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问题诊断及对策

2011-08-15刘转青刘积德周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商业性长沙市经营者

刘转青 刘积德 周阳

(1.昭通师专体育系 云南 昭通 657000;2.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 湖南娄底 417000)

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问题诊断及对策

刘转青1刘积德2周阳3

(1.昭通师专体育系 云南 昭通 657000;2.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 湖南娄底 417000)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存在法规监督体系不健全;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偏低;投资盲目,供需错位;规模较小,连锁经营发展程度低等问题。提出应当通过加强法规建设和行业监督;加大政策倾斜,鼓励经营开拓;改善服务结构,推行连锁经营;加强俱乐部队伍建设等措施来促进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康快速发展。

健身俱乐部;商业性;问题;对策;长沙

1.前言

体育健身娱乐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关系到亿万国民的身心健康。[1]长沙市健身娱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尚不成熟,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目前长沙市各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多数不尽人意,制约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除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上的原因外,更关键的因素是俱乐部自身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故研究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存在的问题,寻找制约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健全。长期以来,长沙市一直没有管理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专门机构,一些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受到体育部门管辖的同时,又受到工商部门、文化部门、税务部门等多部门的管辖。[2]

由于管理的混乱,导致长沙市健身俱乐部的收费现象很不规范,向健身俱乐部征收费用的部门很多,而且杂乱无章。在所调查的30家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中,除了要交纳工商管理费和税务费外,一些健身俱乐部还要向卫生防疫、环保、城建等多部门交纳费用。这种多头管理和混乱收费的现象不利于健身俱乐部的有序发展,挫伤了健身俱乐部经营者的经营积极性。很多经营者为了减少向有关部门交纳费用或争取受到相关部门的特殊照顾,而通过一些非法途径与执法者进行交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长沙市健身娱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助长了当地的一些不正之风。由于其他部门对体育的介入,出现了一个市场多种政策、多头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政令不一、各行其是、无法可依的状况。

2.2 法规监督缺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法律保障。[3]目前,长沙市除了《湖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长沙市体育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两部法规对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做了一些规定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专门针对健身俱乐部经营的政策法规,即使在这两部法规中也没有列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实施细则;此外,长沙市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这些都是导致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管理混乱、发展滞缓的重要原因。

2.3 政策扶持乏力。体育健身娱乐业带有社会公益性质,政府对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减免税收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4]然而,在对长沙市健身俱乐部的调查中发现,体育部门还没有相应的管理、扶持政策;有关工商部门对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还只是例行登记、发照,缺乏指导性管理和项目规划;有关税务部门对该行业的政策还不尽一致,在税收政策中将一些经营体育运动项目的企业划入了娱乐行业,执行和文化娱乐行业一样的税收标准;还有些部门对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报有偏见,少数管理人员思想不够端正,层层加码收取管理费用。这些不恰当的行为严重妨碍了经营者正当利益,影响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长沙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2.4 经营管理人才素质不高。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需要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而长沙市目前的状况是,各场所的经营管理者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经营者中一部分是体育专业人才,但由于受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他们缺乏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另一部分则既不是体育专业的人才,也非经济方向的人才,他们对健身娱乐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抱着边经营边了解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经营者对各管理因素以及市场运作因素影响健身俱乐部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因而导致俱乐部市场定位不清,影响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2.5 投资盲目,供需错位。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项目设置以及市场定位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经营项目设置不是建立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而是凭感觉,跟随潮流。据调查,目前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项目大多以健身健美、跆拳道、台球为主,这些项目的竞争已是人满为患,由于竞争激化,造成部分健身场馆经济效益下滑,经营困难;而其他一些广大居民比较喜欢的健身娱乐项目则只有较少场所经营,如羽毛球、乒乓球、溜冰等,根本无法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的健身需求。这种盲目投资现象阻碍了长沙市健身俱乐部的健康有序发展。

2.6 经营规模较小,连锁经营程度低。长沙市健身俱乐部数量多,规模普遍较小,各经营单位各自为阵,致使在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局面。如:在设施购买、维修价格方面,各家俱乐部不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来压低价格;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比较小,相关配套措施不齐全,提供的项目比较单一,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各项工作专业化程度低,也难以引用较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各中小俱乐部之间的相互竞争,容易引发“价格战”,从而使俱乐部利润降低。[5]由于规模较小,连锁程度低而引起的这些问题,成为了妨碍长沙市健身俱乐部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桎梏。

3.促进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法规建设和行业监督。应根据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体育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为基础,制定出专门针对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条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市场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实施协调监督和宏观指导,做到有法可依,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长沙市体育健身俱乐部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如可制定《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条例》、《健身教练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行业人员管理岗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明确各体育项目经营活动举办的经营条件,建立起较完善的市场法规和制度,强化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法规意识。同时要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协调,综合管理。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组织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对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对其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促进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3.2 加大政策倾斜,鼓励经营开拓。体育健身娱乐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减免税收,提供低息信贷,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来促进健身娱乐业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通常采用的方法。长沙市政府也应当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明确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的行业属性,确定专门的部门对健身俱乐部进行管理、扶持,规定对健身俱乐部统一按体育经营行业征税,并在税收过程中给予一定优惠。通过制定这些优惠政策和措施,保护投资者利益,鼓励、吸引更多新投资者,从而带动长沙市健身俱乐部的健康快速发展。

3.3 加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者队伍建设。通过打破部门界限,多渠道、全方位发展和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体育经营人才。既要立足本职,加强对现有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经营能力;又要有计划地培养一大批新的现代体育产业的经营者,通过举办体育市场经营的专门讲座,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定期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拓宽健身俱乐部经营者队伍的建设,形成畅通的人才培养渠道,保证健身俱乐部经营者的素质,优化整个健身俱乐部的队伍的建设;此外,还可以从经营市场选择一些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广纳天下贤士,不断充实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队伍。

3.4 改善服务结构,开拓经营领域。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应掌握健身娱乐市场的最新动态,根据俱乐部现有的各种条件,应用市场细分原理,将消费者市场进行科学划分,开设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品种。具体可专门开设家庭式、亲友式、趣味性的健身项目,以及适合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特色健身项目。同时,经营者应当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健身俱乐部服务项目的层次性和可行性,必须在服务项目、服务范围上进行大的结构性调整,多经营那些社会体育资源比较稀少,而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在经营过程中注意实行各种项目的配套经营,使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项目多样化,实用化,特色化,以达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

3.5 推行连锁经营,提高规模效益。针对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规模较小,经营成本高这样一些实际情况,建议以股份制的形式建立适当规模的健身娱乐集团,通过连锁经营,实现各健身俱乐部的资源与信息共享,提供各种合作和互助的平台,有效地提高各项工作专业化程度,降低各种成本,节约开支,拓宽市场,形成品牌优势,从而提高长沙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效益。

[1]曹岩.体育与健身俱乐部的运作特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3(1),P15.

[2]王岳洲.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31-1033.

[3]王忠信等.我国体育市场管理法规研究[J].体育科学,1998(1),P24-25.

[4]陈爱民等.深圳市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建议[J].体育学刊,2006(4),P44-46.

[5]何培森,丛湖平.杭州市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供需结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1),P38-40.

刘转青(1980-),男,湖南娄底人,硕士,昭通师专体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社会学。

2011-02-16

猜你喜欢

商业性长沙市经营者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经营者》征稿启事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调查与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
简述长沙市三种不同边坡支护方式
长沙市:长沙市举行地铁应急逃生演练活动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