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

2011-08-15蒋晓丽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竞技国际化

蒋晓丽

(四川外语学院体育部 重庆 400031)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

蒋晓丽

(四川外语学院体育部 重庆 400031)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历史发展的长河积淀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系统,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的名片之一。文章从无数的功能开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武术的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性、中国武术生态学意义上的多样性、中国武术道德的至上性等哲学特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提供理论层次的参考。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哲学理论

引言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历史发展的长河积淀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系统,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的名片之一。近代由于工业文明的兴起,使得农业文明相对的衰落,武术也没有以前较为发达。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武术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和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传统武术在世界各国不断的推广。引起我们自豪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武术国际化、普及推广的过程中,多少的出现了一些异化的现象。因此,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方式途径等,以便于更好的发扬我们的文化瑰宝。

1.中国武术的功能

对于武术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运动形式,关于武术的功能有很多种的提法,要对武术的功能进行分析和辨别,不能只是简单的在其功能的尺度判断上,并列地活着单纯地进行,而应考虑其逻辑体系和系统的文化性和国别性质。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储存库种的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子系统之一,武术体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奋力进取的精神,体现的是对攻击和防守两种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运用。同时,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也很好的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审美等独特的民族文化。武术在产生的初始阶段,和医学、宗教活动、教育等社会化的活动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武术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围绕着它的价值观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演进。所以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哲学和伦理思想基础上的攻击和防守技术,是中华武术的本质功能所在,武术的其他功能是以这种功能作为基础展现出来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武术,有其必然的社会属性,武术的存在和发展,很大的程度上市为了满足社会和人发展的需要,所以,武术具备了对社会和人进行改造的功能。但是武术的改造功能有其不同层次的多元性特点,各个不同的功能之间是不能相互代替的。我们可以把武术的这些功能分布在三大层次上,武术的核心层展现的是武术的本质功能;中间层次负载的是对小的群体以及个体的社会改造功能;最外边是对整个社会的功能改变层次。例如武术的竞技、教育、政治、多元文化的交流等功能。

比如:竞技功能、教育功能、军事功能、文化交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个层次上的功能有多元性,功能和功能之间不可替代。武术的诸多功能分布在三个大层次上,核心层次是本质功能;中间层次是对个体和小群体的改造功能群;最外层是对社会的改造功能群。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每个层面上功能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和平年代,武术的军事功能一般只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一旦发生战争这一功能就会被放到突出的地位,但无论怎么变化,越接近核心的功能越稳定。

2.中国武术的哲学性质分析

2.1 武术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性。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武术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获得了发展的思想内涵和动力同其他的文化形态的事物的发展是系统化的、相互促进的关系。武术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性质是中华武术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武术区别于别的意识形态的攻防技术的主要所在。

2.2 中国武术生态学意义上的多样性。中华武术的流派繁多,各有特点体现在生态学的意义上有其特定的多样性。武术的多样性也是中国武术繁荣发展,汲取营养的过程,是武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发展的产物。中国武术不同的流派和种类,其存在时武术思想交流、碰撞、融合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武术的发展需要平衡的生态环境,这就为中国武术的多样性发展提出了要求。

2.3 中国武术道德的至上性。中国武术讲究的武德,既是我国武术创造者、练习者对武术和中国文化的一种认识,更是一种促进我国武术发展的精髓所在。崇尚和发扬武德是中国武术界的一个传承已久的优良传统。确实在武术进步和发展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术不仅仅形成了其特有的技术、理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武术道德体系,即我们经常讲的武德。虽然武术的流派多种多样,但是,武德的培养和提高确实每个门派的首要学习内容。崇尚武德既是对从事武术者的一种修养的要求,更是武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3.从中国武术的功能特点看武术的国际传播

中国武术要实现健康发展,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要遵循中国武术的发展规律。武术的规律指的是从武术的内部和其本质的内涵里面,表现出来的有代表性的特点。虽然我们在确定武术的内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但是武术的内涵却时刻体现在其每一个部分上。所以,武术在国际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做到遵守以下的原则,首先是把中国武术看作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提高武术的文化属性和地位;其次,在武术的国际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根据国际传播的要求,对中国武术进行结构和传播功能的完善,以更好的在国际范围内发扬光大;再次,在武术的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扬中国武术的哲理性、文化性、德育性等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统一。

4.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异化现象

要实现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重要的一步就是把中国武术改造成为适合进行竞技比赛的运动项目。使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赛场是中国民众的心愿和目标。武术进入奥运会对中国武术和中国的文化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情。所以,对武术进行不同形式的改造,使之加入奥运会成为了武术工作的内容之一。中国武术在与世界接轨,和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也作出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改造和探索。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对中国武术的改造和探索,更多的是移植多余借鉴,创造要少于有意的模仿。有很多的研究者提出当前对我国传统武术的改造,沿用了中体西用的传统思维,通过把现代竞技体育的比赛形式、运行模式和武术的结合,就算完成了改造。这使得武术失去赖以发展的精髓和特性。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武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不是靠简单的做好借鉴、模仿、竞技模式的借用等工作就能实现的,武术的现代化是一个艰巨长期的文化发展的过程。

中国武术在进行国际化的传播过程中,其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在进行武术的国际化的时候,要坚持好传播的原则。竞技功能是武术的主要功能之一,能否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只是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一个方面。如果在这个方面的实现过程中,对中国武术进行更多竞技化的改造,而忽视了其特有的文化属性,那么武术的异化现象将更为严重。另外,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开放性和发展性都很强的竞技形式,就在于它很好的坚持住了自己的文化属性,因此才能够发展到今天如此壮大的地步。所以,我们在进行武术的国际传播的过程种,既要做好武术的改进和创新工作,更要保护好中国武术的文化精华,走健康、发展的中国武术传播之路。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是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发展起来的,以攻防技击为核心功能的文化产物。武术具有中国文化的哲理性、生态多样性、武德的崇尚性等固有的特点。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促进武术功能和属性的健全,遵循武术发展的规律,减少异化现象的出现,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做好舵手。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赵月香.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传播媒介[J].体育文史,2000(3),P52-54.

[4]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5.

[5]任金州.电视外宣策略与案例分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6]丁保玉.“后奥运时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特征发展审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PP528-531.

蒋晓丽(1977-),女,重庆人,硕士,四川外语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心理学。

2011-01-13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竞技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竞技精神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