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1-08-15杨跃
杨跃
(四川宜宾学院发展规划处 四川宜宾 644000)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杨跃
(四川宜宾学院发展规划处 四川宜宾 644000)
一所大学要想跻身于国内一流大学或者世界一流大学,那它不仅仅要有一流的科研设备、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因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才能赢得一流的学术声誉、社会地位,才能更好地吸引一流的学生前来深造。要想成为一流的大学,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99年我国实行了高校扩招的战略决策,顷刻间,一大批新生本科应运而生。她,不仅是基于经济上的考虑,克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而且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社会进步均有重大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诸多困境
(一)“老板”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随之发生变化。近年来,一些新诞生的本科院校,过去大多是由办学比较有特色的专科发展、演变而来,且具有较深的行业背景,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即“老板”变了,同时原来的资金链条断裂了,原来的行业部门的关系由于“老板”的异动而变得松散。
(二)投入不足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新诞生的本科院校为了生存、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而自己的“老板”又掏不出足够的钞票,自己又不能乱收费,又没有更多、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怎么办?举债盖大楼、添设备,这样债务沉重,举步维艰。况且,一些新生本科院校先天不足,可以说“投错了胎”,位于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欠发达之地,当地人民本身生存就较困难,哪有足够的钞票来办教育?缺乏地理优势,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加盟,同时也难以形成一个人成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就外部环境而言,一所新诞生的本科院校所处的地域仅有一所或者两所高校,难与其它高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且高校之间的资源不能共享,学术交流少,学术信息不灵,不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而内部环境,教师工资低、待遇差、工作条件差,连起码的实验条件都不具备,凭什么留住人?“事业留人”只能是一句空话;连饭都吃不饱,无栖身之地,“适当待遇留人”体现在何处?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第一要生存,第二要发展,这最简单的道理难道“肉食者”真的不懂吗?
(三)学科优势不“优”,办学特色不“特”。因原来专科办学特色明显,有一些优势学科,摇身而变为本科后,办学定位为:综合本科院校。而今放在同类的院校中比较可谓大浪淘沙,毫无特色可言,培养出来的“产品”很难有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管理的理念、方法、手段滞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用人体制的弊端,一些新生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大多学历不高,且培训不够,加之个人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懒于学习,因而导致专业知识面狭窄,其它学科知识缺乏,诸如外语、计算机知识贫乏,同时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或者按照上司的旨意行事,这样,行政效率低,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为:
1.新生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学历结构不容乐观。当前,我国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比例仍然偏低,其中博士学历的只占10%左右,还有一部分教师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就职资格。这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更为明显。
2.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够合理。师资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和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它将直接影响到该校的教学、科研的整体水平。一些新生本科院校的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均不合理,低学历、低职称多,而高学历、高职称比例过小。且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深远影响,专业划分过细,文理分科过早,致使培养出来的人知识面窄,学派单一;同时一些传统专业教师过剩,而一些新生专业教师奇缺。再者,学术梯队存在断层,学科带头人逐渐老龄化。
3.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所谓学缘结构就是指一所学校全体教师最终学历的毕业学校的构成状态。一些新生本科院校由于多种原因,短暂时间内不能吸引一些高层次人才,留校生不断增加,“近亲繁殖”现象十分严重,多年实践证明:来源单一的教师队伍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不利于学术的繁荣,最终必然导致学术气氛沉闷甚至窒息等恶果。
(六)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收效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加之,社会上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宣传的负面影响;同时,晋级晋职体制的不科学、合理,重科研,轻教学,本身生活于条件相当差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老师们早已跃跃欲试,一些人为了早出成果,醉心于自己的“试验田”而应付教学,再者,一心为了做实验或写论文根本不上讲台的“教授”或不上课的“名师”,更有甚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这样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玷污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因此,必须加强这些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教育他们: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难道这些无师德的老师能够为人师表吗?
二、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师德水平。大学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又是学校、学术声誉的奠基者、传播者;同时,也是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者、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必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只有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风学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而新生的本科院校更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且将它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国家应该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跻身于同行中的前列,必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例如:每年集中手中仅有的资金重点投向一个或者两个重点学科,这样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逐步带动学校整体水平逐步升位;同时,尽可能筑巢引凤,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来参加学校的各项建设。但是,这仅靠学校的力量是绝对不行的,必须依靠国家、各级政府,希望各级政府的官员一定要转变观念,花钱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也是政绩,并且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
(三)国家应该逐步提高高校教师的准入制度,大幅度提高其工资标准。国家应逐步提高高校教师的学历标准,至少是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历应占相当比例。选拔教师不应只是追求数量,而应该逐步提高质量,高校教师上岗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遴选,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历。同时,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标准,使其复杂的脑力劳动付出与其工资收入基本平衡,真正使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不仅让社会羡慕、尊重的职业,而且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评聘和评价制度。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废除专业技术职务和干部职务终身制。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尽快在学校实行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让那些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科研成果显著的老师有发挥才能的机会,把他们安排在适合他们发挥才能的岗位;而把那些没有师德或者缺乏师德、教学能力差、科研能力严重缺乏的老师尽快离开原有工作岗位,或者尽快让其转岗或待岗学习。这样,从根本上解决用人制度中“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严格聘后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即原来成绩突出的由于没有进取心,已经落后的或者不适应教学工作的必须转岗或待岗学习;而原来处于较落后地位的由于发愤努力,赶上或者超过了别人的,应该奖励或表扬,理应得到重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完善教师聘任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达到优胜劣汰、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的目的。
职称的评定应该打破终身制、单一制,应根据老师的学历、工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科研成果、潜力等多种因素来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机制,尽量避免“唯学历论”或者“唯科研论”带来的弊端,聘后严格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人才评价体系,从而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五)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成长环境。教师是学校的主体,而教师队伍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凝聚体,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物质上的追求,而且有更高、更多精神上的追求,有车有房不一定就感到幸福,他们还追求更丰富的精神享受,诸如生存环境的清幽、人际关系的和谐、工作感到心情舒畅、自己个人价值得到体现等方面,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应时时处处为老师们排忧解难,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心换心,平等地与老师们交流,不断改变服务态度,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不仅要创造一个舒适、幽雅的校园硬环境,而且还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软环境,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使他们感到心情舒畅而安心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怀,为其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语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是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增强学校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高校的头等大事,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新建本院校来说可谓任重道远,作为这些院校的“肉食者”更应该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1]陈红,王景波.如何留住人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学莹.如何用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泱.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3).
[4]陈媚.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2).
[5]宋宏福.关于高校教师文化的理性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6]刘献君.关于师资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1).
[7]颜萍.高校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J].江苏高教研究,2006(5).
[8]岳敏.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财经科学,2003(3).
[9]李绍铭.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4).
[10]曾绍元.新中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五十年与展望[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5).
Pondering on Building New Teaching Staff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bstract: If a university expects to rank among domestic or worl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then it needs not only first-class scientific research equipments, campus environment, but more importantly,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Because only first-class teachers can cultivate first-class students, can win first-class academic prestige, social position, and attract first-class students to come here to pursue further studies. To become a first-class university, it must take powerful measure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establish;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staff;construction; pondering
杨跃(1968-),男,四川仪陇人,教育学硕士,宜宾学院发展规划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201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