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旅游体系框架研究

2011-08-15张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旅游业信息系统数据库

张伟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太原 030013)

数字旅游体系框架研究

张伟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太原 030013)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旅游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旅游业对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信息可以帮助经营者对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主管部门对旅游业进行有效地宏观管理和旅游资源的规划;旅游者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支持,选择自己满意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等。这些都是数字旅游的组成部分。数字旅游的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数字旅游是数字地球概念的延伸和扩展,是以旅游信息为核心的旅游信息系统体系。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数字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数字旅游的背景出发,构建了数字旅游体系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旅游应用信息系统的实现思路。

数字旅游;体系框架;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应用信息系统

一、数字旅游的背景

1.社会背景。网站的旅游板块正在不断地丰富壮大,国外的Travelcit、型旅Expedia、Yahoo Online,国内的Sohu、Sina、163.net等网站中的旅游频道内容越来越丰富。一方面旅游网站越来越多,网上旅游信息资源愈来愈全面;另一方面关于旅游的内容逐渐多样化,层次也愈来愈深,于是侧重于景点的“虚拟旅游”也应运而生。据美联社消息,45%的成年美国互联网用户利用了虚拟旅游的功能。年龄稍大些的用户更喜欢参加虚拟旅游活动,其旅游的美国目的地包括博物馆、大学校园、公园等。据Pew Internet American Life Project称,52%的年龄在40岁~49岁之间和37%的年龄18岁~27岁之间的互联网用户参与了虚拟旅游活动。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技术应用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的信息化是现代化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和必然,也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5/7)》,截至到2004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增长了14.6%;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分别比半年前增长了5万和4.3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74429M,IPv4地址总数59945728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4.8%和44%。由此可以看出,上网用户的数量和增长速度显示了旅游业的信息化有着强大的市场空间。

为适应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信息共享,国家旅游局于2001年1月正式启动旅游行业信息化系统工程——“金旅工程”。“金旅工程”是国家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旅游信息化的系统工程,也是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它集全国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行业管理业务网、公众信息网和旅游综合数据库(即“三网一库”)于一体,其中公众信息网包括了旅游电子商务网和政府网。

2.技术背景。数字旅游是在数字地球产生的大背景下出现的。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数字旅游的实现成为可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建设,网络宽带技术、“3S”技术、多元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都为数字旅游的诞生提供了技术基础。数字旅游将成为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的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旅游业发展新的契机。数字旅游将为旅游业带来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旅游业的“二次创业”。

二、数字旅游体系的总体框架

数字旅游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省、城市的基础信息建设为依托,同时与其它领域的数字化建设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其内容包括旅游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旅游应用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

1.数字旅游的关键技术。作为数字旅游支撑的关键技术,包括宽带网络和电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多元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种软件集成技术,为整体系统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使数字化旅游成为可能。

2.数字旅游体系的核心内容。数字旅游体系建设的核心主要是旅游应用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旅游非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与旅游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具体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分别是:系统管理模块、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旅游信息网络发布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询系统、三维虚拟旅游系统、旅游管理与规划信息系统、旅游灾难预警系统等。

3.数字旅游体系的服务对象。数字旅游体系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以及旅游专业的学生。数字旅游归根到底,就是提供旅游信息服务: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由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过渡;为旅游企业提供及时的旅游信息,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线路设计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为旅游者个人提供旅游地的与旅游有关的各种旅游信息和预订服务,并可根据旅游者的喜好为旅游者制定特色路线,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可让旅游者提前进行体验;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虚拟的实习环境,为旅游教学服务。

三、旅游应用信息系统工程的构建

由数字旅游体系的总体框架可以看出,旅游应用信息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是整体功能和服务的具体体现。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实现对旅游应用信息进行实时管理。系统管理模块包括:

(1)项目资源管理,主要用来管理系统中各项目所用到的各种资源表的数据及系统的各种运行参数;

(2)项目数据管理,如定义或选择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种数据及数据结构。项目数据管理使系统更加灵活实用,可以生成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种属性数据初始表;

(3)系统项目管理,包括新建、打开、删除项目。系统可以新建项目,并同时管理若干个项目,这样可以管理复杂的数据,也可以使数据的维护工作变得简单方便;

(4)系统用户管理,如新建、删除、修改不同级别的用户等;

(5)系统安全管理,如增加或改变数据库用户的密码、用户对系统使用权限认证等;

(6)数据更新、维护与系统定制功能,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数据的更新维护与系统定制功能。系统管理员通过身份与权限认证登陆管理系统,依据权限的不同可以编辑、维护系统数据,定制发布信息的内容与风格样式。

四、旅游应用信息系统的实现思路

1.旅游信息数据库。旅游应用信息系统的实现基于旅游信息数据库。旅游信息数据库包括海量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影像数据与多媒体数据。数据质量的好坏与数据组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所有应用系统功能与性能的发挥。旅游信息数据库为旅游应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数据保障。数字旅游信息数据库逻辑模型应分为四层,分别是全国级旅游信息数据库、省(直辖市)级旅游信息数据库、城市级旅游信息数据库、景区/景点级旅游信息数据库。前三层旅游信息数据库又包含基础数据(如:行政区、公路、铁路等)和旅游数据(旅游城市、景点、旅游线路等),最后一层旅游信息数据库只包含旅游数据。

2.旅游应用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由于多层分布体系具有客户端与数据库隔离,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可扩展、可维护、负载均衡等,针对旅游空间信息服务的多样性以及用户需求的不同,构造一个跨服务器平台、跨中间件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旅游应用信息系统采用基于J2EE的分布式空间信息服务系统集成总体结构,包含四层结构,分别为表示层、Web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充分利用了J2EE体系结构的平台无关性,以EJB封装空间信息服务的业务逻辑,实现应用层的可移植性。以C++实现的ORB对象完成高效的分布式高效空间分析。该体系结构与基于客户/服务器的机制不同,将业务的表现与实现逻辑分开,这样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业务处理。因为前台的操作人员不需要对业务逻辑进行控制,而业务逻辑是由管理人员确定的,操作人员仅面向人机交互。

五、结束语

数字旅游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个旅游地编制的旅游地信息系统、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网络营销等方面。从整体上看,我国数字旅游的发展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缺少统一的管理体制,旅游从业人员并未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数字旅游给旅游业带来的变化,因此为了数字旅游更好发展,应该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组织,同时加强数字旅游的人才培养。

[1]数字城市导论编委会.数字城市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朱晓华.地理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3]宫辉力等.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

[4]梁栋栋等.数字旅游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1).

张伟(1971-),男,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影视制作中心主任。

2010-11-28

猜你喜欢

旅游业信息系统数据库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数据库
数据库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