引领团队成员对个人行为和团队目标、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三、领导素质与学校文化的形成

什么样的学校领导才能主导、创造、扶持出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一直以来,业界对于学校领导的素质与能力有诸多论述,但笔者认为学校领导应是仁者、能者与智者。只有具备上述条件者才能主导,创造与扶持出教育创新的学校文化氛围。

仁者为做人的品质。孔子认为仁者应该有五种品德:尊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感召人。优秀的学校领导者应自信、谦虚、诚实可靠、外向、果断、温情[1]。

能者是指具备相当能力的人。一个好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名学校领导应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决策能力、分析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三种能力包括:(1)宏观思维的能力;(2)依法治校的能力;(3)领导与管理的能力。

智者是指学校领导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学校领导的知识结构、厚度决定领导水平的高度,优秀的学校领导应熟悉教学,精于研究,终身学习。

[1]温恒福.教育领导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G471

A

1001-7836(2011)05-0033-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5.012

2010-08-20

王岩彦 (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教,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领导目标
编者的话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