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探析
2011-08-15王礼亮赵瑞华
王礼亮 赵瑞华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酒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探析
王礼亮 赵瑞华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酒对于李白来说,是其诗歌创作借以表达的外在因素和躯壳。酒对其诗歌创作影响甚巨,激发诗歌创作的灵感,催化诗歌创作的豪情。这样才使其创作犹如百川奔流、龙吟虎啸般的气势倾泻而出,在盛唐诗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后人难以逾越的丰碑。
酒;李白;诗歌创作;影响;灵感;豪情
酒对于李白来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诗歌创作借以表达的外在因素和躯壳。李白近千首诗中,诗题出现“酒”字,以及“饮”、“酌”、“醉”等与酒有关的篇什,如《对酒》、《将进酒》、《九日龙山饮》、《月下独酌》、《春日醉起言志》等有五十余首;在诗句中涉及“酒”、“醉”等字的诗作,近二百四十首。李白曾在《赠内》中说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王安石也说李白:“其识污下,十首九首说妇人与酒”(《钟山语录》引),这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也说明了酒与李白的诗歌创作之间有关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酒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我们研究李白诗歌,就不能忽略了酒这一重要因素。
一、酒激发李白诗歌创作的灵感
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需要作家有好的契机,在精心构思、苦思冥想之后,待灵感骤至,诗人便文思泉涌、诗兴勃发,创造力得到空前发挥和展现。正如柏拉图所言:“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志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1]他认为,有成就的诗人创作都需要有“神力凭附”,诗人因此而变得迷狂,写出的诗歌也宛若神助般地令人惊叹。这些描述尽管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其确也在某种意义上给我们以启发,说明了灵感在诗歌创作中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作用。诗人灵感到来时的迷狂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如痴如醉、意乱神迷的疯癫状态,这时的诗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精神病患者,只不过他“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路,而再度地把握着现实。”[2]而酒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麻醉性,使人陷入柏拉图所说的“迷狂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诗人的创作灵感得到激发,写出连他自己也会惊叹不已的诗篇来,李白就是这样。
在盛唐诗酒风流的时代,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璀璨的明星。他是“诗仙”,同时又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其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写诗必喝酒,喝酒必写诗,诗酒成就了他的一生。正因为酒,李白的诗才犹如大河奔涌般喷射出来,可以说是酒激发了李白诗歌创作的灵感。可以说,酒与李白犹如咖啡之与巴尔扎克,是进入迷狂状态后召唤灵感到来的催化剂。
可见,对于李白来说,实现创作灵感到来的虚静状态的最佳方式便是饮酒。在酒精的作用下,李白迟钝的思维开始活跃,大脑像通了电流一样异常兴奋,调动起经验的记忆和日常积累在头脑中而不大能意识到的大量信息,并使各种信息得到组合,催化出奇思异想。这时,思维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可以上天入地,识见古往今来,大江大河、危石巨峰、龙吟虎啸等等都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形象生动。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中自由飞翔之后,他便可以达到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了。
李白大都在喝酒之后思维敏捷,诗如泉涌。在酒兴勃发中,诗人诗思如潮,如有神助,他是从酒中获得灵感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大都从酒中流出。李白的很多诗歌,如《清平调》三首,《将进酒》、《行路难》、《把酒问月》、《月下独酌》等都是在他饮酒之后一挥而就的,正如杜甫在《不见》中说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孟棨的《本事诗》记载:“时宁王邀饮,而自己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取笔抒思,略不停辍,十篇立就,文不加点。”皮日休说李白:“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陆游也说其“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
在微醺的醉酒中,李白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创造力也达到了极致,平时所想不到的奇思妙语、独特构思,都会随着酒兴流出大脑,促成了其诗歌幻想、夸张等创作特征。这种状况有时连诗人自己也惊叹不已。如李白《月下独酌》有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时的诗人在有月亮的晚上独自饮酒,不觉心生悲凉,但他却又端着酒杯,盛情邀请月亮与自己一起饮酒,再加上自己的影子便成了三人,“三人”畅饮岂不快哉!如此异想天开的诗句,若不是在醉酒朦胧状态之中也很难想象得出来。试想,倘若没有饮酒后迷狂状态下灵感的激发,他也很难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这样壮浪夸张、变化极快的诗句,流露出巨人式的感伤,使人瞠目结舌。可见,李白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酒使其在意乱神迷、精神恍惚的状态中获得灵感,从而才思敏捷、如有神助,下笔千言立就,写下“惊风雨”、“泣鬼神”的不朽诗篇。
二、酒催化李白诗歌创作的豪情
李白思想复杂,儒道相糅,侠义、纵横兼有,儒家思想给予他“安社稷”、“济苍生”,然后功成身退的积极入世思想,道家思想使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访道求仙,侠义纵横之术使他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这样杂糅的思想状况,使其本就开放自由的性格更加目空一切,傲岸不羁。25岁的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雄心壮志,开始了他宦海沉浮的漫漫征程。但他一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想“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欲通过访道求仙、投诗拜谒得到权贵的推荐,从而获得君王的赏识与重用。他的雄心壮志加上酒的作用,便更加催化了其诗歌创作的豪情。
酒是一种带有刺激性的特殊饮品,它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剧,心搏加快、体温上升,表现出意志、情感的摇荡勃发、激情满怀、豪健开朗和狂放热烈。李白不仅酒量惊人,而且嗜酒如命,善于在微醺的醉意中释放生命的激情,并通过即兴的诗歌创作把这种因酒而勃发的豪情意志抒发出来,让人受到感染和鼓舞。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他认为,很多时候是美酒激发了李白浪漫豪迈的激情和诗歌创作的豪情。
同时,李白的一些与酒有关的诗歌,都激情奔涌、热烈飞动,让人充分体会到酒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他曾自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显示了他何等的豪迈气度。饮酒之后,他诗歌创作的豪情被大大激发,如《梁园吟》所述:“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这种令人惊异的身手恐怕只有在酒后方能道出。《行路难》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他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的信心。
李白的很多诗歌是他饮酒之后吟咏出来的,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喷泻奔涌,变化无端,这就催化了其豪放诗风的形成。如“我且为君捣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而最能表现他酒后诗歌创作豪情和豪放诗风的是《将进酒》。本诗约写于天宝十一载,李白已被赐金放还八年,当时他与好友岑勋一起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而写下的千古绝唱。诗的开头两句可谓壮浪之极,把壮浪的说成更壮浪,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以看出李白是何等的自信,甚至有些自负,可谓作者的人生价值宣言。“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要吃就吃全羊全牛,要喝就喝个痛快,三百杯又算得了什么。“主人何为言少钱”到“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竟颐指气使,反客为主,把身上仅有的贵重物品都用来换酒,可谓狂放之极。诗人在酒的作用下,感情发展变化极快,由悲、乐、愤激,再到狂放。在这里,诗与酒融为了一体,诗风的豪放,诗人的豪迈气概都在酒的作用下尽显无疑。正如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其《寻李白》一诗中形象地描写李白饮酒之后诗歌创作的豪情: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可见,酒对李白豪放诗风的形成和创作时的激情创造发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日本松浦友久在其《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像》一书中这样描写李白的诗歌创作与酒之关系:“他的饮酒是快乐的,豪放的……如果说,从表面上纵观他的诗作,只有那些记有大酒、痛饮、泥醉的部分才那样绚丽夺目,那么简直就可以说,李白的饮酒才是他的正常状态……对李白来说,饮酒不但不会妨碍作诗,相反,在昂扬的激情中,反而能促使他的诗作得更好。”[3]
正因为酒,李白的诗歌创作才犹如百川奔流、龙吟虎啸般的气势倾泻而出,在盛唐诗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后人难以逾越的丰碑,令人叹为观止。其实,酒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非仅此两端,笔者将另撰文进行深入探讨。
[1]朱光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P118.
[2]高宣杨.弗洛伊德传[M].南粤出版社,1980,P269.
[3]梁丽超.以酒论诗——对李白诗风的解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1).
王礼亮(1985-),男,河南信阳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赵瑞华(1988-),女,河南舞钢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08级本科生。
20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