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

2011-08-15罗星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石鼓南岳文化名城

罗 兵,罗星星

(衡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系,湖南 衡阳 421008)

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

罗 兵,罗星星

(衡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系,湖南 衡阳 421008)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存在缺陷,历史文化未能得到深入挖掘,特色不凸显,传播内容和渠道零散。湖湘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抗战历史是衡阳文化的核心所在,应该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深入挖掘和整合传播,促进衡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传播

迄今已有109座城市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各省也确定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现状令人担忧,大多城市历史文化未能得到深入挖掘,特色不凸显,传播内容和渠道零散,历史文化名城名不副实。

1988年,衡阳被批准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准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整合传播。

一、衡阳的历史文化资源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衡阳是湖湘文化源头、书院文化翘楚、宗教文化圣地和抗战名城。衡阳有宗教圣地衡山,有蔡侯祠、石鼓书院、湘西草堂、天子坟、杜甫墓、锡岩仙洞、退省庵、欧阳故宅等名胜古迹,有罗荣桓元帅故居、夏明翰故居、毛泽建墓、欧阳海墓等革命纪念地,有蔡伦、王船山、夏明翰、罗荣桓、曾熙等历史名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1.湖湘文化发源地

湖湘文化主要指宋代以来,形成于湖南省内的区域性文化。其内涵与本质是一种理学型的文化,有着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爱国主义、敢为天下先的奋斗与创新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等特点[1]。

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发祥之地。湖湘文化的长河滥觞于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他自幼习于衡阳莲湖书院。湖湘学派的开创者是胡安国、胡宏父子,1129年,胡氏父子正式在衡山山麓开始著书立说、开门授徒,之后的数年中,朱熹、张栻、王阳明等人均在衡阳或游历或讲学。明末清初,衡阳本籍人士王船山是近代湖湘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将湖湘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王船山 “在人性论、知行观及治学思想上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是 “湖湘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2]。如今,石鼓书院、湘西草堂、船山书院等地处处可以探寻到这些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踪迹。

2.宗教文化兼容并蓄

南岳佛道并存,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

佛教于南朝梁天监年间传入南岳。佛教在南岳奠基是慧思大师,他于陈光大二年 (568)率众徒40余名从河南来南岳。弘法十年,创新理论,成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三祖。宗派的创立,标志佛教开始中国化。慧思大师在南岳开创般若寺 (今福严寺)、小般若寺 (今藏经殿)、大善寺等,留下一系列传说。慧思大师被喻为南岳开山祖师。南岳为禅宗五大宗派孕育之地,产生了怀让、马道一、希迁等一批祖师。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 “谈中国的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南岳是出祖师的地方。”南岳佛教一千多年来长盛不衰,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均被国务院公布为汉传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南岳群峰叠翠,朝晖夕映,林壑幽深,泉甘药丰和冬暖夏凉的自然条件,为先秦的道家和道教徒提供了优越的修道条件。历代道教前贤栖息修炼的岩洞、药堂、丹房和仙举的地方及道观建筑,成了南岳的名胜古迹[3]。

南岳衡山为佛道两教同尊共荣的典范,南岳衡山大庙是我国唯一的佛道并存的地方,大庙为九进四重院落,正殿外侧还有众多寺观,为地方神与佛道神祗所共居。

3.书院文化源远流长

书院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校书、刻书、著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起于唐,兴于宋,历元明清而得到大的发展,遍于全国,总数至少有7000所以上,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对国民思维习惯及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1]。

正如曾国藩所言:“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根据历史记载,唐代时衡阳有5家书院,当时全国仅有17家书院;宋代时衡阳书院又居全国之最,此时衡阳有石鼓、南轩、文定等著名书院;明代仅南岳一地就新建书院9所;清代时在全国有影响的除石鼓书院外,还有船山书院,船山书院是清代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衡阳书院兴盛,尤以石鼓书院声名最盛。石鼓书院位于 “雁城八景”之一的石鼓山,旧为寻真观,唐宪宗元和年间 (806—820年),衡阳士人李宽结庐读书其上。宋至道三年 (997),李宽族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景佑二年 (1035),宋仁宗根据衡阳郡守刘沆的奏请,赐 “石鼓书院”匾额并学田[4]。石鼓书院因为规制完备、御赐匾额、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等因素,与白鹿洞、岳麓、睢阳书院并列为四大书院。

4.抗战历史名城

1944年,中国守军第10军17000多名壮士,在衡阳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面对10多万日军的轮番攻击,孤军血战坚守城区47天,歼敌29000余名,粉碎了日军三天攻占衡阳的迷梦,迟滞了日军南进的作战计划,有助于西南战局的转捩。但衡阳古城被夷为一片废墟,全城5万多幢房屋中仅存5幢,15000余名爱国官兵和3174名衡阳忠勇民伕为国捐躯,衡阳为此赢得了 “抗战名城”的称号[5]。其毙敌之多,坚守之久,战况之烈,被世界军史学家称为 “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如今在岳屏山建有 “衡阳抗战纪念碑”。

二、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整合传播

1.发挥本土媒体传播主渠道作用

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电视台、衡阳广播电台等媒体是衡阳本土最主要的大众传媒,是打造衡阳城市形象的主力军。衡阳电视台2008年、2010年先后推出 “湘水明珠讲坛”、“石鼓书院大讲坛”栏目,《衡阳晚报》推出 “名人与衡阳”专栏,电视媒体和纸媒相呼应,深入挖掘、全面诠释衡阳历史文化,是系统打造衡阳历史文化名城浓墨重彩的手笔。

《衡阳晚报》2010年5月推出 《名人与衡阳》专栏,以历史为脉,重点推出50位以上在衡阳历史文化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或是耳熟能详的标志性人物,如 “蔡伦,造纸发明影响世界”、“一代女魂唐群英”等;或是不为人知但影响卓越的重要性人物,如 “李芾:血性湖南人的标志性人物”、“蒋琬: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或是与衡阳有深刻渊源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传说,如 “帝喾与雨母的传说”、 “李白游历衡山的千年之谜”;或是尽管有争议但在历史上不可回避的一笔,如 “吴三桂建都衡阳雨打风吹去”、 “黄巢系马古樟今安在”等。这个栏目致力打造成文字版的 “衡阳历史文化长廊”,系统、全面、生动地记录、发掘和传承 “名人与衡阳”[6]。《名人与衡阳》专栏是 “石鼓书院大讲坛”四大板块中 “报拾人文”板块的重要内容,是衡阳纸媒传播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代表之作。

2.巧借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的力量

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要善于巧借外地媒体的力量,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播到更大的范围,提升衡阳文化品位和形象。2007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 《走遍中国》栏目组走进衡阳,拍摄10集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衡阳系列纪录片,展示衡阳的文化、民俗和风景。2008年10月17日中央电视台 《寻宝》大型活动首站走进衡阳,评选出最能代表衡阳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借助央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向全球广泛传播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除国家级媒体之外,湖南卫视等省级电视频道、潇湘晨报等省级报纸在湖南的影响很大,而且地缘关系,衡阳历史文化只要突出特色,更容易获得省级媒体的关注。

3.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本地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覆盖范围主要在衡阳地区,难以有效地实施对外传播,而省级媒体和国家级媒体对衡阳的关注有限,互联网是无远弗届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作用,是建设衡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手段。不仅应该发挥好现有衡阳新闻网、你好衡阳网的作用,还要积极与搜狐、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而且有必要建立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官方网站和微博,形成网络传播联合舰队,相互之间做好链接,整合传播。此外,还应该积极发挥手机媒体、车载媒体、户外媒体等作用。

4.积极推动历史文化的展演

组织策划历史文化讲坛,兴建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剧院之类的文化传播硬件设施,在本土居民生活中多层面地普及衡阳历史文化。如2007年9月16日,衡阳湖湘文化馆开馆,展示湖湘文化在衡阳的发展历程,展出了图片478幅、珍贵文物580余种,艺术作品5组18件,展出作品中有船山遗著木刻版等珍贵文物,馆内还陈列了“胡安国、胡宏父子讲学”、 “王船山灯下著述”、魏源、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唐群英等湖湘文化名人的塑像。

结 语

衡阳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也是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遭遇的问题,即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大多徒有虚名,重申报,轻建设,重眼前经济发展,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更谈不上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传播了。以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空有其表。

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已经迈开了步伐,近几年衡阳作了积极探索与努力,但真正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名片,仅仅依靠政府组织策划几次活动、电视做几期节目、报纸做几个系列报道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对其长远规划,将其作为城市建设长期的中心任务,应该进行持续的整合传播。需要整合传播内容,确定衡阳代表性、独特的历史文化为传播核心内容,发挥多种媒介团队作战的优势,进行整合传播,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1]邓洪波.宋代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形成[J].船山学刊,2005 (2):29-32.

[2]李军林,杨文军.近十年湖湘文化研究述评[J].船山学刊,2010 (2):35-39.

[3]伍卓.论南岳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9):36-39.

[4]凌飞飞.论石鼓书院的历史沿革与作用[J].船山学刊,2007 (3):22-24.

[5]杨载田.衡阳抗战军事文化旅游资源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 (4):34-38.

[6]刘春艳.讲一讲这50位名人与衡阳的渊源[N].衡阳晚报,2010-05-13 (A04版).

The Image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istorical City of Hengyang

LUO Bing,LUO Xing-xing
(Dept.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The image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China has many disadvantage,an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has not been excavated deeply.The features of historical culture are not highlighted and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s and channels of historical culture are scattered.Hunan culture,Academy culture,religious culture and historical cultur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re the cores in Hengyang culture.We should excavate and communicate around these core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city of Hengyang.

Hengyang;history and culture city;city image;communication

G206.3

A

1673-0313(2011)05-0096-03

2011-07-30

衡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建构与对外传播策略研究”(2010C020)。

罗兵 (1975—),男,湖南衡东人,讲师,博士生,从事传播实务、国际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石鼓南岳文化名城
传承南岳游干班红色基因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南岳篇章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石鼓响了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南岳寿文化的现代养生价值研究
周野鹿鸣——石鼓山西周墓葬群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河山纪行·衡山篇
鼎鼎大名“大名府”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