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教育应注重音乐与文化的结合

2011-08-15周艳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科音乐

周艳琴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山西晋城 048026)

高校音乐教育应注重音乐与文化的结合

周艳琴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山西晋城 048026)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针对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的教学导向,阐述了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几点在教学中切实可行的建议。

高校;音乐教育;文化价值;实践

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信息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强国成为人们共识,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内外普遍的认识到了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从无到有,1988年国家教委《关于在高等学校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表明了国家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还是比较薄弱,尤其表现为目前的教学普遍的重视技能,轻文化,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化取向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没有在教学中普遍运用。

1.音乐与音乐文化

对于音乐这个概念的解释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其一,认为音乐是由一些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振幅,一定波形的声音在时间中先后或同时发行的组合体,音乐具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两个特点。其二,音乐是一门表现力非常丰富的艺术,音乐具有审美体验以及表达人类感情的特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表演的艺术,时间的艺术。

音乐文化是音乐课人文科学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1996年,美国教育部指出“音乐是把钥匙”的说法。强调音乐本身并不等于数、理、化、文、史等学科的领域,但音乐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大门的钥匙。由此可见,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是必然的,有利于音乐本身的学习,还促进建立科学、艺术、人文、技术间的联系,使每一门学科发展更好,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有:文学、地理、风俗、服饰、戏剧、舞蹈等等,而这些丰富多彩的相关文化,都是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来完成的。

音乐与音乐文化关系:音乐只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任何表述形式的音乐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决定的,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属性必然有和他想匹配繁荣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说,不同的音乐形式和内容以及行为方式,体现不同的社会的结构和属性。人本来就是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民族的人、观念的人、意识的人,是一个独立的、具体的、不能复制的人,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人类的各种文化、社会和民族在价值上没有很大差别,只有观念、行为和由之产生的具体物品的不同。所以,音乐中必定体现了文化,文化中自然包含了音乐。

2.音乐文化价值取向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鲜明的音乐文化价值取向有利于大学生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认识。

我国音乐教育历来就是处于比较低的地位,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早在封建社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强调了音乐和政治的关系,主张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利性,认为“乐”是“礼”的附庸,从而将“乐”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及德育功能,“礼乐教化”思想的实质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并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其音乐教育思想是有其片面性的,并且这种思想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历来音乐教育处于附属地位,可有可无,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比较自由,有的高校开设,而有的高校不开设,上课中也表现为可以随意的停课甚至是取消,而国外的音乐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和自然各学科并立的学科,甚至我们的大学生,包括教师自身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音乐教育就是唱歌、识谱、弹琴等一些简单技能,我们只有切实加强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价值取向,才能使得大学生懂得音乐教育,是和各自然学科相并立的学科,并且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对于普通高校3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的是优秀文化,而不是音乐本身。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声乐课上,关于传统民歌的学习中,要注意民歌是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如山歌、号子等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心声,是经过几代人的口传心授,是智慧和心血的结晶,通过歌曲本身透视的往往是这些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或者是一些发声的知识,而更多的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歌曲背后的创作背景,以及歌曲所扎根的民族土壤,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歌中折射出的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增加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比如山西的河曲民歌《走西口》,由于当地连年大旱,农民庄稼颗粒无收,没有办法,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汉子走西口为家中的妻儿老小去谋活命的钱,走西口的路上,留下了汉子婆姨的辛酸和血泪,一代代男人哼着走西口,心中怀着对女人孩子的爱义无反顾的往返在挣命的走西口途中。在家留守的女人哼着走西口,坚守在后方的家园,等着亲人归来,有的等了一辈子也没有等回男人,哭瞎了双眼,苦命的男人和女人们就是在走西口的歌曲中等待,缓解心中的苦痛,支撑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晋商文化的繁荣。《走西口》让大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在黄土地上人们的艰辛,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优秀品德。大学生继承这一优秀传统,对今天的生活有一个更加深刻认识,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摒弃当今社会私欲横行的个人主义,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塑造高品位的个性,作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3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把握引导文化价值取向的度

3.1 渗透相关文化的内容要适度。强调渗透的内容不宜过深或过浅。其中“度”的把握取决于课堂的需求即音乐的内容、课堂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教师应当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灵活的设计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面对的是每一位普通大学生,而不是“精英”教育,普通大学生关注的是整个音乐学科的概况,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去看音乐,而不是音乐本体具体的比如很细致的音乐中的某一种元素,比如曲式结构,和声,大小调式等专业方面的技巧,如在音乐欣赏《黄河》课上,教师给历史系的学生上课时应当从学生本专业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国内外情况,引导学生研究挖掘同时代的一些国际国内动态,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作品,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学习,给物理系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声学角度出发,关注音乐的物理声响效果,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去欣赏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交叉。

3.2 渗透相关文化的内容,要注意不能脱离音乐的本体。在实践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音乐相关文化融入教学,同时还不能脱离音乐本体的内容,比如在教学中把音乐课上成了历史课,离题万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科,比如一些基础乐理、简单和声,配器等音乐学科的基础知识,运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把握作品。比如中文系的学生发挥文学的特长,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学作品,比如把《屈打成医》创作为音乐剧,美术系的学生搞舞美设计,包括舞台以及人物衣服的设计制作,物理系的学生负责音响灯光设计和操作,同学们利用自己专业特长和音乐本体的语言创作音乐及歌曲唱段,最后把文学作品搬上了音乐的舞台,在实践中加强了各个学科的联系,同时也加锻炼了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大学建设为研究型的阵地。

3.3 渗透相关文化的方式要多样。有些人认为,只有在新授歌曲时,才渗透与歌曲相关的文化。其实不然,在视唱、节奏练习、即兴创作……等多项教学内容及多种教学环节中都可渗透相关文化。如:学习《苦相思》的视唱练习曲时,学生怎么也唱不出那种哀伤的情绪,教师给大家讲了一段有关《苦相思》的故事,学生马上就进入了状态,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还有些人认为,渗透相关文化的方式就是“老师说”、“学生看图片录像”,渗透的方式十分机械和单一,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说教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相关文化,其实这种做法也是片面的。我觉得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文化自身所要渗透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渗透方式,尽量的多元化。有的渗透的方式要体现“趣味”的特点,可与游戏的方式结合;针有的渗透方式要体现“活”的特点,可利用多媒体、看、赏的方式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等,还有的渗透的方式要体现“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可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在课外上网查询有关的文化,课内让学生说,彼此交流,形成资源共享。如:《十面埋伏》一课,课前让学生预习,完成“你对它了解多少”的作业。很多学生上网查询、翻阅书刊,收集了许多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介绍《十面埋伏》。学生理解了乐曲,同时了解了音乐文化。

[1]秦琴.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硕士论文,2009-4.

[2]洛秦.我们作用于音乐还是音乐作用于我们[J].名族艺术,2002(2).

[3]魏婷婷.北京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史研究[D].硕士论文,2008.

The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music and cultural union

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 receives national and society's widespread attention, the author in view of the current ordinary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al existence “the heavy skill, light culture” the teaching guidance, elaborated music and the cultural relations, and propose several spots in the teaching th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uggestion.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 Cultural value; Practices

周艳琴(1976-),女,山西晋城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助教,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声乐教学研究。

2010-11-23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学科音乐
【学科新书导览】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音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