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续传统文化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2011-08-15吕莹
吕 莹
(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韶关 512005)
重续传统文化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吕 莹
(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韶关 512005)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重要一极,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根据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通约性,寻求两者最佳的融合途径,以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文化;可通约性;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漫长的岁月中,传统文化历经沧桑而未衰,历经劫难而未亡,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合理内核。文化本身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因此传统文化以巨大的惯性作用于之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作用日渐式微。重续传统文化,使其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重要的一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探寻原因——传统文化的缺失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生活作用的日渐式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没有达到应有的作用,原因是众多繁杂的,作者主要从历史、现实社会、个体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探寻传统文化的缺失。
历史溯源——传统文化缺失的一个维度。20世纪初以来,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中国开始尝试走向现代化。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认为禁锢了国人的思想,是与现代化相冲突的,因而遭到排斥。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请来了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开展了对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批判,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质疑一时汹涌,传统文化的自信力一度下降到了极点,民族传统文化在这段时间经历了第一个挫折期。较之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带给传统文化的是完全的颠覆。五四运动后,一批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的落后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因此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使之彻底走向谷底。
现代化的实现在中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现代化的愿望没有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迅速变成现实。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二十年中,党和国家对如何实现现代化、快速进入共产主义进行了各种尝试,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事实上,当时中国的国情,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所描述的那样:“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伟大的尝试之后,却没有根本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生产力依旧落后,现代化仍然是一个美丽的梦想。激情过后,人们开始反思,有人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反思,并且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在文化上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以“破四旧”为中心的“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场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浩劫,遭遇到 20世纪以来的第二个挫折期。国人当时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如蛇蝎一样,唯恐避之不及,更不可能继承和发展了。
20世纪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历史,是逐渐把在中国占主流的传统文化推出舞台中心的历史,同时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一个这样的印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相悖的,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文化。事实上,实践中的现代化的确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是传统文化缺失的历史原因。
现实社会考察——传统文化缺失的另一维度。20世纪 80年代以前,虽然传统文化被认为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但是西方的文化并未真正被国人接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或革命比较纯粹。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西方文化和思潮随之涌入国内,其中唯经济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思潮影响广泛,致使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时,多了自觉的排斥和批判。现代化的发展是以一种唯经济主义 (指将经济视为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为主导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人的精神和道德发展自然就被放逐而沦亡。当经济成为主宰社会生活的唯一因素时,物质主义必然成为人类的信仰,人成为“经济人”,享乐就被认为合理天性,人们只关心如何挣钱、花钱与享乐。一时人们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达到了蔑视一切道德与法律的地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与唯经济主义的趋利性站在了矛盾的对立面,道德化与功利性形成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尽管倡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但在实践中却自觉地将经济发展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因此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教育就处于尴尬的地位。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化、(工具)理性化的过程。科学化、(工具)理性化在消除神学迷信、宗法特权、主观武断等方面或者说在提升人性过程中,具有深刻的道德底蕴。然而,随着科学和 (工具)理性功能的提高,发展成为一种唯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和技术能解决一切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工具理性操纵一切,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的终极目的),成为放逐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角色。
个体性的张扬——传统文化缺失的又一维度。个体性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在现代,人的个体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无形之中已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整体至上的观念,荡涤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压制,追求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呼唤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
个体性过度的张扬,使个体脱离整体性,个体与个体之间是互不相关的,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存在基础,而他人、群体与社会成为个体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自我即是一切的中心,自我是唯我独尊的,自我的经验也就是获得至高无上的价值,成为衡量是非善恶的唯一尺度。”[2]由于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人”预设,为了追逐个人物质利益的最大满足,又使人陷于物的奴役之下,人对物攫取的贪婪性、利己主义被合理化为人的天性。因此,任何道德的约束形同虚设,各种道德虚无主义、非道德主义思想横行,色情、暴力、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是典型表现。个体性的过度张扬,又一次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边缘。
二、重续基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可通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道德行为存在于一种实践的结构中,而这个实践的结构依存于不断变化的制度。虽然时代发展了,制度演变了,但传统文化之中的有些德育理念和价值观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具有可通约性,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基础。
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组织和维持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细胞,天下一家、家国一体的观念代代相传,根深蒂固,从而形成以家庭为本位、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与体制。传统思想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太平盛世的实现,归根结底人是最关键的,符合社会要求,能为社会付出和贡献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传统社会的德育主要是为社会、国家培养有用的人。这里的“人”包含三层意蕴 :“成人 ”、“成士 ”、“成德 ”。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之称,“仁义礼智信”是主要的公德标准,“温良恭俭让”是主要的个人行为规范。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社会中的人都要恪守礼仪,正如《礼记·冠义》所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提出“为国以礼”。传统社会中的德育就是维护“礼”,用“礼”(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亲亲 )规范约束个人,正如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传统德育中的“成人”的内涵就是在个人的思想中确立“礼”的秩序,确定各种“人伦”日常的规范,遵从“礼”的秩序、践行“人伦”日常规范,符合“礼”这一标准的人在社会中才是合格的人。
随着历史的进步,标志着“成人”的“礼”,在某些方面已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价值,但其中的德、诚、敬、仁、义等优秀思想,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培育“四有”新人,也是使人成为符合现代社会秩序的“成人”教育,使个人的道德社会化,使人的行为符合日常“礼仪”之规范。
传统德育在“成人”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人“成士”,即把人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才”。“士”在传统社会中有“武士”与“文士”之分,他们的出现都伴随着相似的政治目的,即辅佐统治者。“文韬武略”、“文治武功”就是对一个人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成士”不仅强调人有治国的能力,除此之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强调对国家、社会、朋友和自己的一种休戚与共的品德。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是为国家培养大批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此外还要培养“士”的品质,就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使人走出“私”的桎梏,追求一个忘私、无私的道德境地。这是人的一种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和道德内在力量的表现,是当代人在民族国家语境下所必须培养的一种道德品质,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德育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人向“善”,即“成德”。虽然中国历史上有“性善”与“性恶”之争,但都重视后天的教化可以使人之德行的养成。传统社会中的“德”,是从理想主义出发,把人理想化、神圣化,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强调“内圣外王”,“内圣”强调心性修养,“学者所以修性也”,“学者所以怡情治性,尽才成德也”。“外王”强调事功之学,经世致用。人的德性的养成,关键在于去私、去偏、去蔽。只有博学、审问、慎明、明辨而后笃行,“德”在人伦关系中才能呈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人的“德”绝非“内圣外王”,主要是培养人的完善的人格,提倡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以及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等各方面优秀思想道德品质,这一点也是与传统道德教育的契合之处。
三、寻求出路——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才能把潜在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力量,真正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理智对待传统文化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建立在民族自尊心基础上的批判与继承、借鉴与改造、摒弃与创新,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首先要做到尊重与发掘并举。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但是它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当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必须经过发掘才能使其中蕴涵的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服务。其次要做到清源与超越并举。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为一定的阶级、政治、经济服务,而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已经突破了特定的历史环境,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并且被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利用和借鉴。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因此利用和借鉴的时候应和时代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使之具有现代性,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3]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为现代服务。
(二)显性教育——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直接途径
所谓显性教育就是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直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没有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有融入到上述课程之中。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烈责任感,反对分裂,反对外来干涉主义,实现祖国统一;融入儒家学说“仁”的思想,引导学生以和善的心去处理人际关系;引入孝道教育,培养感恩的心,不仅感恩父母,还要感恩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有极大的帮助,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三)隐性教育——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
高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课,根据专业的不同把传统文化课开设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传统文化课中讲授如《周易 》、《诗经 》、《楚辞 》、《论语 》、《孟子 》、《大学》、《中庸》、《荀子》等中华元典,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呈现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作家时代、生平的介绍来管窥历史风云和人格风貌,使学生格物致知,在了解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文化力量的感召,自觉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选择的尺度,树立内心的人文道德信念,并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和情操,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自身的成才创造条件。
通过其他学科进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高校开设的各门学科的内容与发展史中都蕴涵着哲理、辩证法,都是人类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都体现了人类与民族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各学科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医学学科可以讲解医典《黄帝内经》、世界上最早使用的麻醉剂——麻沸散,农业学科可以讲解《齐民要术》,了解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创造能力培养和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卷帙浩瀚,博大精深,无论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明清小说,不少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一些宣扬传统文化的人文讲座,举办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开展国史国情教育,还可以利用文化节、文化沙龙、影视评论等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唤起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和使命感。韶关学院就曾举办过国学读书活动月,举办了国学大讲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弘扬传统文化。网络在现代社会中被称为“第四媒体”,与大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要的是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民族精神教育网站或网页,把民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历史文物等制成数字化产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络活动,形成网上网下弘扬和培育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合力。同时要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另外,利用网络平台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向学生发送祝福短信,平时发送一些普及基本文化传统常识的短信,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目的。
[1]毛泽东文集:第 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2]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1,(8):1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Renew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V Y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level of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hich con2 tains rich resourc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ut because of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factors,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cess,it has not been fully excavated and used.According to the commensurability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de2 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e can,seek the best integration of the t wo parts in order to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2 tion and enhance its effectiveness.
traditional culture;can be generalized nature;innovation
G41
A
1001-7836(2011)05-0101-04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5.039
2010-12-02
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课题批准号:2010CY018);2010年韶关学院课题 (韶学院[2010]36号)
吕莹 (1972-),女,河南周口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