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与教学改革问题及政策建议

2011-08-15黄龙德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师队伍新课程

黄龙德

(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陕西汉中 723200)

论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与教学改革问题及政策建议

黄龙德

(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陕西汉中 723200)

当前,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无序流动、结构性缺编、待遇低等问题尤为严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举步维艰,成为制约我国农村高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国家必须采取多种政策,多管齐下,努力满足农村普通高中对优秀教师的迫切需要,确保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农村普通高中;教师问题;教学改革问题

随着城乡全面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理顺,义务教育段与高等教育段教师管理与流动日渐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教师管理工作井井有条。与之相对照,由于国家管理政策的薄弱和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结构上来看,农村普通高中学校教师问题日益凸现,对教师管理政策的需求日渐强烈。为此,在近期,我们走访了陕西农业大县——富平县和城固县,在亲临其境、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把握和盘点,并从学者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施政建议。

一、令人堪忧的教师状况

(一)教师无序流动,老化现象严重。在农村,高中学校教师的“进”与“出”基本上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校长主动干预人事流向的能力差。农村学校要选聘教师首先需先向教育局人事部门申请,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招聘,这就导致学校想要的教师进不来,不想要的教师出不去,教师人事流动失序,“上流”(即流向城市中学和发达地区中学)现象严重,结构性失调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同时,每年都有一部分优秀教师或被眼睁睁地调出学校,或被民办学校“挖走”,这就导致部分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成了民办高中和重点高中的教师培训基地,直接挫伤了这些农村高中学校的办学热情。据陕西富平县某中学校长介绍,今年该校就流失了6名优秀教师,造成学校的部分科目教学难以正常开展。不得以,他们只有考虑从初中学校选拔新教师来充任。在城固县,农村两所高中——“三中”、“五中”教师中的佼佼者一旦崭露头角就会很快被城区的“一中”、“二中”等挖走。与此同时,许多农村生源的优秀师范毕业生不愿回家乡从教也导致了农村高中优秀教师极度缺乏。尽管这两年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是那些重点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仍旧不愿到这些地区从教。以富平县为例,该县有5所普通高中,其中美原中学教师中只有3名是陕西师大的毕业生,刘集中学只有2名是陕西师大的毕业生,而他们几乎都是在九十年代被分配到该校来任教的。这就导致了高中学校的师资队伍无法及时得到更新和充实,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现象日益严重。

(二)教师结构不合理,基础学历偏低,教师活力不足。在农村地区,教师结构失调、专业不匹配问题普遍,成为制约普通高中学校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由于国家人事政策收紧,教师流动性减弱,教师常规补充、结构调整的渠道被切断,高中学校教师队伍抱残守缺、年轻教师比例偏低现象较为普遍。在富平县,许多高中学校反映:近年来学校基本上很少进新教师,遇到教师科类不合理问题时就只有求助于内部协调来解决,不管教师所学专业如何,只要能教该学科就行。在当前,高中学校最缺乏的是生物、地理教师,这是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密切相关的。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这些科目的比重有所加大。同时,农村高中学校较为缺乏的是体育、音乐、美术教师,这些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很少有愿意到农村从教的,这在城固县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显然,教师队伍的这种状况与学校的特色化发展的战略不相适应,学校难以实现对体、音、美专业特长生的有效培养。其次,学校教师中基础学历整体偏低,大多数教师的本科学历是从继续教育渠道获得的。以富平县为例,在高中学校教师中大专及其以下的就占到了80%,大多教师还是十几年前进校的。可见,教师队伍中新生力量稀缺、整体活力下降,使农村中学的教育改革面临着诸多困境,新课程推行起来难度较大。

(三)教师住宿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生存压力大。近年来,受“标准化”改革的推动,农村高中学校举债建楼现象比较普遍,大大推动了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然而,施工单位只承包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等教学设施的修建工程,就是不愿投资帮助学校修建教师宿舍办公楼。究其原因,教学楼与实验楼属于国有财产,其贷款偿还有国家从背后撑着,投资风险较小;学生宿舍楼大都是按照后勤社会化的模式来修建的,有学生住宿费收取这一来源作后盾,也无需担心投资奉献。由此,在农村,普通高中学校中教师宿舍楼均未有单位投资承建。在富平县,许多高中教师住的还是五十、六十年代的房子,到处修修补补,早已破旧不堪。同时,教师的各种福利待遇偏低,工资待遇较低,教师的课时费少得可怜,许多国家规定的待遇都被地方政府以财政苦难为由取消掉了。加之,近年来高考质量竞争压力加大,许多教师在工作上废寝忘食、精神负担重,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生活,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堪忧。

(四)教师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休息时间难以保证。在农村高中,生师比较低,教师编制不足,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以富平县为例,该县2008—2009年度共有高中生22950人,高中专科任教师1027人,生师比达22﹕1,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的生师比为17.48﹕1,国家编制办颁布的标准是15﹕1。这就导致农村高中教师缺编现象较为严重,教师平均工作量明显较多。同时,还有两方面的原因在无形中增加着教师的工作量:其一,教师队伍中许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教书,如女教师生育、临近退休的老教师、部分没有教学能力的教师等;其二,每个教师都要请病事假、学校管理人员难以全额承担教学工作量等。这就导致了部分一线教师天天守在教室中,他们的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教育观念陈旧,教育视野狭窄。

二、举步维艰的教学改革状况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工作,是提升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一)在高考“指挥棒”下,新课程改革形同虚设。在欠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高考“指挥棒”现象普遍存在,高中教学忙于应付高考无暇顾及新课程改革工作。在一些学校中,两套课程、教法并存现象并不鲜见,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设计成了“摆设”,老一套的教法、题海战术是实质。许多校长反映,老百姓最讲实际,他们关心的是高考升学率而非教学方式。因此,没有教育评价制度、高考招生制度的配套改革,新课程改革永远难以深入实践。

(二)受客观条件制约,国家课程难以推开。在农村及民族地区中,受高中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代课教师多、师资素质低下、教学配套设施不足、多种语言并存、需要进行“三语教学”(即汉语、民族语和英语的教学),等客观条件所限,新课程改革在欠发达地区推行起来较难。同时,在民族地区还存在着汉族所没有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国家课程所涉及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常常会和这些地区的民族风情发生冲突。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有一定难度。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这些地区由于投资和课程开发条件所限,这些课程没有很好地发挥其预期功能,开发出的课程质量无法保证,故其难以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民族文化弘扬产生积极功能。

三、改进农村高中学校教师及教学状况的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期待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能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整农村高中教育政策,确保农村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一)继续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工作,确保农村高中学校对新生力量的需求。免费师范生教育是从2007年起我国在部属师范大学中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创举,是新时期国家教育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明确指出:免费师范生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将他们培养成为“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名师或教育家,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在学生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高超的教育能力、扎根基层职业精神方面做出针对性的努力和探索。我们相信,这一政策的继续推行将为我国农村地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质量稳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扩大高中学校的教师自主选聘权。在教师管理方面,地方政府应及时转变职能,强化对高中学校的服务职能,弱化其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加大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建立灵活多样的优秀教师准入制度,并通过配套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选聘程序和民主监督规则来确保优秀大学毕业生、外校优秀教师被选聘到高中学校中来。同时,国家应建立教师在城乡、东西部校际定期、有序的流动机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逆向流动(即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的流动),促使不同教学风格、水平的教师在地区内自由流动、相互帮带,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三)落实相关教育法规,为农村高中学校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国家应严格落实《教师法》,保护教师的专业发展权、学习权、获取福利待遇权及其他合法权利,贯彻依法受聘解聘、依法管理的教师管理原则,杜绝新代课教师产生。同时,国家应保证对农村高中学校配备足额或稍微放大的教师队伍编制,为教师进修提供空间,用于冲销那些挤占教师编制的冗余人员。与此同时,国家应鼓励学校对教师队伍采取分流政策,直接通过聘任制度将这些冗余教师分流到“二线”或后勤管理岗位上去。其次,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改善教师的住宿条件,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教师的办公住宿条件,确保教师的休假权、休息权,保证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学校应改善内部管理,增强教师对学校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让教师将自己前途与学校发展前途关联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培养教师的成就感、事业心和幸福感,为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

(四)大力推进高考及高招制度改革,创造宽松的课程改革环境。在课程与教学管理方面,国家应该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和大学入学制度改革,努力为农村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就目前而言,增强对学生才艺及特长的考查,打破唯考试唯分数、一定终身的高中制度迫在眉睫。

从某种意义讲,高考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真正瓶颈和障碍,是影响创新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壁垒。如何改怎么改的问题不仅是高考本身是否公正的问题,更是关涉到整个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问题,高考制度改革事关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与大计,事关整个民族的未来。国家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一种最有利于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好制度。

同时,高考的改革必须将考试与大学招生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理顺。高考制度与高校招生制度之间的关联才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关键链环,才是高考制度牵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隐秘性所在。适度将高考与招生之间的关系拉开,建立起一种招生不唯分、选人不唯分的科学、公正、有效的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面临的关键问题。积极关注各地区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创新型人才成长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走多样化的教育评价之路,才可能为高中课堂教学的深层改革创造有力条件。否则,“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局面永远难以在我国农村普通高中阶段被消除。

[1]安雪慧.示范性高中与农村高中学校教育的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2]陈文英.河南省农村高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J].教育评论,2006(2).

[3]龙宝新.农村普通高中发展困境与政策调适[J].中国教育学刊,2009(4).

黄龙德(1973-),男,陕西城固人,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学讲师。

2011-02-18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教师队伍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