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迪安》碎片化情节的渊源与构成方法
2011-08-15许晓英
许晓英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梅丽迪安》碎片化情节的渊源与构成方法
许晓英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梅丽迪安》的艺术魅力之一在于其独特的碎片化情节。碎片化情节来自于百衲被用形状各异布块缝制的启示,即每一个碎小的布块相当于一个情节。每一个情节的象征意义与结成百衲被的每一个布块的意义也有相同之处。沃克通过碎片化情节的拼贴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敏锐观点,具有深刻蕴意。
梅丽迪安;碎片化情节;百衲被;沃克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世界文坛,其创作成就之突出,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文学现象。这些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依托着本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与心灵世界,丰富了当时文学创作的表现主题,形成名噪一时的文学思潮,从而使黑人女性文学成为美国文学中一个独立而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艾丽丝·沃克的文学创作在美国备受关注,一直是美国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热点。特别是在1976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梅丽迪安》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随着第三部小说的出版,跻身于为世人羡慕的文学上流之列,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黑人女性小说家明星。在艾丽丝·沃克几部有影响的小说中,《梅丽迪安》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为背景,拉开了反映美国黑人强烈要求获取民权小说的序幕,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深刻记忆,沃克在文学创作方面特别善于利用极具黑人特质的美学意象,“百衲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梅丽迪安》中,沃克成功地利用“百衲被”这一极具隐喻意义的意象,将小说的叙述手法加以改造,打破传统上以时间顺序为主的定势叙述模式,采用倒叙、插叙、预序与顺序相混一的技巧,给人以时空倒置之感。这种技法是通过穿插诸多历史事件、家族历史和传说来实现的,使得整部作品如同碎片一样被连接在一起,颇似一床黑人在被掠夺的路上缝制的百衲被。这就是“碎片化情节”话题出现的基本缘由。作者采取碎片化情节构筑作品整体是对本民族文化——百衲被深刻记忆的结果,具有深刻意蕴,不可视为无谓。
一、碎片化情节的渊源——百衲被
碎片化情节意指构成作品的每一个情节没有必然联系,相互搭配具有随意性,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外在构型各有特征,与百衲被的每一个颜色各异、形状多变的小布块相似。
百衲被最早起源于英国和非洲,是一种用来保暖的日常生活用品。当第一批定居者来到美洲的时候,他们也带来了缝制被子的技术。由于当时布料奇缺,所以人们不得已使用一些已经用旧的被淘汰的布料缝制被子,比如旧衣服、旧窗帘、旧制服等等。这些废旧布料都来自于家人、朋友或邻居,也许是一件老祖母在世时穿过的一件衣服,也可能是朋友打仗时穿过的军装。人们把这些旧的布料剪裁成相应几何形状的布片,然后将它们拼缝在一起,成就了一床五光十色、图案驳杂、质地良莠不齐、来源复杂的百衲被。对于缝被子的人来说,每块布片都有一个记忆清晰的故事,正因为如此,“百衲被”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由旧布片缝制而成的百衲被提醒着人们怀念过去,不要忘记故人。定居美洲大陆的白人在非洲贩卖黑奴的路上,将缝制百衲被的技术传给了苦难深重的黑人,黑人从此赖以记录下了辛酸的过去。长此以往,百衲被便成了黑人文化中重要的一朵奇葩。
缝制百衲被是妇女们的日常家务之一,由于缝制工序繁琐,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几个人共同缝制,她们可能是家人,亲朋或是邻居。在缝制过程中,妇女们围坐在一起除了可以互相学习缝纫技术,还可以诉说烦恼,分享快乐。所以对于妇女来说,“百衲被”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它使得妇女们实现团结互助。而黑人妇女在布料的质地、颜色和形状选择等方面融合了自己民族的审美特点和风俗习惯。她们所选的布料往往来自于在家中传了两代甚至三代的旧衣物,且颜色鲜艳,然后将其剪裁成不对称的形状,并在缝制过程中喜欢即兴发挥。因而对于黑人妇女而言,“百衲被”不仅是妇女创造力的体现,更是黑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百衲被”的丰富含义让女性作家对它格外青睐。许多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都描写了百衲被及缝制百衲被的过程。伊莱恩·肖瓦尔特曾在其专著中总结了缝制百衲被所需的四个步骤。首先要选择所需材料的色彩和面料,并将选好的布料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第二步,把这些小块按照一定的模式缝合成较大的方块;第三步,把大方块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这个图案通常是传统的图案,它有一个名称,表明了它在地域、政治或精神上的含义;最后把它缝在褥子上并在周边加上一定的花纹(程锡麟,王晓路)。肖瓦尔特的这本专著《姐妹的选择》,其书名就来自于艾丽丝·沃克的著名小说《紫颜色》中一条名为“姐妹的选择”的被子。伊莱恩·肖瓦尔特还指出,写作的过程同缝制被子的过程非常相似,首先是选材,其次构思语句和布局,再次是根据某些特定的主题构建一个文本,最后通过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完成一个完整的文本。这也是受艾丽丝·沃克有关小说启示的结果。
由于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热爱,艾丽丝·沃克在文学作品中多处描写百衲被和缝制百衲被的情景,如《日常用品》中老祖母留下的百衲被,《紫颜色》中西丽、索菲娅和莎格共同缝制名为“姐妹的选择”的百衲被。艾丽丝·沃克对百衲被的感情与记忆还表现在将缝制百衲被的技术应用到文学创作中。《梅丽迪安》是其中最有代表的一部。主要表现在以碎片化的情节拼贴成完整的文本,与百衲被的缝制程序及成品的外形完全一致。可以想象,百衲被是作者创作的最原始启示物,与伊莱恩·肖瓦尔特对百衲被的意义领会具有神理上的一致性。
二、碎片化情节构成作品的手法——拼贴:往事、时事、家族历史、传说
《梅丽迪安》以民权运动为背景,讲述了黑人女性梅丽迪安·希尔在运动中逐渐成长的故事。梅丽迪安因为怀孕而被学校开除,没能读完高中。然而婚姻生活和可爱的孩子并不能使她感到满足。在一对白人夫妇的资助下梅丽迪安去上了大学,而她也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收养。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梅丽迪安积极投身其中为黑人争取权利。直到革命失败,她却仍然坚持理想并选择再次回到南方黑人社区中,继续为黑人的权利斗争。
小说全文分三个部分,共34节。这34节之间并无明显的连接与过渡,它们更像是片段或是碎片被随机拼贴在一起,与上下文没有明显的衔接。除了讲述梅丽迪安的故事,小说中还嵌入许多看似与小说发展不相关的片段,如民权运动时期的历史事件、家族历史,甚至还有传说。这样的拼贴使得小说在形式上像一床百衲被,同时也具有百衲被的功能,记录了历史,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先人,不要忘记历史。在小说第一节的结尾处,作者列出了一个在民权运动中遭暗杀的人员名单,其中有约翰·肯尼迪,马丁·路德·金。随后是关于1963年电视转播肯尼迪葬礼的描写。第三部分的第一节是1968年梅丽迪安参加马丁·路德·金葬礼的情景。这两个来自于真实历史事件的片段,与上下文并无衔接,但是暗示民权运动充满血腥和暴力,最终走向失败。小说中还有大量关于梅丽迪安同其他人参加民权运动的描写,例如他们挨家挨户做选民登记,参加游行,遭到白人警察的殴打,甚至被逮捕,虽然这些是小说里的情节,但却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真实发生过的,值得一提的是,沃克就曾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正是这些支离破碎,貌似杂乱无章的情节最终组成了一幅关于民权运动的完整画面,同时也具有深刻意义,在于说明民权运动时期,为黑人争取权利困难重重,梅丽迪安以及其他同她一样的人面前的理想之路并不平坦。这就像一床看上去非常简陋的百衲被,表面无奇,而缝制却十分艰辛,其中包含的意义又是发人深省的。
在小说中,有一个关于希尔夫人(梅丽迪安的母亲)家族历史的小片段。希尔夫人的曾曾祖母是个奴隶,为了找到自己被卖掉的孩子,她甚至跟踪买走孩子的奴隶主并成功将孩子们“偷”回来。后来她白天在农场干活,晚上带着几个孩子在森林里靠捕猎抓鱼采野果为生。然而由于常年饥饿,几年以后曾曾祖母去世了,随后奴隶主很无情的将她的几个孩子全部卖掉。片段还讲述了希尔夫人的曾祖母、母亲及她本人的故事,这些片段如同百衲被上的布片,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浓缩了黑奴的悲惨历史,以及世世代代黑人妇女所遭受的苦难,警告读者牢记历史,不要忘记先人的凄惨命运,以此唤醒世人。
书中还有一些片段源自传说。在梅丽迪安就读的撒克逊学院中央,有一棵巨大的木兰树,名叫“旅居者”。它与一个名叫鲁维尼的黑人奴隶有关。据说她是当时还是撒克逊庄园的一个奴隶,非常擅长讲故事,尤其是恐怖故事。鲁维尼的这个特长是遗传自她的父母—在西非,鲁维尼的父母通过神秘仪式和提问问题来判断谁是罪犯。庄园主的孩子们都喜欢听她讲故事。一次她的恐怖故事使其中一个小男孩受惊吓致死。作为惩罚,庄园主把鲁维尼的舌头割了下来。在鲁维尼的家乡——西非,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被割了舌头而不把舌头放到自己所选的地方,这个人将会永远失去灵魂。于是在鲁维尼的苦苦哀求下,庄园主把舌头还给了鲁维尼。她把这截舌头埋在一棵小树下。这棵小树长得特别快,枝繁叶茂,成为后来的“旅居者”。其他奴隶认为这是一棵神奇的树,“可以讲话,制造音乐…拥有模糊视力的能力。一次躲在它树枝里的一个奴隶就没有被发现”。由于抛弃孩子和家庭出来求学再加上不能很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当时还是大一新生的梅丽迪安常常感到孤独和苦闷,所以她经常躲到“旅居者”茂密的枝叶中寻求慰藉。“旅居者”不仅使她感到平静,而且还能感到一种过去与现在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神秘强大的“旅居者”与非洲,与黑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她是非裔美国人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是“非裔美国人的母性之树”。然而随后“旅居者”被一批激进的撒克逊学院学生为反抗校方而砍倒,这意味着年轻一代的黑人割断了自己与本民族文化历史的纽带,也预示着民权运动将走向失败。作者认为,年轻一代的黑人应从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中不断汲取养分,使这些宝贵的遗产得以传承,而非一味地否定过去,仅凭暴力去争取权利是不够的。
另外作者在小说里还穿插了关于象征印第安历史的“圣蛇之墓”的片段。“圣蛇之墓”有着一千年的历史,里面埋葬着数不清的印第安人的尸骨。梅丽迪安的祖辈曾在这里开垦土地,据说她的祖母曾在“圣蛇之墓”有过一次奇妙的经历,从那之后,祖母便不再信仰宗教转而崇拜太阳。而梅丽迪安和她的父亲在那里也有同样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都感受到了个体与历史的神秘联系。后来当地政府将“圣蛇之墓”及希尔家在那里的农场收回,建成一个公园,并禁止黑人进入。这暗示了印第安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边缘地位,而且正被其同化。这个片段体现了作者对黑人和印第安人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担忧,所以她倡导年轻人应当了解文化和历史从中汲取营养,并将这些宝贵文化和历史遗产传承下去。
整部小说的结构看似杂乱无序,所有的情节像碎片一样被随机拼贴在一起,好像一条由不同质地的布片缝制而成的百衲被,然而正是这样的结构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关于民权运动的完整画卷,起到了记录历史的作用。
[1]Showalter,Elaine. Sister’s Choice: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Walker,Alice. Meridian.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M].1977.
[3]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王晓英.走向完整生存的追寻——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文学创作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5]张燕,论沃克.梅丽迪安的成长主题[J].华侨大学学报,2007,P105-110.
许晓英(1984-),女,蒙古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201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